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端平年间,有僧人在同安豪山村(现为同安区新民镇禾山村)的小山上建立寺庙,名为端平寺,山也由此得名为端平。时光流转,到了明万历年间,端平山声誉鹊起。山上一间书房,在50年内走出3个进士:隆庆五年(1571年)亨泥人林一材考中进士;万历十七年(1589年),霞岐人柯志德考中进士;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豪岭人康尔韫考中进士。他们所在村庄相距不到5里路,因此就有了“五里三进士”的美丽传说,他们居官显赫,有禾山村的祖庙对联为证:户部主事御前赠中宪,兖州知府圣上封大夫。  相似文献   

2.
公元1650年(清顺治年间),收藏家吴洪裕临死之前,决定把自己最珍爱的两件书画作品“焚以为殉”,一件是《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另一件是《富春山居图》。史料记载:他“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焚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到得火盛,便还卧内”。  相似文献   

3.
大佛寺     
大佛寺,又名净因寺,位于太原市北郊区崛山麓的土堂村,距市区20公里。寺依山而建,西倚崛山,东临汾河。创建于北齐,金代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修复。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寺为两进院落。前院有天王殿、东配殿,后院有大雄殿、罗汉殿、地藏殿。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在寺址两侧依山筑起重檐歇山顶殿堂一座。殿阁背倚土崖,前有抱厦。阁内高达9米的释迦牟尼大佛结跏趺坐,两名护法金刚分立左右,皆为明代作品,至今保存完整。此寺也是明末清初文化名人傅山隐居地。寺内古柏长势奇特,俗称“土堂怪柏”,为太…  相似文献   

4.
蒙古帝国兴起时,当时的中国境内尚有宋、西夏、金、吐蕃、大理,以及远在葱岭一带的西辽等政权。 蒙宋间的战争从1234年到1279年,持续了40多年。其间,公元1259年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城军中,其弟忽必烈于公元1260年在开平城(蓝旗元上都)登汗位,1264年建都燕京,后改称大都(今北京)。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即为元世祖。于公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  相似文献   

5.
王翰唐代诗人,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进士。王翰诗作词藻华丽,意境壮阔,《全唐诗》中录存其诗13首。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先驱——王翰  相似文献   

6.
班禅额尔德尼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两大弟子形成的两大传承系统之一,另一系统为达赖喇嘛。“班禅”是“班禅额尔德尼”的简称。“班禅”和“达赖”两个封号都是由中国清朝皇帝正式册封的。“班禅”一词始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当时...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1,(1):70-70
福清简称“融”,雅称玉融。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部枢纽位置。是福建省会中心城市南翼重要的县级市。唐圣历二年(公元669年)设县。公元933年从“山水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取“福”与“清”二字,改县名为“福清”。1990年12月26日撤县建市。福清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十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列,经济总量稳居福建省第二位。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旧城东北角那片被苍松翠柏掩映的古代建筑群里,有一座孔庙。这座孔庙与其他地方的孔庙有所不同——在先师门的两侧,矗立着198块尤为珍贵的元、明、清三代御制进士题名碑,上面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其中,元代的碑有9块,现存3块,其余6块被明代磨去字迹刻上了当朝进士的姓名;明代自永乐十四年(1416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碑有77块;清代自顺治二年(1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碑共存118块。  相似文献   

9.
赵堤村位于黄河北岸古阳堤上,属新乡县朗公庙镇,素有“中州大鼓村”之称。赵堤村人酷爱敲鼓、论鼓、玩鼓,远近闻名。这种爱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村天仙庙碑记载: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村民捐资置鼓数面,以击鼓为乐,助民之威、破敌之胆、抗匪拒寇。清咸丰年...  相似文献   

10.
《民主与法制》2010,(19):66-66
福建省福清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部枢纽位置,中国著名侨乡。唐圣历二年(公元699年)设县,至今已有1311年历史。公元933年,从“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取“福”与“清”二字,改县名为“福清”。1990年12月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海南》2013,(12):I0004-I0004
这里,先后造就了16名进士,107位举人,30位武举人;这里,历经明、清两朝,走过了自“玉阳书院”“至公书院”“蔚文书院”到1908年的文昌县立中学的400多年历史;这里就是“中国名校”文昌中学。  相似文献   

