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地下气化可将其转化为燃气输出到地面,是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典型案例,基于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体系剖析了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攻关方向,展望了以天然气生产为目标的深部煤炭气化开采前景.UCG...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国内外煤层地下气化的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阐明了煤炭地下气化的优越性及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坎坷历程,指出煤炭地下气化(UCG)是解决传统煤炭开采方法存在的一系列技术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介绍了新奥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攻关成果,展望了地下气化采煤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技术类型及发展现状,对煤炭地下气化的产业做了综合分析。与传统的煤炭开采利用技术相比,UCG在环境保护效益、煤炭资源利用率、经济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如气化过程难以控制、地下水资源污染、产品气组分和热值不稳定等方面的不足。综合来看,目前UCG技术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环境效益,是我国解决当前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项目已有50多个,前苏联实践表明,UCG技术是成熟的,可使煤成为较清洁、廉价的能源,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气化站供发电已达半个世纪,无论在经济成本、改善环境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近10年来,澳大利亚、英国、欧盟等政府与地区机构都在大力推动和支持UCG项目.澳大利亚已有12个以上的UCG商业化项目.英国在煤炭地下气化、碳俘获和储存,以及碱性燃料电池的结合方面,在全球具有引领作用,英国从2009年起至今已批准了沿海四周18个UCG项目.欧盟组织的UCG制氢项目和带有CO2俘获、储存的UCG项目也都在有计划地进行中.  相似文献   

5.
煤炭地下气化(UCG)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高效煤炭能源结构发展的战略所驱,产业化进程亟待各方协同推进,产业政策建设首当其冲。立足这一背景,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情况,从UCG产业化战略价值、相关国家UCG项目市场准入及法制现状、我国UCG项目备案审批办法、UCG产业政策建设思考4个方面,分析论证了煤炭地下气化产业政策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破解困局的对策建议。分析表明,UCG项目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涉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3个领域,从环境保护管理来看涉及地下水、土壤及地表生态、大气等诸多方面,管理职责隶属于政府多个部门,申报和审批过程十分复杂。相关国家尽管在UCG产业政策建设方面做过较多尝试,但尚无任何一部现行且可持续的UCG产业激励政策,成为UCG产业化推进的“短板”。国外专家曾向本国政府建议,通过政策和监管框架尽早推出UCG技术,同时消除社会对UCG环境安全的担忧。我国长期以来对UCG项目的备案审批采用“一事一议”办法,部分UCG项目落地审批难的现象客观存在,极大制约了UCG产业化进程。基于上述困境,建议国家研究并制订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UCG产业政策体系,重点在于5个方向,一是建立UC...  相似文献   

6.
煤炭地下气化(UCG)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采煤方法,可被用来开发深部煤层与矿井遗留的煤炭资源.当地下气化时,随着气化时间的推移,煤炭在煤层内部"燃烧"逐渐形成气化炉,炉内温度最高可达1200℃.从UCG过程中的放热反应出发,综述了热量来源、温度场的变化及其传热特征等,总结了研究温度场的重要手段.分析认为,UCG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1 早期开展的西方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就是将埋藏在地下深处的煤炭进行有控制地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该过程集建井、采煤、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于一体,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由采煤变为采气,因而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是现代煤炭开采和利用技术的重要补充,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导向钻探技术目前在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利用,该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对煤田地质构造的探测、煤层气的开发、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将有应用价值。因此,将国际上有关导向钻探技术的发展状况翻译出来,仅供参考。深层、高压力UCG(地下煤气化)依赖于导向钻探技术,用它在地面打钻调斜可沿煤层  相似文献   

9.
洁煤技术     
《煤矿安全》2008,39(6):3
2007年1月,首次在南非姆普马兰加伏尔克罗斯特附近马尤巴发电厂见到煤的地下气化(UCG)实验工程的煤气燃烧火焰。UCG技术是洁煤技术先行者伊斯康(Eskom)公司研究开发部在非洲的第一次实践。UCG过程是将煤在地下转化成合成气体,用作发电燃料或化学产品原材料。许多井筒以网络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许鸿雁 《煤》2009,18(3)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对煤炭地下气化的意义及技术发展进程,影响煤炭地下气化工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煤炭地下气化是提高地下煤炭资源回收率、保护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多种方法.通过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对社会带来经济及环境效益的评价,阐明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选址原则与案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以来,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水平快速发展,以煤层水平井和移动注气技术应用为基础的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日益成熟,具备了产业化示范的技术基础。煤炭地下气化的技术流程包括气化炉选址、气化炉建炉、气化炉点火、气化过程测量与控制、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控制、气化炉闭炉,而地质选址是煤炭地下气化项目规划、规模化稳定生产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保障条件和先决条件。首先概述了煤炭地下气化的3种主要技术路线。依据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路线,提出了地质选址评价的基本原则。地质选址需从煤炭储量、煤层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顶底岩层稳定性、煤种、煤质等多个角度,围绕气化炉建设、稳定气化和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内蒙古哈日高毕矿区为例,进行了煤炭地下气化地质选址案例分析。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成果和波阻抗反演数据体,研究了目的煤层的空间展布及断层发育特征。通过对拟声波反演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目的煤层顶底板岩性的分布特征。基于地震属性和视电阻率测井曲线,采用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对目的煤层及顶底板的富水性进行了研究。基于蚂蚁体属性技术对目标层段的裂隙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煤层展布及构造特征、岩性分布特征、富水情况、裂隙发育规律方面对案例研究区进行了地质选址综合评价,以此作为科学选址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煤炭地下气化是世界煤炭开发利用方向之一,早在1979年的世界煤炭远景会议上,联合国就已明确提出,实施煤炭地下气化开采,是解决传统的煤炭开采利用所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盘锦市深部煤炭资源条件进行了阐述,介绍分析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试验的技术,提出了盘锦市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开发试验的方向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煤气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的发电性能,以3%H2O增湿的UCG煤气为燃料,测试其在NiO-ZDC||GDC||Ba0.9Co0.7Fe0.2Nb0.1O3-δ(BCFN)氧化铈基SOFC电池功率输出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以UCG煤气为燃料的SOFC在650和700℃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高达0.234和0.432 W/cm2,700℃在0.6 V恒压放电100 h后性能没有明显衰减,且阳极表面无积碳产生,表明UCG煤气在SOFC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是国家提倡的一种洁净煤技术。本文详细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史以及我国现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就煤炭地下气化能否在大雁矿区实现连续化生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由来与发展现状,对近年来我国煤炭地下气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煤炭地下气化所需地质条件和不同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的分析,结合天津市下仓、岳龙庄、武清—静海等6个含煤区的煤田地质特征,对各含煤区开展煤炭地下气化的适宜性进行了具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静海西部为目前最适宜开展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的地区。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规划,采用富氧—CO2气化工艺,并对该地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做出了经济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煤炭开采方式变革的前沿技术,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降低开采成本、安全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从地质角度出发,对阿拉达布斯煤田伊和达不斯矿区应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适宜性、存在的局限性及在未来开发生产过程中气化产品利用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认为伊和达不斯矿区从地质角度分析采用地下气化技术开采是适宜的,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选择合适的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和最优的气化产品利用方式,此项技术在本矿区的采用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结合新汶矿业集团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实际以及国家能源产业政策 ,阐述了发展洁净煤技术的重要意义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