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母婴ABO血型不合对HDN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奕  薛俭成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588-2589
目的: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胎儿血型的关系及其抗体滴度对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作用。方法:用DIANA全自动血型仪对丈夫A型、B型和O型,Rh阳性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对69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即ABO血型鉴定,COOMB'S实验,游离,放散实验),以证实胎儿血型对母亲产生IgG血型抗体的影响及产前抗体效价高低与HDN发病的关系。结果:413例孕妇IgG抗A(B)≥64者共255例占61.7%。O型组新生儿与A、B型组新生儿中母亲IgG抗A或抗B抗体效价分布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5)。A型组新生儿与B型组新生儿之母亲IgG抗体效价分布相同。69例母婴血型不合且产前有HDN危险的孕妇中有25例新生儿患HDN占36.2%。新生儿ABO溶血的发生率与母亲抗体效价相关,效价越高,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时胎儿血型物质可能刺激母亲产生抗相应血型的IgG抗体,但这种作用与胎儿A,B血型类别无关。新生儿HDN发病率与母亲体内相应IgG血型抗体效价高低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高红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23-1424
目的正确认识"O"型、Rh阳性孕产妇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戴安娜卡式方法检测我院389例"O"型、Rh阳性孕产妇产前血清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采用溶血三项试验确定新生儿溶血病,并统计胎儿和产后新生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例数,从而对两者的相关性作出分析。结果 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32,患病率为0.67%;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为1∶64,患病率为10.34%;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为1∶128,患病率为52.38%;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256,患病率为81.81%.结论当母亲血清中IgG抗A(B)血型抗体效价≥1∶64时,婴儿有受害的机会,当效价≥1∶128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有随着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因此,对于"O"型、Rh阳性且血清中IgG抗体效价≥1∶64的孕妇,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胎儿出生后尽早进行实验室检查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16例妻子O型Rh阳性而丈夫非O型孕妇做IgG抗-A(B)效价测定, 对其中106例有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做HDN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716例O型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64、128、256和≥512各组分别占60.9%、22.4%、10.9%、4.2%和1.7%.106例母婴血型不合且有ABO-HDN危险的孕妇所生新生儿中共有24例HDN阳性,占22.6%;孕妇IgG抗-A(B)效价为64、128、256和≥512各组HDN阳性率分别为12.0%、24.1%、38.1%和50.0%(P<0.01).结论 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高低与ABO-HDN的发生率成正相关,产前进行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母婴ABO血型不合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方法 对丈夫血型为A型 ,B型或AB型的 75 4例O型孕妇进行血清IgG抗A(B)抗体水平检测 ,同时对IgG抗A(B)≥ 6 4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做HDN免疫血清学检查。 结果  75 4例O型孕妇中产前IgG抗A(B)≥ 6 4的有 2 87例 ,其所生新生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例数为 31例。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的高低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O型孕妇ABO血型IgG抗体效价.方法: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266例O型孕妇总阳性率80.5%(214/266).在O-A组中,其中IgG抗A效价>64者占68.5%(63/92).在O-B组中,IgG抗B效价>64者占65.9%(58/88),在O-AB组中,IgG抗A、抗B效价>64者均占74.4%(32/43),各组均有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讨论:通过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检测孕妇血清血型抗体IgG效价有助于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指导临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1次妊娠及≥2次以上妊娠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法对313例血型为O型孕妇(其丈夫为A型、B型、AB型)在其孕16~38周之间作不规则抗体筛查和IgG抗A(B)效价的测定.结果≥2次妊娠比1次妊娠的孕妇血清免疫性IgG抗体效价增高明显.结论在产前对夫妇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特别是对≥2次妊娠的孕妇及时做IgG抗体效价测定,对预测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不同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的关系。方法:对437例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进行IgG抗A(B)抗体效价检测,观察IgG抗体效价对ABO-HDN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7例ABO血型不合的夫妻中,O型孕妇的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颐64有123例,异常率为28.15%;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越高,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概率越大(P<0.01)。