12.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别号“烟谭渔叟”、“雪塘渔隐”、“痴仙道人”等,明代河南孟津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博学好古,工诗文,擅书法。先后授翰林检讨、经筵讲官、南京翰林院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  相似文献   

13.
灞陵桥,位于许昌市城西。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蜀将关羽挂印封金,书辞曹操,护送甘、靡二皇嫂寻找刘备。行至桥头,曹操率部赶来赠袍饯行,关羽疑其有诈,立马灞陵桥头,以刀挑袍,长揖而去,开始了脍炙人口的“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清...  相似文献   

14.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 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 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 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兼署江苏、安徽两省巡抚等要职。于成龙从一位七品县官升迁为正二品封疆大吏,以政绩卓著、廉洁奉公而闻名天下,受到万民拥戴,皇上褒奖,堪称奇人奇事。更令人感到奇特的是,这位三百多年前的清官,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大云禅寺     
鞠庆波  姜国新 《春秋》2010,(4):47-47
大云寺.又称“大云禅寺”,概由佛教《大云无想经》而得名。原址位于夏津县城以东35华里处,今东李镇张法寺村东南侧。大云寺为“古刹”(见清乾隆本《夏津县志.典礼》),传说始建于宋、金时期。但以“古刹”推断.或可上溯至唐朝以前。后因兵燹失修,倾毁于元朝末年。  相似文献   

16.
古都开封城北门外紧靠黄河的辛庄,由于明代正统十一年河南巡抚于谦在此铸制镇河铁犀而名声大噪,历经数百年不衰。辛庄便常被人们俗称为“铁牛村”。明代黄河频频侵袭开封。洪武二十年(1387年),“夏六月,河决开封城,自安远门(今北门)入,没官民廨宇甚众。”仅...  相似文献   

17.
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吕梁市离石区,其出生地来堡村现划入方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崇祯十二年(1639)举为副贡,清顺治十八年(1661)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曾三次被举为“卓异”(清朝考核官员的制度,清廉和才能优异者)。康熙二十三年病卒于江宁(今南京市)两江总督任上。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生活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革故鼎新的社会大动荡时期。其先祖于坦为明景泰甲戌科进士,弘治间官至巡抚。明后期于氏家道式微,其父于时煌以耕田为业,为人忠厚良善,“里中…  相似文献   

18.
明代前期,海南琼山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丘浚。丘浚(1421年-1495年)字仲深,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等职。就是这样一位台阁重臣,竟也雅兴大发地创作了七部传奇,其中长达二十九出的大戏《伍伦全备记》(以下简称《五伦记》)为其代表作。对于《五伦记》,几百年来,指斥者众多,赞誉者绝少,原因在于其思想内容的陈腐无趣。  相似文献   

19.
王先  廖锡贵 《今日海南》2006,(11):43-43
澄迈县金安地区许宅村位于南渡江中游北岸,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大多数农户以种植瓜菜为主,使这里成了有名的瓜菜村。该村村民种植瓜菜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多的有5万元。但是,走在村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富起来的许宅村,却没有多少新楼房。钱都到哪了?“为了让子女受更好的教育,读书成才,我们花多少都在所不惜,就怕他们不读书。”村民吴大东的说法代表了全村人的心声。许宅村崇尚读书的村风,上可溯到该村的历史名人吴缵姬。吴缵姬是清乾隆庚辰年(1760年)殿试二甲进士,是澄迈县古代的三名进士之一。才华过人且颇有作为的吴缵姬被…  相似文献   

20.
倾听民间疾苦声──郑板桥在范县崔金钊被人称为诗书画三绝、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是清乾隆年间一位杰出有名的诗人。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县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四十四岁中进士。五十岁时被委为范县县令。郑板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