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袁翔  汪利华 《供用电》2010,27(2):71-73
35kV架空线路三相导线不同排列方式之间过渡存在导线间距离小于安全距离限值的问题。主要对35kV架空电力线路三相导线排列方式改变时,任意两相导线的线间距离是否满足最小安全距离要求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330kV紧凑型线路的导线优化布置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330kV大功率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导线优化布置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了相间距离,导线直径,子导线排列等对导线表面场强,地面场强,线路参数,自然输送功率的影响,提出了适宜的导线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二期农网改造,云电集团各供电单位的10kV和400V配网线路安全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有部分配网线路的导线对地距离发生变化,达不到安全距离,形成新的安全隐患。分析10kV和400V配网线路对地距离发生变化的产生原因、探讨处理方案,对于强化配网线路对地距离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可靠供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宁蒗至永胜段高速公路外部供电方案10 k V供电线路供电分区的划分,从供电距离、负荷大小、导线截面、负荷分布方式对线路末端电压影响进行了分析。对10 k V供电线路的供电距离、导线截面选择的选择提出合理建议,为供电方案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耐热导线运行温度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影响,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得到了耐热导线在180 ℃高温运行时,导线本体及其周围温度的分布情况,以及耐热导线在160 ℃和240 ℃高温运行时,模拟导线-杆塔之间1.0~1.5 m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耐热导线温度对模拟导线-杆塔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的影响,所得结论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耐热导线在240 ℃的运行温度下,对其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0 cm,对1.0~1.5 m的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产生的影响在2%左右。实际开展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时,可忽略耐热导线运行温度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耐热导线运行温度对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影响,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得到了耐热导线在180℃高温运行时,导线本体及其周围温度的分布情况,以及耐热导线在160℃和240℃高温运行时,模拟导线-杆塔之间1.01.5m空气间隙的操作冲击放电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耐热导线温度对模拟导线-杆塔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的影响,所得结论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耐热导线在240℃的运行温度下,对其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范围不超过10cm,对1.01.5m的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产生的影响在2%左右。实际开展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时,可忽略耐热导线运行温度对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高导线运行允许温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电量的迅速增长引发了线路输送容量扩容的问题,这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迎峰度夏输电运行工作中尤为突出。提高现有送电线路导线运行允许温度可使线路扩容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该方案因简单易行,投资小而受到供电部门的关注。提高导线运行允许温度后,对导线弧垂、接续金具发热和导线机械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实际观测,可为线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输电骨干网架装设辅助设备的线路数量逐步增多,常规带电作业方法在装设有辅助设备线路上的安全性、适用性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此,本文提出一套关于装设辅助设备线路软梯法进等电位方法,并对作业区域内设备进行建模,利用谐响应分析及有限元分析理论对进入电场前后的空间电位、电场分布等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方案中提到的等电位电工从铁塔主材上通过绝缘软梯从导线正下方,距离下方分裂导线0.6m时进行电位转移的进等电位方法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时,为更好地判断各项安全距离以及选择适当的作业方法,就需要对横担与导线距离、导线与临相导线距离等关键数据实现精准测量。传统测量手段存在操作复杂、精度低、适应性差等问题,而激光3D扫描技术突破了传统点对点的测量模式,可达成传统测量手段难以实现的测量成果,为检修方案制定及物资准备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输电导线舞动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重大的威胁。通过对基于导线舞动的O.Nigol机理的传统防舞装置失谐摆的特点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扭振激发机理的新型输电导线防舞动方法,建立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模型参数的计算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某110 kV实际线路的防舞研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了该线路防舞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对抑制导线舞动具有稳定与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档中线间距影响着线路塔头尺寸和安全运行。通过对比中国、日本、欧洲和CIGRE等国内外的主要设计标准,研究了各标准档中线间距的计算方法,对比了设计和校核工况、风荷载计算和风偏角确定、电气间隙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国内外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500 kV线路实例对各标准由档中线间距确定的塔头上的线间距离进行了测算,分析风速、风向、导线布置方案、导线型号、档距等因素对塔头尺寸的影响。根据对比结果,建议国内线路在档中线间距设计和校核时可采用风偏角按正态分布、根据线路重要性确定标偏倍数的方法,并建议开展长期的架空线路风偏摆动研究和观测工作,以优化线路设计。  相似文献   

12.
