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张铨教授是我的导师,是我在学术和生活上学习的好榜样。1946年至1950年我就读华西大学化学系,当时化学系有两个应用化学专业,一是张铨教授领导的皮革化学,一是徐维理教授领导的染色化学。几乎所有化学系学生在毕业前都要在这二者之中选择一个。我选了前者,所以三年级起,从选择、学习、作论文,直到毕业后留校作助教,都一直在张教授指导下进行工作。我选修了张教授开设的皮革化学、皮革分析、工业化学和蛋白质化学等课程,并在他的指导下做了两年的皮革化学和铁盐鞣革的毕业论文实验。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我受他的影响最深,…  相似文献   

2.
知青食趣     
李乐清 《烹调知识》2002,(12):46-47
1975年的夏秋之交,带着少许狂热与惊喜,多半的迷惘与不解,我和许多高中毕业的同学被上山下乡的余波卷到了晋东南的一个山村的知青团,开始了上山下乡的“革命生涯”。这个点的知青有40多名,年龄不一。北京、天津、云南、四川的均有,但大部分是当地的知青。大家不分南北,不分你我,很快地抱成了一团。  相似文献   

3.
镜缘     
<正>从大学视光专业毕业后,我便与眼镜结缘,开始从事验光、眼镜营销、质检工作,并且很快地融入其中。通过在行业中不断探寻、学习、发展,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片  相似文献   

4.
丁乙  刘毅 《家具》2012,(3):36-40
在四年的专业学习历程中,我们曾经做过无数次的小结,每一次都凝聚着学问探究的不断深入和课题练习的片段性推进,也一次次让我们在集体的交流、互动中确立每一个个体独立的性格、兴趣、理想以及设计的目标。今天即将毕业的学生作品既是每个人设计学业的总结,更是综合设计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检视。通过众多设计方案、设计作品的集结,无疑可以让我们清晰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2002,(15):2fzgsp
近日,北京的青年厨师李京东给本刊来信,随信还寄几幅彩色盘饰照片。李京东在信中说,我从1996年职高毕业后一直在厨房从事切配工作,1998年底饭店抽出我从事高标宴会的围边装饰工作。对于饭店和我个人来说,它都是一个新的专业,在没有师傅教和外出学习机会的情况下,我利用休息时间几乎走遍了北京的各大书店购买相关书籍,但当我把书中的知识经反复实践掌握之后,便感到了迷茫,觉得自己在这一专业中失去了继续学习发展的方向,而且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盘饰书籍中所使用的部分原料成本过高,不太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兴趣和职业交汇在"印刷"上,我喜欢研究印刷,探索新的行业技术和运营变化,并能够因为专业和爱好而获益。1991年,我进入北京印刷学院电子工程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如今毕业已经23年了。这些年来,一直行走于印刷行业,磕磕绊绊自然难免,却也逐渐领悟到在校学习的有关印刷的系统理论知识,其基石作用之重,加  相似文献   

7.
《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有涵盖面广、知识量大、章节联系松散、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多等特点。对于刚刚毕业的技校生来说,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那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好这门课呢?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未来之星     
《餐饮世界》2014,(4):82-83
正姓名:孙雪丽性别:女出生年月:1992.03籍贯:山东烟台就读院校(专业):青岛酒店管理学院烹饪学院2011级中西面点专业;2014年6月毕业实习经历:2012年9月选拨为交换生在韩国彗田大学学习技能特长:中西面点制作技能水平:中式面点师(高级)获奖情况:国家奖学金,青岛李沧区"青岛钢铁杯"烹饪大赛西点组第二名学习感悟:经过了两年多的专业学习,我更加喜欢我的专业。为了掌握更多面点知识,我来到韩国留学继续学习我喜爱的"面包制作"。今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中西面点的制作技能,争取制作更多人喜爱的点心。  相似文献   

9.
“他太执著了,影响了我们一批人。”欧阳的一位学生对我说。而我常对朋友们说的是:“欧阳昆仑,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每次与欧阳聊天都会让我觉得不虚此行。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欧阳,有着建筑师的执著与设计理想,也有着浓浓的文人气质。而他的妻子,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魏冰,则更多的是淡然的艺术家情怀,衣着素雅、眼神淡定的她,总是静静地跟随在欧阳身边。  相似文献   

