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须二段为区域上的主要产层,其顶部裂缝发育,钻井中易井漏、垮塌,一般设计在距须二段顶3~5 m下油层套管固井。因此,卡准须三段底部已成为录井技术的关键环节。为此,从沉积环境、岩性、厚度分析了须三段的地层特征,表明具有岩性复杂、厚度变化大、砂体不稳定、无标志层等4个特点。首次将须三段划分为上 、中、 下3个亚段,并指出须三段底部的砂岩主要为深灰色岩屑粉砂岩、细砂岩,与中部和上部岩屑相比,石灰质、石英含量增加,白云石岩屑含量明显增加。这是判断须三段底部的主要标志。按照这些主要标志录井,已成为川西南部地区须二段下入油层套管的卡层依据。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深层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X851井、X856井、X2井、X3井、X10井等一批高产气井证实了该区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然而,CX565、X201等高产水井的出现也为该区成功部署井位增添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对该区须家河组储层气水判别就显得尤为重要。地震波在须家河组的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中传播时,在时间域内难以发现振幅、频率和能量等动力学属性的变化差异。采用时频分析技术将时间域的地震信号变换到时间-频率域进行对比分析解释,发现“低频阴影”、“高频衰减”等现象在含气储层中十分突出,而在含水储层中却不存在。利用时频域内的这些典型特征建立模式,并对该区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进行了有效的区分,其结果与钻、测井资料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环西—彭阳地区延安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困难的问题,从测井、录井常规解释难点入手,引入SPSS软件中的Fisher判别方法,利用大数据理念,对测录井资料进行了深度挖掘。从判识率与分离度2方面考虑,筛选出15项对储层流体性质敏感的参数,进行Fisher非标准化判别函数分类识别,流体识别准确率可达92.8%。选用2个贡献率较大的函数F1和F2进行交会,建立了解释图版,图版返判率为89%。利用解释图版对环西—彭阳地区9口井10个储层进行了流体识别评价,符合率达80%,且未遗漏有价值的储层。应用结果表明,Fisher判别方法适用于类似油藏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流体识别准确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测录井判别地层流体性质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气测录井解释正确率,提出了Fisher和马氏距离两种判别方法。利用这两种判别方法可以有效地判别地层性质,克服了以往判别方法不能充分全面的利用录井资料、未能综合分析宝贵的录井信息、解释符合率偏低的缺点。实际应用结果表明,Fisher判别法和马氏距离判别法的解释符合率平均达到77%。  相似文献   

5.
川西须家河组二段超致密储层有效性测井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低孔低渗储层非均质性极强,传统的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受到制约,寻找一套切实有效的测井解释评价技术对解决该区面临的储层综合评价、天然气增储上产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了常规与特殊测井资料相结合,以宏观与微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为切入点,寻找测井信息能描述二者具有统一关系的解释模式,建立了一套储层参数确定、流体性质判别、裂缝识别等表征储层储集特征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钻井、录井信息,对单井储层进行综合解释,从而达到准确识别储层有效的目的。采用该方法,对川西新场地区须二段储层进行了单井测井精细解释评价,符合率大大提高,地质效果明显。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经历了多期的构造运动,天然裂缝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以往认识与实际生产出现了偏差。为此,根据岩心裂缝观察描述、相似露头区裂缝调查结果,从裂缝产状、规模、缝面特征、有效性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裂缝纵向延伸受制于岩层厚度,一般不具穿层性,横向延伸长度一般不超过5 m;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密度可达0.8条/m,发育程度为中-高。结合裂缝发育特征及构造演化背景,采用岩石声发射实验、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测定等实验测试分析手段,确定新场地区须二段气藏内天然裂缝形成期次有4期,分别对应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三幕和喜马拉雅期四幕;早期裂缝以完全充填和半充填为主,喜马拉雅期三幕、四幕形成的晚期裂缝以未充填为主,其中喜马拉雅期四幕时期形成的裂缝有效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深超过3 000 m,表层低降速带厚度大(几十米至200多米),地震波高频信号衰减很快,地震反射有效频带窄、主频较低(25~30 Hz),储层预测特别是薄砂体预测存在精度差的问题。为此,首先在资料常规处理中采用能同时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畸变校正的稳定反Q滤波方法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随后在储层精细标定及对比追踪的基础上,利用GR地震随机反演进行砂岩储层预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保持低频能量相对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该方法可有效拓展高频10~15 Hz,由此提高了对薄层砂岩的识别能力及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王亮  胡恒波  张鹏飞  杨青建  方忠运 《特种油气藏》2012,19(4):18-20,103,151,152
川西地区栖霞组储层的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非均质性与各向异性较强,对其进行测井识别与流体性质判断较困难。在分析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裂缝-孔(洞)型白云岩储层和裂缝型灰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了岩性、物性、储集空间类型与地层水矿化度等4种影响流体性质判别的因素,提出了声波-中子孔隙度重叠法与MDT测试法2种适合研究区储层流体性质判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安岳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高含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加之受到构造、岩性的影响,气水分异程度差,气层、气水同层,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不明显,致使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大,试气成功率较低。针对这一现状,利用测井、试气等资料,结合须家河组储层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储层气水测井响应特征;采用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侧向-感应电阻率比值法、纵横波速度比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储层物性和气、水、干层之间的差异,综合判别安岳气田须二段的储层性质。