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忠勤 《轮胎工业》2006,26(1):3-10
分析世界和我国NR生产和消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未来我国NR需求进行预测。近年来,世界和我国NR产量和消费量均不断增长;NR属于资源约束型产品,其产量增长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NR需求量不断增长,国产NR已远不能满足需求,我国对国际NR市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NR需求量还将持续快速增长,应尽量开拓国内NR种植园区,提高NR产量,并促进NR产业向外延发展,降低国际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气井排液采气是气井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井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气井的不断开发,气井压力的降低,给气井排液采气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严重影响气井的产量。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气井的不同排液采气技术,并采用实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希望对气井排液采气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钢铁产量大国,仅每年的粗钢产量就超过5亿t,对钢铁相关行业的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效益是极其可观的。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粉末冶金技术得到了应用,其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提升经济效益,是钢铁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内容,探讨其具体应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地球能源的总量也在不断的减少,而石油能源正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但是石油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油田采收率,增加油田产量,解决原油供应紧张问题,是国内外石油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本文对当前我国采油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现状分析和应用探讨,对促进采油新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近年来石油开采的难度也日渐增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油田开采企业一定要坚持技术创新,从而稳定产量,保证安全。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创新应用了注水开发和化学驱油新技术,但是油田的产量仍无法满足社会实际需求,开采困难。对此,我国坚持完善新技术,并逐步加以应用,对石油开采理论进行了创新,从而促进了油田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6.
我国内陆的油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中。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工业原料的需求量正在急剧的增加,如何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产量已经成为我国勘探技术人员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勘探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岩性地层油气藏的产量,本文针对传统勘探技术的应用问题,对岩性地层油气藏地址理论与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的石油含量非常多,但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许多油田已经进入到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对我国石油产量产生非常消极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改变,应该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高含水期油田进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的资源数量都在急剧下降,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等因素,使得能源储备开采量无法满足人民的实际需求,石油资源更是如此。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以后,我国的石油钻探技术不断提高,石油产量也有了明显增加,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我国在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录井技术较之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对此,我国一定要大力推广新技术,加强改革创新,增加经济投入,培养技术人才。本文就通过阐述空气钻井的工艺原理,根据实际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而在空气钻井条件下实现录井新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的石油产量和能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种类和产量也呈现惊人的增长速度。为了增加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产量,人类开始了大量滥用农药产品,使其危害到生存环境及身体健康。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以及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加强,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技术也迅速得到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得到优化。从农药残留分析中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两方面分别介绍了近几年农药残留分析检测的新型技术及其应用的进展,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工行业对于我国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但其本身包含易燃、易爆、毒性强的产品,具有较强的风险性,为此要不断地对现有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而使生产效率能够得到提升。环氧乙烷现已在我国多个领域应用,以其为基础生产的化工产品种类多样,为了能够切实提高其应用效果,如今已开始逐渐扩大高纯环氧乙烷的产量和占比,为此,对环氧乙烷生产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合成洗涤工业经过3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装备水平的工业部门。“六五”期间其发展速度较快,年增长率达20.6%,“七五”末期合成洗涤剂的产量达150万t,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合成洗涤剂的生产正向着多档次、多品种方向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拓展。1985年,复配洗衣粉的产量已达总产量的80%。近年来液体洗涤剂产品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塑料》2009,27(1):30-34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市政工程、农业、工业、电力、通讯等行业对塑料管道的需求不断加大,拉动了塑料管道行业的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塑料管道生产和应用大国之一。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的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品种进一步增加,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塑料管道在燃气输送上得到了越来越大量的应用,就是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石油事业的不断发展,石油开采难度不断提升,测井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断通过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满足当前石油开采的需要。但是我国油田开发中测井技术水平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仍然不容小觑,为此,文章以测井技术为对象,对测井技术本身作出了具体论述,并探究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以便能够充分发挥测井技术的优势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磷酸盐的一个重要产品——三聚磷酸钠(又称五钠,Na_5P_3O_(10)),在我国磷酸盐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合成洗涤剂中的一种重要原料,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自1895年德国许凡茨用一定比例的焦磷酸钠和偏磷酸钠,在实验室共熔制成三聚磷酸钠,并发现其具有优越的消除水硬度的性质,才被重视和应用。产量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急剧上升。我国自1963年上海化工研究院完成采用热法磷酸、湿法磷酸以及磷酸氢二钠等原料制成三聚磷酸钠的实验室实验,1965年完成中间实验后,不同规模的生产厂相继在国内建立,产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渐渐成为我国各行业和领域中常见的动力转化来源,社会对气田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水平井是应用在天然气采气工程中提高其采气收率的主要方案,但是气井工程时间的延长会增加我国每年气淹井的数量,因此在水平井工程中科学的使用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是目前提高我国气田产量和延续未来发展的关键原则,文章将会对水平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在未来的稳定状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农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农业生产中,钾肥的应用非常普遍。施用钾肥不仅能改善土质,还能增加产量。值得注意的是,本土钾肥资源相对欠缺,我国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钾肥。钾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生产工艺会影响钾肥颗粒的均匀性。本文将具体对颗粒钾肥新生产工艺标准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玻璃钢是一种具有多种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兴材料。廿多年来,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节省资源和能源、建筑领域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又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产量逐年增长。据初步统计,八二年产量已达2万吨左右,原材料品种和质量也有较大发展,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目前,玻璃钢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不断向前发展的新兴工业。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厂剩余活性污泥生产生态水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奕明  周少奇  陈安安 《化工学报》2011,62(4):1117-1123
引言 随着我国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以及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不断增长.由于其产量较大,含水率高,同时含有大量有机质、病菌、寄生虫和重金属等[1-2],如果处理处置不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庆油田对环保和产量要求的不断升高,油管输送射孔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和使用。尤其自2009年单中接的发明,大量的降低了人力和财力的资本。现在在生产过程中,单中接和双中接都有使用,各有利弊。本文分析了单中接和双中接在生产过程中的利弊,对其在生产中的正确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熊慧 《现代塑料》2005,(6):16-18,20,22
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是塑料制品中产量增长较快的类别之一。随着我国包装、农业等领域对塑料薄膜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预计我国塑料薄膜的需求量每年将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