10.
正高职印刷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学生毕业后一般到印刷企业从事印刷生产性工作。然而近年来,作为高职教育综合性与实践性环节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印刷专业学生在职场的就业竞争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本文以印刷专业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导向,探索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如何同时完成毕业设计,并为就业做好准备,将毕业设计、实  相似文献   

11.
在2009年的6月.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后.我拿到了验光技师证书。望着这本期待了很久的证书.兴奋之余也感慨良多。回想从前的专业学习之路.真的有很多想法.我的成长经历其实非常草根——既非视光专业毕业,也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是在典型的浙江模式下走上了从业之路,能一直坚持学习.走到今天.的确很不容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第一次验光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综合课程设计是应用型本科教育毕业实习前进行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对综合性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分层、对题目进行分层的分层教育的理念,让优秀的学生能挑战高难度获得应有的成绩,而能力相对较低或职业规划偏离本专业的学生能在不抄袭别人作品的同时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方婷 《包装财智》2013,(2):37-38
我最想说的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了就要尽全力去做,干一天爱一天,慢慢就有了成就感,慢慢就离梦想不远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三口之家,一份收入不错还颇有成就感的工作,在我们看来生活已足够美好,但对于这个来自安徽宣城的小伙儿来说,目标尚远。他叫汪绍清,2004年毕业于包装工程专业,毕业之初,他曾干过推车、扛货等杂活,做过货贷,直到一年后偶然步入国际济丰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命运的拐点才开始出现,而让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脚踏入包装行业,一干就是近十年。时过而立之年的他,如今已是上海一家包装  相似文献   

14.
正1前言我于1955年考上大学,"被分配"学造纸专业。那时候因为"一边倒"的影响,对手工纸完全排斥,被认为是"封建的、落后的、没有前途的"手工业,一点也不需要了解,所以在大学学的专业全是机制纸。1959年我毕业时被派遣到北京工作。1962年偶遇一次机缘开始接触到了手工纸,从此便悉心学习和研究中国手工纸,屈指算来,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了。  相似文献   

15.
春明  李亚 《中国烹饪》2010,(6):44-49
厨艺江南 以江南创意菜知名的李亚并非地地道道的江南人。他出生于安徽,15岁那年中专上了一半便离开老家,来到南京投奔亲戚。对于小小年纪背井离乡的原因李亚一言以蔽之:“小时候我不爱学习。”其实,如今已是高等烹饪管理专业毕业、有数部专著出版的李亚岂是逃避学习之辈?  相似文献   

16.
我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首届珠宝设计专业,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独立珠宝设计师。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自己的2021年的话,我觉得是坚持。做任何事情,尤其是做我们这种小众原创珠宝设计产品.  相似文献   

17.
服务无止境     
<正>2009年6月,我从南京金陵科技学院视光学专业毕业,有幸由我们专业的老师推荐到江阴爱眼城工作。在这里,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大家互相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馨。这里管理制度很完善很规范,是个值得为  相似文献   

18.
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创办产业学院,食品科学类专业毕业实习改革是食品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下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结合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探索毕业实习改革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春华秋实,涵英哺华,一年一度的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又拉开了帷幕。在很多学生的心中,毕业作品不单单是四年专业学习的成果展示,也许还意味着一个年轻的梦想就此开启。这是一群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也是设计界未来的崭新面孔。他们的作品,大部分主题都很鲜明、很单纯,始终围绕一个想法去创作——抛弃其它复杂的影响因素,回归原始。他们不约而同地为"坐"而设计,手工制作让他们年轻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却也让他们天马行空般年轻的梦想踏踏实实地"坐"了下来。今年是广州美术学院家具设计专业诞生十周年。温浩老师在此次毕业作品展览前言中说到:科学的发现问题,艺术的解决问题,是家具设计中的智慧。如何形成发现问题的"自觉"与解决问题的"自主"?  相似文献   

20.
正浸染于印刷行业30余年,在这方领域,我就是一颗小草,贡献自身一点清香,无愧于这片绿地。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有一群印刷专业类院校的毕业生,踏上新的一趟人生列车,驶往充满未知却值得期待的下一站,而沿途的景色自然少不了印刷。自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我便一直从事与印刷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