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消费文化可以对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产生影响.加强大学生消费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高消费文化的示范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当前,大学生消费文化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依附于家庭超前消费,消费审美存在认识误区,消费诚信意识令人担忧.在大学生消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实施策略上,就要贯彻人本理念,多种形式并举,加强消费文化教育;就要重视感恩教育,深化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增强,文化消费日益繁荣.大学生,特别是传媒类院校的大学生是文化消费的主力军,是未来文化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传媒类大学生存在不良文化消费行为,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加强传媒类院校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注重引导网络文化消费,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视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问题,对于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界定消费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所谓消费,就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并借这种社会经济关系而进行的用消费资料满足自己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根据这一界定,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就是特指大学生为满足个体的精神文化需要,而消费知识文化产品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有着较明确的目的性。其形式也呈现多样性等特征,比如网络消费增长迅速、注重实用、消费更加体现个人形象及修养等等,但也存在着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消费层次低下、对文化消费作用认识不清等问题。要校正大学生文化消费中的非理性取向,需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5.
略论大学生消费伦理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培养大学生建立起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消费伦理观念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要树立以"适度消费"为原则的消费伦理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高校尤其要重视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爱心观念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消费者.引导大学生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提升精神消费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永民  苗培周  王涛 《考试周刊》2013,(51):157-158
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总体水平适中,多数大学生消费方式是现实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总的来看,非理性、盲目的消费,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及文化审美能力不足,成为当前大学生文化消费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方式与习惯,不断提高消费品位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世界塑造,是高校育人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要成功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趋于现实、热衷于功利化追求、忙于世俗追逐、贪图生活享乐、伦理失衡、全面素养缺失等问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等.高校应该发挥教育功能,通过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打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人文教育平台等途径,实施大学生人文教育,以此推动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其自身的文化涵养直接影响着对大学生社会批判精神的养成.应从教育文化、教学方式等方面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9.
蒋学杰  祝坤 《文教资料》2012,(20):72-74
大众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征,凸显了整个社会文化的转型,是社会变迁的文化表达。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征,城市生活体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消费社会及其变迁对大学生的文化影响日渐深入。受不良消费文化的影响,过于关注消费容易使大学生忽视精神领域的追求。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寻找、保障、张扬社会核心价值的消费文化,避免消费社会对大学生的不良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升华,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的体现。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既具有精神生活的普遍性,又具有大学生的独特性,主要聚焦于理想信仰、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层次。消费主义是消费手段与消费目的不一致的反映,是消费异化的一种现象,潜移默化中消解了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人际交往,要扬弃虚假消费、符号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引导大学生增强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树立科学理性的价值追求和形成健康合理的精神交往,推动大学生精神生活向有序、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消费平台逐渐涌现大量文化“周边”诱发观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人们开始在精神文化领域加大消费力度,文化消费主义作为消费主义文化向作为消费主义转向文化领域生成的一种社会思潮,文化消费主义便应运而生。受文化消费主义误导,部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陷入困境,表现为价值追求逐渐扭曲、自我认知产生偏差等现象。为保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文化消费观,应通过引导和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要、培植青年科学的文化消费念和行为、重塑青年的精神家园,推动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有序、高质、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4.
边疆地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消费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等特征,比如网络文化消费比重增长速度迅猛、文化消费过程更注重实用性、文化消费内容更加体现个人修养和个人形象,但也存在着文化消费结构亟待提升、文化消费层次有待加强、对文化消费的本质作用认识不清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在大学生文化消费过程中引导其群体树立积极、健康、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努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教育的主旋律.建设良好的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业务素质、健康精神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诸项素质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平台.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笔者从素质教育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丰富,精神消费是一个重要途径.而当代大学生是精神消费的主体和引领者,因此从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入手,论述精神消费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负效应,并剖析当代大学生精神消费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最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指向论述积极精神消费的变革途径,可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健 《教育与职业》2006,(30):189-190
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应遵循量入为出、经济适用、统筹计划、角色定位的原则。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风气,培养大学生自主、自强、自立的精神,并创造优良的体育消费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与社会变迁加速形成“文化反哺”类似,网络时代到来后又出现了精神文化变化速度快于物质文化的“反文化堕距”现象.在“反文化堕距”现象的作用下,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压缩在同一时空,人们的社会期望、参照群体都会高于现实的社会地位和所属群体,这种现象对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影响尤其明显.通过提出“反文化堕距”的概念,以消费为切入点,探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大学生的角色冲突,为新生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虚拟空间,大学生体验另类角色导致奇异型消费,认同上移而超额消费,参照群体超越现实发展阶段引起焦虑型消费.在现实空间,大学生是消费的转嫁者、非职业者和学生等角色.虚拟与现实空间不同的角色规范和扮演实践,使大学生产生了角色冲突.在构建平和理性的社会前提下,学校回归公益性,提高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和撷取能力,才能使他们形成合理的认同,正确地锚定参考群体,使期望与现实基本契合,消除“反文化堕距”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月消费高且超前消费,但文化消费比重较低;注重实用性,但缺乏自主性和自我约束力;高年级学生和...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身体消费情况,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商洛学院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身体消费水平、结构、方式、动机和影响因素等身体消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消费存在整体水平较高,个体差异明显,消费需求多元,消费结构升级等特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身体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身体消费习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来讲,也应该为大学生身体消费创造良好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