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的研究,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虎拉林金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Challenger金矿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在上述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上述地区寻找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汤磊  熊健 《矿产与地质》2010,24(5):475-480
为解决干旱高山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高山区寻找隐伏铜镍矿产的可行性,在青海化隆拉水峡铜镍矿区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寻找隐伏铜镍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已知矿体的地电化学法找矿试验,在隐伏铜镍矿体上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对矿区的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中,在A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Ni、Cu及电导率异常,在B区发现3个地电化学Cu异常、1个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在C区发现了3个地电化学Cu异常、2个地球化学Ni异常、3个电导率异常,推测在上述地电化学异常区内寻找隐伏铜镍矿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豫西崤山北部沟壑纵横,第四系黄土广泛覆盖,地表植被发育。为探讨地电化学法在豫西崤山黄土覆盖区寻找金矿的有效性,选择了隐伏于黄土下的石寨沟金矿开展找矿可行性试验,并在其邻区石龙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南部开展地电化学找矿研究。研究发现,石寨沟Au矿床上部发育地电化学综合异常,异常规律明显,元素相关性较好,具有很好的套合和分带关系。对石龙山预查区地电提取的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形、变异系数、地电提取比)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石寨沟Au矿床具有相近的地电异常规律。进一步利用Surfer软件绘制等值线异常图,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异常套合较好的02号线45~47测点初步经过地表工程验证,确定了一条品位较好的工业金矿体,侧面证明实测、推测断层F1-1和F20确实存在。该成果为石龙山地区深部及石寨沟矿床外围找矿提供地电化学理论基础,也为崤山黄土覆盖区找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的矿化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为探明资源、节省投入,在虎拉林金矿区投入了以地电化学提取为主的找矿方法,来找寻矿区隐伏的矿体.通过对地电化学提取异常和其他方法异常的综合分析,确定在金矿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证明了地电化学提取和其他方法在森林覆盖区寻找深部隐伏金矿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黄照祥  刘晓慧 《华北地质》2007,30(4):284-288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赣西第一个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容矿岩石为细碎屑岩及不纯的碳酸盐岩,有利构造是深大断裂旁侧的次级断裂,化探分散流及次生晕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为Au-As-Ag-Sb-Hg-Ba-Tl。通过对其次生晕、分散流和原生晕等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总结建立该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元素异常模式,找矿模式总结为化探组合异常(特别是次生晕和分散流异常) 层位 岩性 构造 蚀变。次生晕和分散流异常可有效地缩小靶区,可圈定金矿化带。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蚀变和矿化条件下,利用异常模式寻找微细粒浸染状金矿床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和冻土覆盖区开展找矿试验研究,有针对地选择已知剖面进行方法有效性试验,证明了在已知剖面上方出现的地电化学异常与已知矿体吻合,说明在该类地区应用地电化学集成技术进行找矿预测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初步建立了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及冻土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的地电化学异常形态与矿体产状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在同类特殊景观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成  庄毓敏  付汇琪  王雁海  臧兴运  陈壮 《吉林地质》2011,30(1):104-107,118
高兴屯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土壤测量次生晕的背景值较高,但直接利用原始数据得出的异常不能有效地反映出矿致异常,结合已知矿体采用相似性原理对本矿区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成功地图出了矿致异常,进而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贵州威宁凉山铅锌矿区耿家寨矿段深部开展构造叠加晕法、地表厚覆盖区开展地电化学测量实验,预测深部有较好成矿信息,经过钻探工程验证,获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这表明构造叠加晕法、地电化学测量法在岩溶地区及覆盖地区深部寻找盲矿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铜、镍矿电化学溶解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自然电场或人工电场的作用能使铜、镍矿产生电化学溶解,所电离的Cu2+、Ni2+、Co2+及其他一些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能被迁移至近地表而富集,从而形成离子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吉林红旗岭铜镍矿和金川铜镍矿矿区及其外围进行了可行性找矿试验,结果在上述两个矿山已知矿体上方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来寻找隐伏铜、镍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了找矿预测,分别发现3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地电化学异常靶区,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吸附找矿法是一种针对寻找隐伏矿而研制的找矿新方法,它属金属活动态提取法的一种,其找矿原理是:深埋藏隐伏矿在地电化学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解出来的矿物质在各种迁移动力的驱动下,从地下深部向上运移到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后生异常.后生异常组分多属活动态,但活动态组分不仅存在于后生异常中,也存在于同生异常--原生晕异常和次生晕异常中,因此,应用电吸附找矿法寻找露头矿和浅埋藏矿时,其效果与常规化探方法是一样的;但电吸附找矿法的主要作用是可应用于寻找深埋藏隐伏矿,因由隐伏矿引起的后生异常活动态组分含量很低,常规化探方法很难发现它,而电吸附找矿法却能捕获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寻找隐伏铀矿的成效,探寻浙江江山—长台地区隐伏铀矿找矿技术指标,解决类似区域深部找矿问题,在该地区开展以地电提取测量法为主,以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测量法为辅的找矿预测研究。对地电提取U、Th、Pb、Zn、Cu、Ag、Mo、V、W共9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显示,Th、Pb、Zn、Mo、Ag与主成矿元素U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寻找类似隐伏铀矿的参考指标。地电化学异常分布特征揭示,断裂构造以及接触带为该区重要的控矿因素。根据地电提取单元素异常平面特征、因子得分异常展布情况,综合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热释汞异常平面分布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在其范围内圈划出7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2.
凤凰山矿区地电提取法寻找隐伏铜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隐伏铜矿的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和地电提取法在寻找隐伏铜矿体的应用效果,并在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矿区的深部及边部开展了地电化学勘查的找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凤凰山铜矿测区发现3个明显的地电化学铜异常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个有利的找矿靶区,其中部分经钻孔和坑道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电吸附找矿法是一种针对寻找隐伏矿而研制的找矿新方法,它属金属活动态提取法的一种,其找矿原理是:深埋藏隐伏矿在地电化学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解出来的矿物质在各种迁移动力的驱动下,从地下深部向上运移到地表,进入土壤形成后生异常。后生异常组分多属活动态,但活动态组分不仅存在于后生异常中,也存在于同生异常——原生晕异常和次生晕异常中,因此,应用电吸附找矿法寻找露头矿和浅埋藏矿时,其效果与常规化探方法是一样的;但电吸附找矿法的主要作用是可应用于寻找深埋藏隐伏矿,因由隐伏矿引起的后生异常活动态组分含量很低,常规化探方法很难发现它,而电吸附找矿法却能捕获它。  相似文献   

