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19份玉米标准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指南》的赋值,通过符合系数分析玉米DUS测试标准品种在海南性状表达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标准品种、不同性状在海南的表现与《指南》赋值的差异程度不同。黄C、黄早四两个品种在海南的表现与《指南》赋值的差异较大;U8112、丹340、吉833、掖107、早49、掖单4号6个品种在海南的表现与《指南》赋值基本一致,U8112和掖107不宜作为抽丝期性状的标准品种。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叶片宽度两个性状在海南的表达结果与《指南》赋值的差异较大;散粉期、抽丝期、雄穗一级侧枝数目、雄穗侧枝长度、植株高度(自交系)、果穗长度(自交系)、果穗直径(自交系)、果穗穗行数(自交系)8个性状在海南的表达结果与《指南》赋值基本相符。掖478不宜作为散粉期性状的标准品种,铁7922不宜作为植株高度性状的标准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鲜食玉米的适宜播期、种植方式和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6个鲜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2个播期(05-30、06-20),2种种植方式(等行距种植和宽窄行种植),研究分析播期和种植方式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是影响鲜食玉米相关性状的首要因素,播期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去苞叶单穗质量、去苞叶产量和产值,而种植方式则对各项测定指标无显著影响。在西昌市设施蔬菜—鲜食玉米轮作模式下,选择鲜甜糯88和华鲜玉890,在6月20日左右播种,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商品性、食味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情况下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陇东旱塬区主栽玉米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4月5日至5月5日设置7个播期对陇东旱塬春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玉米各生育阶段积温存在差异,全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受播期影响显著,播期提前或推后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陇东旱塬春玉米产量,但播期提前较推后可以获得更高产量。株高随播期的推迟增高,穗长、穗粒数、秃尖长等果穗性状指标没有显著差异。从研究结果来看,陇东旱塬4月5~20日播种春玉米均可获得较高产量,但4月5日播期耗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态环境对郑单958部分数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单958为材料,对7个不同玉米DUS测试地点12个量测数量性状观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双标图分析,探索同一玉米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DUS测试观测其量测数量性状表达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各个数量性状在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地点间的差异明显高于年份间,部分性状达到极显著差异。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和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等2个性状最稳定,可被用作区分或描述品种的"可靠性状"。郑单958在高纬度地区具有表型值大、生育期长等特点,随着纬度降低各性状表型值有递减的趋势。抽穗期在杨凌、济南等中等纬度地区表现最短,即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最早,叶片宽度最窄。抽穗期等稳定性较差但较重要的性状适宜安排在该品种所在生态区的测试点进行测试。  相似文献   

5.
光温敏无雄穗系玉米I17雄穗分化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春季(4月6日)和夏季(7月23日)分别种植光温敏无雄穗玉米系I17,田间观测两种不同播期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并应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雄穗幼穗分化发育时期及特征。结果发现,春季I17玉米雄穗分化发育可明显分为生长锥突起期、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和性成熟期共5个特征不同的阶段;夏季I17玉米雄穗畸形发育,可能在生长锥突起期与伸长期之间停止发育直至畸形死亡,无法正常通过生长锥伸长期,最终导致无雄穗发生。  相似文献   

6.
玉米DUS测试性状在春播与夏播间的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4个玉米品种进行春播与夏播两种方式种植,研究春播与夏播两种播种方式对玉米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有关性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果穗形状、果穗子粒颜色数量、果穗子粒排列形式和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4个性状表达不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抽丝期、散粉期、叶片宽度和果穗长度等4个性状表达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明显;叶片弯曲程度等8个性状表达受播种方式的一定影响;雄穗花药花青甙显色强度等8个性状表达基本不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播种方式对玉米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播期、收获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冠层性状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研究6个播期配合6个收获期对郑单958和伟科702生长发育、株型结构和产量性状的影响,通过播期、收获期调控实现高产。结果表明,冀中地区6月12日前播种,玉米抽雄和吐丝持续时间更为集中,播期每推迟3 d,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1 d;继续推迟播期,抽雄和吐丝日期后推4~5 d。2014年6月12日播种处理吐丝期冠层温度最高,不利于玉米授粉;6月15日后播种穗位叶SPAD值降低,尤其是生育后期伟科702叶片SPAD值降低幅度较大。播期对株高、穗位高和基部茎粗影响较大,播期与收获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影响均显著,穗粒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千粒重随生育期延长而提高。经回归分析得出,夏玉米每提早播种1 d,产量平均增加98.4 kg/hm2;每推迟收获1 d,平均增产103.3 kg/hm2。郑单958获得较高产量的播期、收获期最佳组合为6月6日至6月12日播种,10月4日至10日收获。  相似文献   

