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德国医生Leucht在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31项(共2 320例)抗精神病药双盲试验作了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说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不一定优于老药.2008年,他在世界著名的美国临床精神药理学家戴维斯(J.M. Davis)教授的指导下,作为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的课题,做了一项大规模的双盲试验荟萃分析[详见Lancet,2009,373(9657):31-41].这项研究分析,包括150项合乎标准的双盲试验,共计21 533例.  相似文献   

2.
Jankovic J//Lancet Neurol.2008,7:9-11. 今年Lancet Neurol的第1期上发表了1篇关于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2007年来进展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如下.背景和目的:综述2007年间有关帕金森病(PD)和其他运动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简介PD等神经变性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信号通路中风险基因的构成可能可以解释酒精依赖风险基因协同的神经生物学作用。目的:识别酒精依赖的风险基因和风险基因通路。方法:我们采用基因富集(gene-set-rich)分析方法对酒精依赖进行了基于通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包括1409名欧裔美国人(European-American,EA)酒精依赖者和1518名EA健康对照者的探索性样本人群中检测了近一百万个基因标志物。此外,将681名非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AA)病例和508名AA健康受试者作为重测样本。结果:我们发现了几个与酒精依赖显著相关的可重复的全基因组风险基因和风险通路。在多重比较Bonferroni校正后,"细胞-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通路(EA样本中p2.0E-4)和该通路中PXN基因(编码桩蛋白paxillin)(EA样本中p=3.9E-7)是最有可能的酒精依赖的危险因素。在EA样本(0.015≤p≤0.035)和AA样本(0.025≤p≤0.050)中还有两条富含酒精依赖相关基因的可重复的通路:"Na+/Cl-依赖性神经递质转运体"通路和"其他聚糖降解"通路。结论:一些基因和生物信号传导过程可能与酒精依赖的风险相关,本研究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PS)患者症状学特征及共病精神障碍状况。方法: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结构式访谈(SIPS)对101名精神科门诊求助者进行精神病风险症状评估,对其中符合APS诊断标准者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评估共病精神障碍情况。结果:检出28例(27.7%)求助者为APS患者,其中具有特异性风险症状"异常思维内容"或"猜疑被害观念"各21例(75%),非特异性风险症状"社交兴趣缺乏"12例(42.9%),一般症状"睡眠障碍"或"心境烦躁不安"各12例(42.9%);19例(67.9%)共病≥1种精神障碍,其中11例(39.3%)为抑郁障碍,10例(35.7%)为焦虑障碍。结论:APS患者常见的风险症状是思维障碍及社交兴趣缺乏;常共病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5月Lancet Neurol 杂志发表了RESTART研究的亚组分析,题目为"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stroke risk by brain imaging features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s: subgroup analyses of the RESTART randomised,open-label trial"。1研究介绍1.1研究背景既往研究提示具有脑出血和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特征与脑出血复发风险增加有关。目前指南及一些学者等建议根据这些影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匆匆而过,脑血管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捷报不断,世界各地的研究为征服这个人类最重要的慢性病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盘点走过的一年,我们又见证了哪些给历史留下重要印记的研究呢?1全球卒中终身风险:难以承受之痛2018年Lancet杂志刊登了来自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的1990-2016年全球、区域和国家卒中终身风  相似文献   

7.
2019年5月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何时重启抗栓治疗的文章,题目为“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fter stroke due to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RESTART):a randomised,open-label tri al”。1研究介绍1.1研究背景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卒中和冠状动脉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石。在高收入国家,高达1/3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出血时正在服用抗栓药物。这部分患者通常也面临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因此,临床医师通常面临是否重新开启抗栓治疗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N-3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70例作为A组,经年龄和性别匹配后的常规心脑血管病患者70例作为B组。记录患者的临床常规参数包括身高和血压等,及血液生化参数包括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二十碳五烯酸(EPA)及花生四烯酸(AA)浓度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用于识别脑出血的关键危险因素。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具有较高的舒张压和酒精摄入量(400 m L/d),较低的体质指数、HDL-C、EPA(54.3±3.2 vs 81.6±4.9 mg/m L,P0.001)、EPA/AA比(0.33±0.12 vs 0.49±0.18,P0.001)、蔬菜摄入(100 g/wk)及抗高血压药使用(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的舒张压和酒精(400 m L/d),较低的BMI、HDL-C、EPA/AA比(风险比:0.06,P0.05)及蔬菜摄入(100 g/wk)是患者颅内脑出血的显著危险因素。高水平HDL-C是性别亚组(风险比:0.93和0.85,P0.05和P0.001)和年龄65岁亚组(风险比:0.80,P0.005)患者的共同危险因素,而低水平EPA(风险比:0.96,P0.001)是≥65岁亚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低水平EPA浓度和EPA/AA比是脑出血的关键危险因素,尤其对于年龄≥65岁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1 UKPDS Group.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VIII: study design, progress and performance[J].Diabetologia, 1991, 34:877-890.2 UKPDS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J]. Lancet, 1998,352:837-853.3 UKPDS Group. 