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工作流系统是支持工作流定义、执行和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的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的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并介绍了其设计及实现机制.该系统以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格式,利用本体论的方法将不同知识领域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并设计了基于角色继承的授权管理机制进行精确的文件存取控制.  相似文献   

2.
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工作流引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发展与知识传递,工作流系统是支持工作流定义、执行和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的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的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工作流引擎架构。该架构以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的格式,将不同知识领域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并设计了基于角色继承的授权管理机制进行精确的文件存取控制。详细分析了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及实现机制,为工作流程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及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凌  马季 《计算机工程》2010,36(11):61-63
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着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架构。该系统采用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格式,利用本体论的方法将不同知识领域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设计基于角色继承的授权管理机制进行精确的文件存取控制。介绍工作流系统的体系架构,并分析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及实现机制。该系统架构为工作流程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一种新的管理及控制模式,利用该架构开发的工程设计检验系统运作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Ontology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工作流系统是支持工作流定义、执行和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的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的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并介绍了其设计及实现机制.该系统以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格式,流程中的知识可以结构化地保存下来,便于在各部门的异质系统间传递;并利用了本体论的方法将企业内的组织、计划、人员等不同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改善了部门问的语意差异,更好地实现了工作流中知识的应用效率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王浩  武凌  张海  徐勇 《微机发展》2008,18(6):23-27
知识管理已成为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工作流系统是支持工作流定义、执行和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的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的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架构,并介绍了其设计及实现机制。该系统以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格式,流程中的知识可以结构化地保存下来,便于在各部门的异质系统间传递;并利用了本体论的方法将企业内的组织、计划、人员等不同知识领域所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改善了部门间的语意差异,更好地实现了工作流中知识的应用效率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作流系统在企业运营中担负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作流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也日渐增加。文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帮助企业检验工作流系统的可靠性。首先,文中对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分析了工作流系统的流程及活动模式,提出一个以流程为基础的工作流可靠性评估方法。文中采用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流程可靠性算法,将活动中的可靠性数据整合,计算流程的可靠性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Additive模型,根据流程的使用率将多流程的可靠性信息进行整合,最后求出工作流系统的可靠性数据。根据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工作流系统可靠性评估软件,并通过在。 NET工作流平台上的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预测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BPEL的流程整合,在企业流程的管理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介绍工作流、BPEL、ESB的相关知识,总结出基于BPEL的流程设计模式,同时参考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的参考模型,给出基于BPEL与ESB工作流管理系统框架模型及框架中引擎结构,分析了框架的性能。最后提出该框架中还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概念.对JBPM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工作流引擎JBPM的概述、流程定义语言、工作流开发步骤、工作流持久化数据库映射、事务管理、记录日志以及流程设计器等.并根据工作流引擎JBPM和JPDL方面的实践经验,在其基础上建立基于JBPM架构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以达到更好地实现流程管理,简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的目的.从而降低程序代码之间的耦合度,节约软件开发成本,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提高系统的复用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作流的配电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业务活动具有很强的流程性,采用工作流技术开发配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适合的.结合工作流技术,该文分析配电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阐述系统设计过程中工作流程的抽象与描述、数据流的处理、用户权限设置、业务过程监控等设计内容,并基于BEA Weblogic Integration工作流系统平台进行了系统实施.实践表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技术在产品协同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等协同工作系统的建模中正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目前的工作流模型中,一般通过角色、部门等约束来对活动的参与者进行分配,尚不能依据流程活动中的上下文环境来动态分配任务参与者.这种情况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等复杂业务过程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工作流参与者柔性分配方法,并基于该方法建立了工具.用户可通过系统提供的交互工具,依据企业本体中的元素、活动的上下文内容等来分配活动的参与者,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依据该方法构建的系统,可对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及设计知识管理过程等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邵虹  张雷  崔文成 《计算机工程》2008,34(17):260-262
为了降低复杂流程的开发难度,提高应用系统的管理效率,提出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依据工作流参考模型,实现工作流过程定义及交换接口、工作流客户应用程序接口以及系统管理和监控接口,该系统由流程定义、流程执行控制、流程监控3部分组成,提供表单设计、流程步骤及流转定义,支持复杂流程,可满足医院业务流程多样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流的知识流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晓刚  李明树 《软件学报》2005,16(2):184-193
知识在多个参与者之间的产生、传播与应用称为知识流.在知识密集型组织中,对业务过程的控制和对知识资产的管理具有紧密的依赖关系.工作流管理是实现业务过程控制的重要技术.当前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不支持对知识管理机制的表示.为此,提出了一个扩展的工作流过程元模型,以支持业务过程控制与知识管理的集成.在此基础上,对知识流的建模与控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知识流建模方法,通过5类知识流单元对知识传递与重用、人员协作与交流进行表示.针对知识流中的动态因素,研究了基于资源约束、知识需求变化和时间约束的知识流控制方法,以实现自适应的知识流控制,并给出了有关算法.为工作流技术与知识管理技术的有效结合提供了一个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工作流技术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研究领域新出现的一门学科。它是实现企业业务过程建模,过程管理与集成,最终实现业务过程自动化的核心技术。针对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的实际需求,项目开发小组利用编程技术实现了系统对项目的增、删、改等操作,并计划创建工作流流程管理,实现项目的流程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这不仅解决了传统管理方式所带来的问题,而且满足了投资处管理项目的需求。文章从工作流定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项目库系统架枸及建模工具的角度概述与分析,使读者对工作流技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与了解。文章描述了在整个项目库中工作流技术的应用。本论文的目的在于使读者便于理解工作流的概念,并对工作流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嵌入式引擎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它负责解释工作流模型定义、控制和维护流程实例的运转.本文分析了基于嵌入式引擎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数据模型,研究基于J2EE架构的三层体系结构,通过将工作流中间件与系统框架的集成,建立基于嵌入式引擎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移动计算范型的迁移工作流研究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7  
曾广周  党妍 《计算机学报》2003,26(10):1343-1349
迁移工作流是近年来工作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它缺乏明确的模型定义和迁移域管理机制.该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参照移动计算范型给出了迁移工作流的概念定义,然后提出了一个基于停靠站的迁移工作流管理系统结构,讨论了其中的停靠站和迁移实例组成、迁移域管理与迁移寻址方法、基于体系结构的迁移实例生命周期过程等,最后给出了一个实验例.示例表明,该文提出的迁移工作流模型和迁移体系结构,概念清晰,易构造且易管理.  相似文献   

