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RF-2(Reduction and Fixation-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通过手术前心理护理和全面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及出院指导,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RF-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66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治疗和护理。结果 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满意,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0月468例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为期4—6周的计划性康复护理。结果患者未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下床活动:当天可扶助步器行走。60天随访:均行走正常,无下肢水肿。180天随访:全部生活正常,55岁以下者已投入社会工作。结论计划性康复护理对腰椎滑脱内固定复位加植骨融合术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RF-2(Reduction and Fixation-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通过手术前心理护理和全面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及出院指导,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RF-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间融合R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1月,对5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分析临床有效率和植骨融合率。结果本组53例均获随访,随访6~24个月。手术效果按照JOA评分标准评定:优31例,良15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86.8%。术后椎间融合率为100%。结论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R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可靠,具有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手法复位+植骨”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手法复位+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小龙  许峰 《重庆医学》2011,40(25):2543-2544,254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加盖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采用后路环锯加盖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36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临床融合率为100%,临床疗效采用日本JOA下腰痛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后路环锯加盖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且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融合加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主要手段,自2000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加短节段固定术治疗30例腰椎滑脱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360度环状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后路环状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4名行腰椎滑脱后路环状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经CT或椎管造影证实为腰椎滑脱合并锥管狭窄,其中Ⅰ度滑脱6例,Ⅱ度滑脱23例,Ⅲ度滑脱5例。结果本组31例患者获随访5月~3年,3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滑脱复位率为94%,无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脊柱再滑脱现象。临床疗效评价:优20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5%。结论后路环状融合内固定术有利于神经根充分减压,有利于植骨融合,应作为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联合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本组优17例,良8例。可2例。本组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复位无丢失,内固定未见松动、断裂。结论:采用RF-Ⅱ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腰椎椎板减压,侧后方植骨和USS(Universal Spinal System)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自2001年5月~2003年10月对68例轻度腰椎滑脱症患者施行腰椎椎板减压,侧后方植骨和USS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月~2年10月,平均20.4个月。对比手术前后症状恢复程度及滑脱复位程度:68例患者中,39例症状完全消失,22例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腰痛及下肢痛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无固定螺钉松动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89.7%。结论: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和侧后方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良好,复位满意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庞秋红 《当代医学》2008,(18):112-113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60例腰椎滑脱病人采取"RF-2(Reduction and Fixation-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和精心护理.结果 通过手术前心理护理和全面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加强观察、并发症的防治及出院指导,全部患者刀口一期愈合,拍片显示腰椎滑脱全部获得不同程度的纠正,植骨良好,手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全部愈合.结论 "RF-2型腰椎滑脱钉内固定+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疗效肯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戴婷  陆虹 《中国乡村医生》2023,(11):122-12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21年10月—2022年3月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改善其负性情绪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3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PLIF,同时辅以相应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滑脱复位程度、椎间植骨融合率及术前术后JOA评分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并随访2~6年。结果椎间植骨融合率为96.5%,滑脱基本复位,脊柱序列基本恢复正常,无内固定失败。JOA评分术前为7~24分(14.3±2.7分),随访时为23~29分(26.7±3.1分)。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腰椎减压360°环状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名腰椎滑脱患者行环状融合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0°环状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随诊1~2年,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恢复率为78%。结论360°环状融合内固定能提高植骨融合率及减轻术后下肢疼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在预防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临床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在预防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49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管与神经根管充分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术后复位椎骨性融合情况等。结果:49例均获得随诊,随访时间为术后3、6、12个月。均未发生感染及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诊X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钉棒无断裂,复位无丢失,45例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为91.8%。结论:后外侧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充分完成后路减压,滑脱椎体满意复位,只要重视术中植骨与术后管理,能保证可靠的融合,仍然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术式,此术式不仅经济安全,手术操作比较方便,而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孙晓  刘健  常伶文 《西部医学》2003,1(2):110-111
目的 探讨TSRH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 对24例腰椎滑脱患者TSRH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及术后随访分析。结果 对24例获平均21.8个月的随访,临床评估植骨融合率94.8%。结论 TSRH椎弓根钉系统固定坚强,操作简单,适合应用于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手术方法,比较后路腰椎管减压固定并后外侧植骨与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4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B组),A组26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后外侧植骨;B组21例,采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椎体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对两组术后症状改善及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JOA评分和术前、术后X线片,评价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平均随访38个月。A组JOA评分优良率为91%,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A组骨融合率为87%,B组为9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和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术均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椎间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的骨融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减压,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具备手术适应征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应用后路减压、GS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随访10-26个月,平均16.1个月。滑脱完全复位26例,部分复位6例。全部病例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例发生1枚椎弓根螺钉断裂,但植骨融合。临床疗效评价优良率90.6%。结论:后路椎管减压、GSS-Ⅱ系统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