8.
基于DUS测试,对113个上海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对采集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上海鲜食玉米的遗传多样性发展。结果表明,上海鲜食玉米的遗传变异积累相对单一,除了3个性状抽雄期与散粉期间隔天数(1.77)、抽雄期与抽丝期间隔天数(2.04)、植株的穗位高与株高比率(1.92)外,其他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均处在0.18~1.50,有约26.67%的性状低于1.00。聚类分析表明,上海鲜食玉米的遗传背景存在趋同化现象,聚成5类时,前两类包含近61.06%的品种,类群Ⅲ和类群Ⅳ分别与其他类群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二者的品种量极少。主成分分析得出,生育期和雄穗等相关性状对上海地区鲜食玉米的评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错期播种法,在晚熟区选育的早熟材料,更接近相应早熟区的选育目标,有利于玉米品种选育.由于播期的不同,选育材料生长所需的温度、光照、水肥不同,直接影响玉米植株性状和果穗性状.试验表明,株高、穗位、……、百粒重等性状随着播期的不同,呈抛物线变化,其相对最大值即接近相应早熟区种植表现,最大值对应的播期是晚熟区选育相应早熟材料的最佳播种时间.随着品种生育期变化,此最大值也在变化,所以选择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要在不同时间播种.在通辽地区,选中晚熟品种,按正常播4月25日到5月5日,选中早熟品种应在5月5日到5月15日播种。  相似文献   

10.
选取辽宁省5个主栽玉米杂交种丹玉405、丹科2151、丹玉801、丹玉508和先玉335及5个骨干自交系丹299、丹717、丹TX-2、丹D15和PH6WC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后玉米各生育时期和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有所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加重,果穗性状不断劣化,产量逐渐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南繁玉米播种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10月末至11月初,如遇特殊的台风天气影响播期可适当推延,在最佳播期播种可以降低田间管理难度,获得较高产量,方便晾晒储运,也为北方春季试材准备赢得充足时间。  相似文献   