结论:对夫妻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应开展产前IgG抗体效价动态监测,对预防和治疗ABO-HDN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ABO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前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新生儿溶血病史、不明原因流产、早产、死胎史夫妇216对进行了ABO、Rh 血型鉴定,120对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进行了IgG 抗A(B)抗人球蛋白效价测定,IgG 抗A(B)效价≥1:64者65例,占54.1%。在我院已分娩的54例中,新生儿溶血病发病29例(53.7%)。发病率随母亲血清中免疫性抗体效价升高而上升,当IgG 抗A(B)≥1:64时,发病率为66.6%;当IgG 抗A(B)≥1:128时,小儿全部发病。孕期血型抗体测定对新生儿溶血病产前诊断、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O型血Rh(D)阳性孕妇(丈夫非O型血)产前血浆中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及动态监测其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65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孕12,24,28,32,36周进行动态监测其血中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孕妇产前动态监测血中IgG抗A(B)抗体效价高则HDN的检出率的趋势也高.结论:动态监测O型血Rh(D)阳性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对HDN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O型血孕妇产前IgG抗A(B)效价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夫妇血型不合的。型血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型血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溶血病16例,溶血病发生率为16.00%,而对照组新生儿未发生溶血病,并且IgG抗A(B)效价越高溶血病发生率越高,ABO新生儿溶血病与抗A(B)效价呈现一定正比例关系。结论0型血孕妇产前血清IgG抗A(B)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病关系密切,测定各项数值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12.
心肾相交理论根源于《内经》、阐微于《周易》,其机理与五行方位、易学属性及二脏功能均有关.心肾相交理论千百年来不断补充与完善,内涵丰富、外延广达,虽对其机理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在中医临床运用的广度与深度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挥,体现了理论的核心价值.本文试从《周易》与《内经》浅析心肾相交的机理,溯本求源,刍议陋论,以期抛砖引玉,明澈理论,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协同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文献法对《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进行研究,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作梳理分析和比较,依据中医经典理论体系,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合理推导得出结论。[结果]《三因司天方》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核心,《辅行诀》以五脏补泻为理论核心。《三因司天方》的诊断以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为依据,重视症状。《辅行诀》的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除症状外,更加注重发病以及就诊时间这个重要因素。《三因司天方》的组方思路基于五行生克之理,利用药物的五味,而不是单纯依据药物的功效来治疗。《辅行诀》方药更有特点,结构严谨,有明确的组方规则;从五行五脏论治的角度,细分药物。[结论]《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都以《内经》为理论基础,并加以发挥和创新,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是互通的,同时又各有侧重和优势,可以互为补充。对《三因司天方》与《辅行诀》的互补性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验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6.
自古以来,“鬼门关”一诗在琼、粤、桂等省区流传颇广。但人们对此诗之出处和“鬼门关”位于何处并不了解,多有讹传。现将考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国曾存在过一种以法及其善、羲、美(三字均以"羊"为内核)为特质的"羊文化".古人将"羊"视作"神判"和"吉祥"物.法的古文写作" ",其中的" "就是神判"解"(獬豸).獬豸也就是古代中国原始法道德历史文化中的"神羊".善、羲、美中的"羊"就是神判羊" "及其原始法的历史隐喻符号.善是古人对法的秉公和道德的公正体现;羲是古人对法的践履和道德的力行体验;美是古人对法的敬仰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有别于蛙、虎、龙(图腾)的"羊"不是一个附加在灵物之上的吉祥物,其本身就是一个吉祥物(古文"羊"即"祥"),因而羊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真正能够代表"黄河文明"及其祥和循法与礼仪之邦的吉祥物不是表征帝王和皇权的"龙",而是作为法道德象征的"羊".中华民族祥和循法、道德践履的优良传统与审美崇尚的诗性精神根植于古老的"羊文化".  相似文献   

18.
19.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病证,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的发展,病型的各异,病机的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等差异,治疗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1]。两者均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1提示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的重要性《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素问·病能论》又说:“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