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Pv4向IPv6过渡方案中各种地址转换技术分析 在IPv4向IPv6过渡阶段,符合4—4—4、4-6—4、6-6—6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在双栈网络,NAT444技术是一种解决IPv4公有地址不足的方案。隧道技术可通过DS—Lite和A+P等来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IPv4向IPv6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忠诚  王春峰  刘敏 《电信科学》2004,20(10):45-49
目前,IPv6及相关协议已经相对成熟.然而,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过渡和互通仍然是个艰巨的任务,直接影响了IPv6的发展.本文在对现有的各种互通与过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转换与互通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穿透NAT实现IPv6终端互连的隧道机制.该机制可以支持所有常见的NAT类型,无需特殊的IPv6地址前缀,可以向用户提供固定的IPv6地址.另外,针对IPv6网络和IPv4网络间的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加,而基于通用处理器的IPv4/IPv6转换网关很难满足性能需求的现状,基于专用网络处理器平台研发了高性能的IPv4/IPv6转换网关,在IPv4与IPv6网络间实现了高性能的地址和协议转换,为IPv4网络向IPv6网络的平滑升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由于IPv4地址的短缺,未来网络将向下一代IPv6网络过渡,并且由于IPv4与IPv6的差异,使得这两个网络之间无法互相通信。为在过渡期间,用户能够同时享受IPv4与IPv6两个网络的服务,运营商必须使用IPv4/IPv6网络过渡技术,以达到平滑过渡的目的。文章讨论在教育网中如何通过IPv4/IPv6协议转换技术使IDC机房从IPv4网络平滑过渡到IPv6网络的一个通信场景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IPv4地址枯竭,无锡城域网在规模部署双栈的基础上引入NAT444、DS-Lite等IPv6过渡技术,通过网络改造、溯源机制创新和流程优化实现10万双栈用户规模迁移.描述了IPv6的过渡背景,对IPv6过渡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过渡技术规模部署的方案和情况.  相似文献   

5.
随着IPv4地址即将耗尽,IPv4向IPv6过渡已成为必经之路,IPv4与IPv6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共存期。如何实现IPv4与IPv6共存期的应用互访和平滑演进是实现IPv4向IPv6成功过渡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共存期可能存在的应用场景,并着重介绍了协议翻译技术、隧道类技术以及地址复用技术,并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IPv4地址的加速消耗,IPv4网络和业务向IPv6过渡已经势成必然,但在向IPv6演进的过程中,存在IPv6内容源缺乏,IPv4/IPv6互通困难,网络设备对IPv6支持程度参差不齐等各种问题。电信运营商必须结合自身网络和业务特点,选择合适的过渡技术和策略,平滑地向IPv6演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各种IPv6过渡技术,然后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分析对比网络和业务向IPv6演进的各种策略,并指出演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白晨鹏  关炜 《电信科学》2013,29(12):164-167
通过对IPv6过渡技术原理及部署情况的分析,结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情况,简要分析了运营商从IPv4向IPv6过渡的思路和技术的选择,以帮助运营商向IPv6技术平滑演进,缓解IPv4地址枯竭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李德 《通讯世界》2017,(9):90-91
IPv6发展势在必行,依据祥云县职业高级中学网络现状,展开IPv6升级研究,分析对比了IPv4和IPv6技术及向IPv6过渡的转换机制,着重探讨了校园网IPv6升级方案,包括校园网升级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地址申请办法等.力求实现校园网从IPv4到IPv6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9.
全球IPv4地址已经耗尽,IPv6的需求不断扩大,但是IPv4到IPv6过渡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如何使用各种过渡技术在现有IPv4网络设备资源下进行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已成为当代互联网发展的方向。因此提出了城域网宽带拨号用户IPv4到IPv6过渡方案,即以双协议栈为基础技术,同时采用6to4/ISATAP Tunnel。并且在此环境下运行WWW、FTP、Http、DNS等网络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IPv4向IPv6过渡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业界对于过渡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未来的IP网络将是IPv4网络与IPv6网络的集成网络。IPv6能够解决IPv4的许多问题,如地址短缺、服务质量保证等。同时,IPv6还对IPv4作了大量的改进,包括路由和网络自动配置等。IPv6和IPv4将在过渡期内共存几年,并由IPv6渐渐取代IPv4。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之后,运营商将无法再获得IPv4地址,业务持续发展和IPv4地址即将耗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对地址短缺,IPv6是解决地址问题的根本手段,但关键是如何在地址枯竭前完成从IPv4向IPv6的平滑演进。本文介绍了IPv6网络的发展之路,分析了IPv6演进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IPv6过渡技术的部署,最后对华为IPv6的应用和创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协议用以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由于IPv6与IPv4网络的不兼容性以及巨大的IPv4设备存量,向IPv6过渡必将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本文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各种主要IPv6过渡技术包括双栈,隧道,网络地址一协议转换以及IPv6 over MPLS等各种过渡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伍转华 《信息技术》2014,(4):201-205,208
如何渐进的向IPv6过渡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当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热门的几种隧道技术和NAT技术,重点分析其部署场景和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在向IPv6网络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的诸多挑战,以期促使国内网络尽早完成向IPv6网络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IPv4/IPv6过渡方案的研究与应用网络部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山  孙润元  陈贞翔  杨波 《通信学报》2006,27(Z1):35-39
为深入研究IPv6网络技术并全面部署应用网络,在探讨组建IPv6网络的基本原则和研究IPv6过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网络过渡策略.结合济南大学IPv6应用网的建设过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重点研究了地址分配方案和实现关键技术,并最终实现了全网部署.开展了IPv6网络环境下的一系列测试和应用建设.  相似文献   

15.
如何渐进的向IPv6过渡是当前Internet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中研究了当前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最热门的几种隧道技术和NAT技术,重点分析其部署场景和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在向IPv6网络演进过程中还存在的诸多挑战,以期促使国内网络尽早完成向IPv6网络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熊英 《中国新通信》2003,5(8):97-99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所剩不多,由此面临着IPv4向IPv6地址的过渡。本文通过介绍IPv4/IPv6代沟协议转换器的实现原理及转换模块的设计等问题,提出网络中设置代沟协议转换器是最简单、便捷的IPv4/IPv6过渡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已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目前CERNET内部IPv4地址空间日益紧张,IPv4朝着IPv6过渡是一件及其紧迫的任务。在高校中,怎样实现IPv4向IPv6过渡以及IPv4和IPv6共存是高校网络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文章就主要分析了Ipv4和IPv6共存的校园网络技术应用,提出过渡的技术和策略,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IPv4/IPv6过渡技术和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主要技术,并针对我国IPv6发展情况对网络过渡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业界主流的几种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针对每种技术的特点和适合的场景进行对比。然后提出对IPv4地址进行挖潜,同时采取多种方案组合的方式进行网络过渡,并阐述宽带支撑系统DNS、AAA系统改造内容,为运营商网络演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IPv4公有地址即将耗尽的背景下,互联网从IPv4向IPv6演进已刻不容缓。本文对基于NAT444的IPv6过渡方案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NAT444的技术原理进行介绍,结合目前电信运营商IP城域网的现状提出了基于NAT444技术的部署方案,包括部署方式、冗余保护、端口分配、地址分配、接入流程及其他相关支撑系统配合改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