11.
播期对吉林省不同品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吉林省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吉林省主栽品种通单258、华科425、农华106为材料,进行5个播期处理试验,播期设置分别为:4月28日(T1)、5月4日(T2)、5月11日(T3)、5月18日(T4)、5月25日(T5)。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品种玉米生育期均不同程度缩短,并且播期越晚,干物质积累量越低。玉米开花期前,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花后晚播处理叶面积指数下降快于早播处理。推迟播期,不同品种百粒重降低,产量下降,T1处理产量与T4、T5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时早播,有利于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机械粒收是玉米生产发展的方向,是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黄淮海区玉米目前处于机械粒收技术示范推广的关键时期。本研究通过分析一年两地持续阴雨对不同播期玉米品种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华美1号、郑单958、登海605为材料,分析持续阴雨天气下播期、品种、密度对机械粒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降雨条件下,播期、品种和密度间的子粒含水率、破碎率存在显著差异,品种间的杂质率差异显著,品种、密度间的田间损失率差异显著。综合比较,持续阴雨天气条件下,子粒含水率是影响机械粒收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子粒破碎率影响收获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主栽玉米品种进行分期播种,研究低温早播对玉米苗期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筛选耐(抗)低温的玉米品种。结果显示,播期、品种及两者互作对生理指标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产量互作不显著。在5月2日低温早播条件下,玉米苗期丙二醛(MDA)增加,保护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降低,可溶性蛋白质降低和可溶性糖增加,赤霉素/脱落酸(GA3/ABA)比值减小,产量相对适宜播期减产5.89%。5个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耐(抗)低温品种排序为郑单958京单28先玉335德美亚2号绥玉7。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设置3个播种日期,对比研究不同播种日期对两个玉米品种产量、生物量、氮素积累和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XY335在早播和晚播处理下,产量比中播处理分别提高11.5%和5.1%;ZD958在早播和中播处理下,产量较晚播分别提高15.8%和11.1%。在VT-R6期,XY335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早播和晚播较中播分别提高6.8%和2.7%、31.5%和11.4%,ZD958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早播和中播较晚播分别提高26.6%和25.9%、99.2%和59.4%。在早播处理下,XY335、ZD958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分配,分别达到了58.5%和63.2%、49.1%和52.2%。在公主岭地区,两个品种均适宜早播,但XY335播期范围更广,适宜播期均通过提高VT-R6期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而提升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期对吉林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3种不同生育期的小粒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种期处理,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小粒大豆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小粒大豆生育进程延后,生育期表现缩短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小粒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播期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A1~A3播期间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各品种产量均在A2(5月4日)播种期最高,东农690为2 448.6 kg·hm^-2,吉林小粒豆6号为2 606.9 kg·hm^-2,九芽豆1号为3 101.2 kg·hm^-2,播期间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播期与产量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早播或迟播病粒率增加,完全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和蛋脂总含量降低,推迟播期籽粒粗脂肪含量持续下降;小粒大豆播期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脂肪含量、总蛋脂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吉林地区小粒大豆适宜播期是5月4日左右,此期间播种有利于获得高产优质的小粒大豆。  相似文献   

16.
孔令平  张海艳  赵延明 《玉米科学》2014,22(3):98-102,108
以农大108和青农105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6个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两个玉米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和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比较,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回复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差异显著;播期对糊化特征值及子粒淀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密度的影响较小。晚播条件下,峰值黏度和谷值黏度显著升高,糊化温度显著降低;中播条件下,淀粉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最高。因此,试验播期范围内,晚播有利于改良淀粉糊化特性,适期播种有利于改良子粒品质。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2010~2011年在吉林省梨树县进行春玉米5个播期试验(SE、E、M、L、SL为2010年4月21日、5月2日、5月13日、5月23日及6月2日播期,2011年为4月20日、4月30日、5月10日、5月20日及6月1日播期),探讨播期对吉林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均有显著的影响。随播期推迟,春玉米生育期缩短;相对于SE和SL处理,M处理下叶面积指数较高且维持天数较长,有利于春玉米光合作用以及干物质积累;播期对春玉米地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SE与M处理间差异不大,SL与SE、M处理相比干物质积累明显降低。试验播期范围内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随播期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百粒重在SE、E和M处理间无差异,与前3个播期相比,由于灌浆期缩短导致L和SL处理的百粒重显著下降;穗粒数与开花-子粒形成期内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本试验在2010年M处理下获得最大产量(11490.6 kg/hm2),吉林西南部春玉米播期在5月中旬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深松与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深松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的调控,分析深松与旋耕条件下不同播期群体冠层结构特点,明确塑造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耕作方式及适宜播期。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耕法设2个水平(深松与旋耕),副区播期设3个水平(4月25日、5月10日和5月25日),研究深松与不同播期对玉米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可适当延长玉米生育进程,对玉米植株形态、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光合势(LAD)、干物质积累特征参数及产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深松>旋耕(CK);播期处理间其冠层结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早播>中播>晚播;随着播期推迟,早播(4月25日)产量较5月10日、5月25日分别提高3.61%和43.38%。说明深松条件下早播利于群体形成合理的冠层结构,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