通过对2011-2012年的新井跟踪对比分析,最终优选出以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为主的流体性质判别技术,在对该区46层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测井解释符合率由60%提高到了83%,试气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该套技术适用性强,具可操作性,对川中地区其他区块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川西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深井固井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目的层断层多,地层破碎,泥页岩易坍塌掉块,同一裸眼井段压力系数差别大(须五段至须三段地层压力系数接近2.0,目的层须二段地层的压力系数为1.5左右),天然气显示活跃且气层多,固井防气窜难度大等固井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安全固井的对策:①对于易漏失地层的固井,可采用连续正注反挤固井作业;②对于长裸眼井段固井,如果地层承压能力不能满足单级注水泥,可采用多级注水泥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双胶塞注水泥;③对于表层大尺寸套管固井,采用内插管固井;④对于油气层尾管固井,尽量采用旋转尾管固井,优化设计水泥浆性能,以达到替净井内钻井液进而提高固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川西须家河组气藏属于高温、高压、含CO2酸性气体的有水气藏,在气井开采过程中,发现部分气井管柱腐蚀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气井正常生产,制约了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的高效开发。为此,通过气井管柱腐蚀形貌特征与腐蚀产物组成分析,明确了川西须家河组气井腐蚀类型主要为CO2腐蚀。通过井口挂片试验、室内腐蚀模拟实验及腐蚀分析软件模拟实验,研究了气井的腐蚀机理,结合川西须家河组气井腐蚀环境,分析了腐蚀的主控因素,根据正交实验数据极差分析,找出了各腐蚀因素对气井腐蚀速率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序为气井压力、温度、pH值、水气比、CO2含量和流速),并提出了通过提高气井管柱自身抗腐蚀性能或阻碍腐蚀介质与气井管柱接触(如涂层、表面处理、加注缓蚀剂等方法)来保护井下油管的腐蚀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川西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具有埋藏较深、非均质性强、岩石致密、破裂压力高等特性。对于该类致密砂岩气藏要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需钻遇裂缝发育带,然而常规直井、定向井钻遇裂缝概率小,很难获得理想产能,因而水平井钻井便成为高效开发该类气藏的重要手段。钻井周期长、事故率高、钻井成本高是目前该区水平井钻井面临的瓶颈难题。为此,从三压力剖面、井壁稳定性以及实钻资料分析入手,提出了利于该区须四段和须二段水平井安全、快速钻井的井身结构方案;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分析了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在须家河组水平井应用的可行性,推荐在造斜段应用旋转导向、在水平段采用常规随钻测量(MWD)施工的轨迹控制方案,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轨迹设计方案;提出了利于润滑防卡和保障井壁稳定的钻井液配套技术方案;通过分析钻井液排量、密度等因素对井眼净化的影响,提出了6条具体的井眼净化技术措施。所形成的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该区3口井,与第一批完钻水平井相比,机械钻速提高18.94%,钻井周期缩短28.47%。  相似文献   

13.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目前国内对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对国内外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测井评价岩石物理模型。通过开展总有机碳含量、吸附气含量及游离气含量等计算方法的研究,形成了针对四川盆地蜀南地区页岩气储层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测井解释模块,建立了一套系统的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该方法支撑了页岩气试油层段及储层改造措施优选,为四川盆地页岩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致密砂岩气藏岩石孔喉细小、孔隙结构复杂、含水饱和度较高且主控因素不明,制约了对天然气规模成藏机制的认识和气水分布的预测。为此,以四川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应用基于低场核磁共振与高压驱替装置有机结合的模拟实验设备,开展致密砂岩在不同驱替压力下气驱水过程的在线动态模拟,研究不同压力下气、水在岩石中的赋存及流动特征,定量表征流体饱和度与充注压力、岩石孔径等的关系,探讨致密砂岩气富集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决定须家河组气藏含气饱和度高低的储集主体是孔径介于0.1~10.0 µm的储集空间;②含气饱和度总体上有随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孔渗条件相近时,含气饱和度高低主要受控于孔径大于1.0 µm的储集空间,大孔径占比越高,含气饱和度越大;③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在3.0~5.5 MPa充注压力下达到总含气饱和度的70%,此后随充注压力增大,含气饱和度增幅缓慢且总量小;④“小压差驱动、相对大孔径空间储集的耦合”是低生气强度区致密砂岩形成较高含水饱和度大中型气田的重要因素。结论认为,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储层“孔径小、生气强度低、近源聚集”的特点决定了其主要以小压差驱动、相对大孔径空间储集,天然气可以规模富集成藏,但储层含水饱和度高。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泸州西部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泸州西部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勘探目标,对该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以确认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成藏主控因素。通过对储层显微荧光薄片观察和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均一温度分析,同时结合地温史和生烃史,综合确定并认为泸州西部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具有3期成藏的特点:①初次成藏期发生在中晚侏罗世,主要形成低演化的煤系气;②主要成藏期发生在燕山运动晚幕的白垩纪晚期和末期,是须家河组煤系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也是最高演化程度的时期;③第三阶段为深层来源气的主要成藏期和各类天然气调整期,主要发生在喜山运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