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in type 2 diabetes(UKPDS 38)[J]. BMJ, 1998,317:703-713.4 UKPDS Group. 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of t y pe 2 diabet es (UKPDS 35): prospect iveobservational study[J]. BMJ, 2000, 321:405-412.5 UKPDS Group. 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cont rol with met formi n on compl ic at ions i n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34)[J]. Lancet, 1998, 352:854-8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饮食习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是兴隆庄社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简易精神心理状态量表(MMSE)测量评估认知功能,通过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对饮食习惯进行评估,使用多因素Logictic回归分析饮食习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1)年龄增大(P0.001)、BMI增高(P0.01)及中风病史(P0.001)是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男性(P0.01)、受教育年限高(P0.001)、适当的体育锻炼(P0.001)可能是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2)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肉类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比值比分别是1.000、0.602(0.422~0.885)、0.586(0.432~0.763);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豆制品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比值比分别是1.000、0.883(0.431~0.989)、0.862(0.562~0.903);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新鲜水果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比值比分别是1.000、0.574(0.430~0.890)、0.496(0.354~0.687);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新鲜蔬菜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的比值比分别是1.000、0.821(0.464~0.930)、0.088(0.035~0.263);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茶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比值比分别是1.000、0.619(0.389~0.985)、0.491(0.274~0.579),这些食物的摄入频率越高对认知的保护作用越强。几乎不摄入、每周摄入和每天摄入糖的人群认知障碍患病率比值比分别是1.000、1.502(1.104~2.089)、5.119(3.332~6.312),糖类的摄入频率越高对认知的损害越严重。结论饮食习惯可能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确定其因果关系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1.
研究背景既往研究提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发病风险,但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少见,本研究探讨吸烟与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以探讨吸烟是否增加上述两种疾病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方式记录53例多发性硬化患者、6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和85例正常对照者的吸烟暴露情况,包括开始吸烟年龄、吸烟持续时间、每日吸烟量和累积吸烟量,以及受试者配偶、父母是否吸烟,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结果最终获得有效调查问卷和电话随访者156例(包括39例多发性硬化患者、43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和74例正常对照者),与不主动吸烟者(被动吸烟和不吸烟)相比,主动吸烟者发生多发性硬化(OR=10.800,95%CI:2.202~52.975;P=0.001)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5.838,95%CI:1.123~30.357;P=0.050)的风险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发生多发性硬化(OR=3.444,95%CI:1.491~7.953;P=0.003)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OR=2.370,95%CI:1.039~5.407;P=0.038)的风险增加;与男性不吸烟者相比,男性吸烟者仅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增加(OR=15.000,95%CI:2.239~100.483;P=0.005)。结论吸烟可以增加多发性硬化的发病风险,但是否增加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发病风险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震颤谵妄的临床特点,对酒精所致震颤谵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我院2000年至2004年期间收治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13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震颤谵妄诊断标准者27例,均为男性,年龄28~52岁,平均(39.8±11.4)岁。对2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结果27例饮酒时间为6~40年,平均(20·0±10.5)年;以饮白酒为主者25例,主要饮啤酒者2例,每日平均摄入乙醇量>150g。诱因:由于各种原因停饮或减少酒量而诱发者12例,自行乱服药而诱发者1例,大量饮酒后诱发者5例,诱因不明者9例。临床表现:精神症状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正>现报告应用综合护理对精神科门诊有暴力风险患者的干预效果。1 对象和方法为2017~2018在本中心门诊就诊18~65岁患者80例,入组者近1年内有至少1次暴力攻击行为,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加权总分≥4分;均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排除器质性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严重或不稳定的躯体疾病及无法有效交流者。入组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男1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5±3.5)岁;临床拟诊为兴奋躁动状态16例、精神分裂症15例、  相似文献   

14.
