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室性早搏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术前做好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65例患者成功消融64例,失败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其中动脉穿刺处血肿1例、少量气胸1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合理、细致的护理,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高手术耐受性,且能及早发现和防治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一站式"治疗房颤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导管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的房颤患者70例,在术前给予患者充分心理支持,在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及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护理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0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房颤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脑血管意外、死亡及其他相关事件发生。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术是一项技术较新、操作较复杂的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求较高,科学护理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X线透视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5例接受全三维指导下NavX系统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14例手术顺利成功,1例需借助X线透视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术中娴熟的操作技术配合及严密监护,对发生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迅速采取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8例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或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打印心动过速参考图,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规范药物的使用等。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等变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3例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室颤动,即予体外除颤恢复正常心律;5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伴出冷汗,经静脉注射阿托品,加快输液等恢复正常;5例术中出现恶心、呕吐,予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1例术中发生右冠状动脉锐缘支穿孔,引发急性心包压塞,予及时心包减压处理。结论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是保证经皮心包穿刺行心外膜室性或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平稳过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完全消融率、甲胎蛋白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并可提高甲胎蛋白下降率及完全消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以环肺静脉口消融术为核心并联合其他射频消融术式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老年房颤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4月~2016年8月于解放军第252医院住院首次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共10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以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为核心并联合其他射频消融术式的治疗方案,其中术后即刻成功为90例,手术失败未达到消融目的有12例。将术后即刻成功的90例患者分为老年人房颤组(≥60岁,49例)和非老年人房颤组(60岁,41例),跟踪随访患者长期预后情况。并观察手术的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老年房颤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跟踪随访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发现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术后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28.57%vs. 24.39%,P0.05),其复发因素与术前左房内径(LAD,mm)和病史时间(年)密切相关。老年组与非老年患者导管消融成功并维持窦性心律,其术后LAD与术前相比均减小(P0.05),而两组患者经导管消融术后未能维持窦性心律的,其术后LAD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术后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患者术后发生心包少量积液、少量渗出性胸腔积液、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但无心包填塞、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ARTO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的导管消融治疗老年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术前LAD(mm)和病史时间(年)是老年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常规检查、术后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等。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行心房颤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消融即刻转为窦性心律,2例肺静脉电隔离后心房颤动未终止,予同步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术后3~5天好转出院。3~6个月随访期间8例患者均无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结论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胆道金属支架引流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45例接受胆道金属支架引流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操作均一次成功,术后7 d实验室检测显示肝功能逐渐好转,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术后无胆道穿孔、死亡病例,仅出现1例胆道出血,经局部止血、补充凝血因子等处理后好转。结论积极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保证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胆道金属支架引流联合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的单形性室性早搏(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及对导管射频消融起搏靶点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室早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术前心电图特征,指导导管射频消融起搏靶点选择,并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53例室早患者中,射频消融术成功50例(94.34%),其中心电图预判定室早起源正确48例(96%),19例(35.85%)起源于左室室早,31例(58.49%)起源于右室室早。50例射频消融术成功患者,随访三个月以上均未出现复发。三例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消融失败,约占5.66%。结论单形性室早的心电图特点有助于预判定消融靶点,减少手术时间;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单行性室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10例植入式心脏自动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详细介绍ICD植入术及与其疾病有关的治疗和手术方法,取得患者支持和配合。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及术前常规工作。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结果10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术后有伤口渗血,经制动、沙袋压迫等对症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术前做好患者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ICD植入患者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