根据输电线路状态方程,分析了输电线路长度变化与线路实际运行状态,包括导线运行温度、导线等值覆冰厚度及风速的对应关系,提出根据导线实际运行状态计算输电线路实际长度的方法,并以东北某线路实际监测导线张力和导线温度数据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根据输电线路长度变化与线路实际运行状态的关系,建立了输电线路各点在不同状态下距线路首端距离的换算方程,最终将实际故障距离换算成故障点距线路首端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架空输电线路在应急状态下应具备短时过负荷能力,线路运行部门必须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确定其短时输电限额。讨论了影响架空输电线路短时输电能力的导线、金具、通道环境等各因素,从电流阶跃情况下导线温升计算和线路净空距离计算二个方面提出了线路短时输电能力的评估方法,最后应用该方法对一条500 k V架空输电线路的短时输电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谭金  宇文旋  钱金菊 《电测与仪表》2020,57(5):107-112,124
针对以直升机为平台的激光雷达导线安全距离检测方案成本较高、不易操作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的多旋翼无人机单目序列影像导线安全距离检测方法。方法以摄影测量学中的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以及空间前方交会为基础,建立待检导线下方地物三维模型,并采用人机交互方式生成导线的弧垂模型,进而进行导线与地物的间距计算,根据设定的阈值判断间距是否符合规范。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对所提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待检导线进行安全距离检测。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架空线路巡检技术已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无人机与导线的距离主要依靠肉眼判断,缺乏有效的测距技术。基于有限元算法及ANSYS软件建立了特高压架空线路的电磁仿真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电磁场分量与导线距离的关系,提出了选用电场有效值结合高度的方法来确定无人机与输电线路真实距离的方法。该方法可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距离检测、航向规划、避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汪龙龙  徐箭  孙涛  林超 《电测与仪表》2016,53(5):97-102
特高压紧凑型输电技术对于压缩输电线路走廊宽度、提高输电线路自然输送功率、降低单位输送容量的工程造价具有重要价值。作为紧凑型技术的重要方法,导线排列方式的优化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线路输送容量,改善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提出了一种1 000 k V紧凑型输电线路的导线排列方式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提高自然功率和单位截面积自然功率为目标,并考虑工程实际约束,建立多目标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导线优化的初始方案。在初始方案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对初始方案的子导线排列进行了非对称优化,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导线的电磁环境因素以及线路的电气参数,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优化排列后的导线表面电场强度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设计水平和运行安全,对500 kV平来二线2 h内3次跳闸均重合不成功故障进行分析。结合故障跳闸和巡查情况,分析校核了绝缘子串风偏和导线风偏,确定该故障原因为大风作用下导线、绝缘子串大幅度风偏,造成导线与线路外侧交叉跨越的±800 kV直流线路铁塔距离不足而导致放电跳闸。为了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中,绝缘配合是直流线路设计的重要环节。为此对±800 kV输电线路的绝缘配合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直流线路绝缘配合差异化技术的概念和方法,并分别就线路绝缘配置、导线对杆塔空气间隙距离和线路极间距离的差异化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污秽条件、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绝缘子材质、不同绝缘子型号条件下,瓷绝缘子(I串、V串和耐张串)和复合绝缘子的差异化配置方案;确定了不同过电压倍数、不同海拔高度下导线对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和最小极间距离;给出了不同污秽条件、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复合绝缘子串长和串长所需极间距离;确定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分裂间距、不同导线型号时,满足电磁环境限值要求所需的最小极间距离。研究结果可为±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差异化绝缘配合提供指导,对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经济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提高杆塔高度,即提高导线对地高度,是控制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地面电场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特高压线路跨越距离长,若大范围地提高杆塔高度,将会较大地提高工程成本。特别是在某些环境敏感区域,当杆塔高度降低以后,由于导线对地距离减小,地面电场强度增大,有可能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因此研究降低线路地面场强的措施,如架设接地屏蔽线等方法,是交流特高压工程中急需考虑的技术问题。主要针对屏蔽线的不同架设方式对线路地面电场进行计算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屏蔽线架设方案下的场强水平,提出最优的屏蔽线架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三相导线垂直排列布置方式的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较传统紧凑型线路有很大的不同,有必要通过试验对其空气间隙距离进行校核。本文首先分析了500kV垂直排列紧凑型线路塔头的初步设计依据,然后开展了模拟塔头的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及带电作业操作冲击放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按传统500kV紧凑型线路的绝缘配合原则初步设计的垂直排列紧凑型线路杆塔的空气间隙距离可以满足安全可靠性要求。文章最后给出了带电作业时应保持的头顶-上横担和头顶-上方导线最小安全距离。研究成果可为500kV垂直排列紧凑型线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为相关人员带电作业的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