"H(Helstead)氏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对脑损害的发现与定位能提供重要资料.此套测验是由感觉、知觉、智力、认识、和运动能力等测验所组成.其优点为:(1)方法标准化;(2)记分客观且能定量;(3)有大量的正常标准值可供个别病人作对照.测验结果分析:1)有无损伤:由各测验的结果构成一个"损伤指数"——从0到1.0(单位为0.1).如指数为0.5或更大,便说明有损伤.凡指数越大,说明损伤程度也越严重.2)定位(一侧或弥漫性):取决于各测验分类的分布形式.H氏测验的真实性,是用如下三种方法确定的:1)与已知有无脑损伤者的测验结果比较;2)与已知额叶或枕叶有损伤者的结果比较;3)与已知左侧或右侧损伤者的结果比较.一些作者用H氏测验研究病人有无脑损伤和定位的符合率是高的,本文提供了H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的临床转归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小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条目(PQ-16)在中山市中学生中进行精神病筛查,对59例符合PRS诊断标准的阳性者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评估基线和1年后的临床精神病理学特征,并分析PRS 1年的自然转归特征和临床精神病理特点。结果:45例完成1年后随访(76.3%),脱落14例。其中,11例转化为精神障碍,纳入转化组,转化率为24.4%;18例(40.0%)维持PRS诊断,纳入维持组;16例(35.6%)缓解,纳入缓解组。转化组比维持组和缓解组求助于精神心理机构更多、学校适应性更差、学习成绩更低和同伴关系更不良(P均0.05)。转化组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高于维持组和缓解组,功能整体评定量表(GAF)总分低于维持组和缓解组(P均0.05)。结论:中学生PRS 1年后转化为精神障碍风险较高,精神障碍转化者的社会功能损害和风险症状均较严重,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风险因素。方法:对167例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OSAS组(28例)及非OSAS组(139例),分析两组睡眠结构及OSAS风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躯体疾病和职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SG监测显示,两组间Ⅰ期睡眠(S1)时间和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以及S1占睡眠周期(SPT)百分比(S1/S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ASO(OR=0.981,95%CI:0.962~1.000,P=0.048)、代谢性疾病(OR=0.034,95%CI:0.005~0.225,P=0.000)、心脑血管疾病(OR=0.123,95%CI:0.020~0.767,P=0.025)和焦虑障碍(OR=6.033,95%CI:1.156~31.479,P=0.033)与精神障碍患者OSAS发生相关。结论:精神障碍患者OSAS风险因素为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焦虑障碍及WASO延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和细胞色素P450 1A1(cytochrome P4501A1,CYP 1A1)基因Msp I多态的独立及其协同作用与新疆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分析新疆地区237例散发性PD患者和247例健康对照者的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CYP 1A1基因Msp I多态性。结果 (1)COMT基因G1947A多态性、CYP 1A1基因Msp I多态性分布在PD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均按民族、性别、年龄分层后,两种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在各亚组PD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2)COMT G/G基因型和CYP 1A1 T/T基因型间的协同作用可使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PD的发生风险增加3.288倍(OR=3.288)。(3)COMT G/G基因型与CYP 1A1 T/C基因型间的协同作用可分别使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年龄≥60岁人群中PD的发生风险下降0.245倍、0.451倍(维吾尔族人群:OR=0.245、年龄≥60岁人群:OR=0.451)。结论 COMT基因、CYP 1A1基因不同基因型间的协同作用可增加或减少新疆地区部分人群P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发生率,环氧化酶(COX)基因多态性及其间交互作用与AR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08—2011-08在温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就诊的6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入院当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7~10d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AR者及阿司匹林敏感(AS)者。采用质谱法对患者COX-1和COX-2共4个基因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MDR)分析多基因位点交互作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4例脑梗死患者发生AR者129例(20.35%),半抵抗(ASR)者28例(4.42%),AS者477例(75.23%)。AR组和AS组间COX-1和COX-2各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DR分析显示,COX-1和COX-2基因存在交互作用,最优模型为rs3842787和rs20417两个基因位点的联合作用模型,交叉检验一致性为10/10,符号检验P=0.0116。糖尿病(OR=2.16,95%CI:1.25~4.67,P0.01)、rs3842787和rs20417高风险交互(OR=2.51,95%CI:1.38~5.96,P0.01)为发生A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国脑梗死患者AR发生率高,rs3842787和rs20417联合交互作用可能增加了AR风险,对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AR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国内"非典"与"新冠"两次重大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相关来电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非典"期间176次相关来电者(非典组)和"新冠"期间727次相关来电者(新冠组)的人口学资料、通话时间、来电主要问题及干预措施。结果:非典组以男性、北京居民居多;新冠组以女性、未婚者居多,其通话时间明显长于非典组(χ~2=236.297,P0.01)。两组来电咨询的主要问题分布不同(χ~2=426.897,P0.01),非典组询问疫情知识最多(61.9%);新冠组咨询本人心理方面问题最多(79.9%)。热线给予的干预措施方面,新冠组提供舒缓情绪和其他信息比例高于非典组,提供疫情知识和转诊较低(P均0.01)。结论:与17年前"非典"疫情期比较,"新冠"疫情期心理援助热线来电者的知识需求减少,心理需求增多。  相似文献   

20.
神经症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神疾患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应激的关系究竟如何,非常值得研究。这里刊载了两篇原载于J.Integrative Psychiatry 1993;9(1)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我国杨德森教授的文章,我刊译成中文,其前半部分就是《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3年第5期所载,结尾部分略有不同。另一篇是美国学者凯博文(A.Kleinman)教授的文章,是对杨文的评论。我们希望读者在仔细阅读这两篇文章后开展讨论,更希望能开展一些调查研究,累积更多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和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