16.
萧峻妹  张钢  孙达 《微处理机》2007,28(3):47-48,52
主要阐述在FlowStep中所使用的基于XML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FlowStep是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在本系统的工作流过程建模中,根据不同类型的任务,分别定义其XML文件,并最终生成一个可以被工作流引擎解释的工作流过程定义。  相似文献   

17.
柔性问题是当前工作流系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讨论了分布式工作流系统的柔性管理问题。在模型定义中用工作流接口-工作流定义的结构替代传统的工作流定义,将工作流定义具体划分为预定义操作包和扩展定义操作包,实现了动态的功能自适应;在执行过程中动态进行注册和注销执行机,引入协调机和路由规则库,实现了可变的路径自适应。  相似文献   

18.
Current conceptual workflow models use either informally defined conceptual models or several formally defined conceptual models that capture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workflow, e.g., the data,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aspects of the workflow.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re are no algorithms that can amalgamate these models to yield a single view of reality. A fragmented conceptual view is useful for systems analysis and documentation. However, it fails to realize the potential of conceptual models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interface to automate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workflows. First, as a step toward accomplishing this objective, we propose SEAM (State-Entity-Activity-Model), a conceptual workflow model defined in terms of set theory. Second, no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o incorporate time into a conceptual workflow model. SEAM incorporates the temporal aspect of workflows. Third, we apply SEAM to a real-life organizational unit's workflows. In this work, we show a subset of the workflows modeled for this organization using SEAM. We also demonstrate, via a prototype application, how the SEAM schema can be implemented o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We present the lessons we learned about the advantages obtained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for developers who choose to use SEAM, we also present potential pitfalls in using the SEAM methodology to build workflow systems on relational platforms.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ork is sufficient enough to allow application developers to utilize SEAM as a methodology to analyze, design, and construct workflow applications on current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The definition of SEAM as a context-free grammar, definition of its semantics, and its mapping to relational platforms should be sufficient also, to allow the construction of an automated workflow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ool with SEAM as the user inte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