14.
广西高龙金矿地电化学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的原理之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为节省投入和资源,延长矿山寿命,对广西高龙金矿投入以地电化学提取为主的深部找矿方法来找寻延深或下伏矿体。通过对地电化学提取异常和其他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确定高龙金矿鸡公岩矿段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再次证明了地电化学提取法找寻深部隐伏矿的有效性及其探测深度。  相似文献   

15.
王光洪 《地质与勘探》2009,45(4):450-455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文章运用大地电磁法、地电化学法与吸附相态汞方法组合在高原寒冷地区开展物化信息进行金矿预测研究.通过已知区可行性研究验证方法组合的找矿成效,总结适合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的物化探找矿模式,即金矿通常位于Au地电化学异常正投影下方、电阻率高低突变带偏低阻体一侧,配套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寻找破碎带型金矿较有效.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忠曲矿区开展金矿预测工作,在矿区西部发现找矿有利地段3处,东部发现找矿可疑地段1处.  相似文献   

16.
胶东夏甸金矿地球化学场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运用成矿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指数、因子分析和随机场的理论与方法 ,解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夏甸金矿的地球化学场结构。指出金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矿化叠加现象 ,矿化因子组合强度直接体现了成矿作用强度。综合成矿元素头晕、主成矿晕和尾晕异常套合的特征 ,指出了找矿方向。在此基础上 ,优选了 6个找矿靶区 ,对深部隐伏盲矿体进行了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云南西邑铅锌矿区外围和深部寻找隐伏铅锌矿,在董家寨矿段开展了地电化学法找矿研究,对铅锌矿石进行了电化学溶解并在已知矿体上开展了地电化学法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外加电场作用不仅会使铅锌矿发生电化学溶解,同时地电化学法也可将溶解出来的Pb、Zn等成矿离子提取;已知矿体上方同步出现了Pb、Zn、Ge、Ag异常,地电提取的异常值大小为PbZnGeAg,为典型的喷流热水沉积富锗银铅锌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电化学法在西邑董家寨未知区开展了找矿预测,共圈定了5个综合异常区,其中Ⅰ类异常区2个、Ⅱ类异常区2个、Ⅲ类异常区1个,为下一步勘查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厚层覆盖区找矿难题,运用地电化学法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进行了找矿预测研究。地电化学法测得隐伏铀矿体上方的地电提取异常。由此建立一套适用于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寻找隐伏铀矿床的勘查集成组合技术,并应用于该区1200km2范围内的找矿预测。结果在预测区内找到了6个具有找矿前景综合异常靶区,为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厚覆盖区的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杨继权  杨钦 《地质与资源》2016,25(4):360-364
以黑龙江省塔河县二十一站河矿区为例,采用元素富集度优选土壤异常,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异常找矿意义.矿区内随地质构造背景的变化,元素次生晕异常呈现出规律性的分布,元素的富集度也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因此可根据物化探综合异常分区的地表原岩金属量,统计其元素富集度,通过绝对富集度和相对富集度的排序,优选出寻找金矿的最有利异常,并通过与已知矿异常的比较,定量地解释推断异常见矿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贾公台金矿为甘肃党河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为探索深部矿化、寻找盲矿体,在贾公台矿段开展原生晕研究,建立原生叠加晕轴向分带,发现贾公台金矿具反向分带特征。说明该矿体深部存在多期次成矿作用。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预测深部3 200 m标高以下存在盲矿体。深部钻探发现了厚度大、品位高的多层金矿体,新增金资源量12吨,取得了显著找矿成果。构造叠加晕结合地井五方位测井成功圈定贾公台金矿深部矿体的实践,对同类矿床的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