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国内外天然气管道的增输技术,常用的增输技术包括:大口径高压力输送、增加压气站、降低出站温度、管内壁内涂层、天然气减阻剂、利用压气站备用功率。为了提高天然气管道管输效率,结合西二线西段的运行现状,研究西二线西段采用不同增输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研究表明:当增输量超过40%以上时,应选择增加压气站数量或增加副管增输。当需满足不同季节或短期小幅度增输需求时,可采用提高压力、提高运行压力、添加天然气减阻剂和降低出站温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分输站因距离下游用户门站较近、管存较少,当下游用户用气量变化较大时,分输站调压系统跟不上用气量的变化,使得分输站出站压力变化较大,当超出安全截断阀切断压力时,输气中断,长此下去,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场站人员工作量,而且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就天然气分输站调压系统中增加电动调节阀自适应控制进行以下浅析。  相似文献   

3.
在采用分输管理和控制技术给下游用户输送指定的输气量的天然气时,为了保证在无人值守时分输站准确性的向用户供气,就要进行重点改造,实现对天然气分输设备的自动控制。基于对分输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制定了自动控制的按日指定计划的分输方案,并根据不同用户的按日指定计划分输方案,自动控制调节天然气输送量。  相似文献   

4.
确保分输站功能可靠是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正常供气的基础,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功能可靠性的定义与评价方法。目前针对油气站场的可靠性方法一般基于"二态假设",一定程度上与实际情况不符。基于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的功能可靠性;应用多状态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提出了分输站的功能可靠性评价方法,构建了其功能风险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5.
马帅杰  林文胜 《化工学报》2018,69(Z2):413-419
天然气分输站压力能利用方式多样,需根据分输站条件选择最经济的系统方案。本文以流量为106 m3·d−1的分输站为例,用HYSYS模拟计算直接膨胀发电、制取干冰、制取液化天然气三种压力能利用方案在不同初始压力、不同压差下的产出,并用净现值法分析方案经济性,结果表明:利用压力能制取LNG具有最好的经济性,并且对分输站初始压力和压差要求低;只有当分输站初始压力和压差达到某一值时,利用压力能膨胀发电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只有当分输站初始压力和压差达到某一值时,利用压力能制取干冰才能有产出;当分输站初始压力和压差处于中等条件时,直接膨胀发电经济效益好于制取干冰,当初始压力和压差足够大时,制取干冰经济效益好于膨胀发电。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流量是天然气管道输送供应中的主要参数之一,也是天然气企业经济分析论证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反映天然气公司长输管道和分输站的运行现状。本文结合公司长输管道计量输差3%左右的情况下,通过剖析现状,分析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降低公司长输管道计量输差,使输差在规范合理范围内。希望能对公司管理计量输差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天然气分输站的生产过程中,负责调节流量、压力的调压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它接受自控系统调节,控制天然气分输,通过改变调节参数调节分输的流量和压力参数,从而实现天然气输送生产过程自动化。本文通过对忠武管道分输站调压撬的自控系统调节方式与西气东输二线的自控系统运作原理、网络结构、程序逻辑等进行分析,比较出两种自控调节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输送是满足社会生产中资源需求的重要举措,但分输站工艺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果防范工作没有做好,便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现实中对此进行的管理应针对其中的安全隐患,通过加强危险预防等方式,来做好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本文对天然气输气分输站工艺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了归纳,并分别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阐述长输天然气管道组成和技术要点的基础上,结合长输管道天然气增压站建设原则,从进度、质量、投资三大要素具体探究了长输管道天然气增压站建设的控制策略,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天然气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天然气分输站中,加强计量调压设计是确保安全供气和有效调节的重要举措。正是基于这一视角,从计量设备的选取、调压方案的确定以及流量调节阀设置三个方面,就天然气分输站的计量调压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分输压力控制系统在天然气的长输管道分输运输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此系统运用到石油的长输管道系统分钟,在设计分输站压力控制系统时,不仅要满足相关系统的控制要求,而且还要对管道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将下游用户的特点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保证输油管道在安全和平稳的状态下持续、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天然气管道输气过程中小管存低流量条件下分输容易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分输调压阀的优化控制策略。考虑到各地调节阀类型,输气管道管径及输气量等的差异,本文选取较典型的西气东输二线十堰分输站为例,探讨了基于PID的控制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抗饱和及满足最低流量限制的程序设计。该方法为提高输气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及高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改造1号站内凝析油流程,增设阀组、天然气除油器,停用的凝析油系统改造后输送天然气,切改部分高产气井和投产的新井进原凝析油系统生产,与站内原油处理系统并行运行,实现两套系统分产分输。同时分别联通1号站与9-1站、9-2站和九区净化站伴生气干线,实现1号站、9-1站和9-2站的天然气可在九区净化站和一号联轻烃站处理。改造结果表明:1号站实现三条管线外输天然气,使1号计转站系统压力控制在1MPa以下,保障系统的正常生产;由于九区净化站系统生产负荷不足,改造后实现1号计转站和9-1站、9-2站和九区净化站伴生气干线联通,将部分天然气输送至九区净化站进行处理,提高九区处理站处理产能和系统负荷;部分气量改输到九区净化站处理的同时,减少了输送至一号联轻烃站处理的气量,降低了超负荷生产的一号联轻烃站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的分输是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经过输送管道系统,将其输送达到目的地的工艺过程。选择最佳的天然气输送工艺技术措施,达到安全平稳输气的状态,降低天然气分输过程中的各种能量消耗,提高输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西气东输天然气价格管理西气东输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厂基准价,具体出厂价格由供需双方在上下10%的浮动范围内协商确定;管道运价实行政府定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干线(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的支线)分输站以下输配气价格及销售价格由省级物价部门制定。二、关于西气东输天然气价格水平及分类(一)核定西气东输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为每m30.48元(含增值税,下同);全线管道平均运价(含储气库费用)为每m30.79元(含营业税,下同)。(二)干线分输站价格(即出厂价+管输价格)分为城市燃气、发电用气…  相似文献   

16.
LNG即液化天然气,具有密度高、运输方便、经济环保的特点,已成为管输天然气不能到达地的主要气源及管输天然气到达地的调峰气源。L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气化后比空气轻,一旦泄露扩散很快,是一种安全能源。液化天然气气化站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一套合理高效的设计,就没有一个科学、安全的气化站。LNG气化站建设周期短,能够短时间内满足市场需要,在经济发达城市及管输天然气不能到达地被广泛运用。本文从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两个方面探讨LNG气化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管道燃气是指通过长输管道将天然气输送至分输站、门站,然后经过调压计量后再通过城市管网输送至用户端,管道燃气作为天然气三大气源之一,目前城市燃气使用的大多为管道燃气。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天然气产量增加和消费市场的扩大,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规模呈上升趋势,为保证供气可靠性,提高输气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强度,需推广自动分输技术,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对自动分输技术现状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目前自动分输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提出后期自动分输技术的发展方向,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家战略通道和国内油气骨干管网相继建成投产,随着国家石油天然气体质改革、环境污染治理紧迫和人民群众对清洁能源的旺盛需求,天然气输配管网和终端消费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上游长输管道企业,为了多输气、多卖气,需要建设大量的分输(计量)站为城燃等相关企业门站供气。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及当前经济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多种因素压力下,传统的门站、分输站或具有分输能力的分输设施建管模式,已不太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笔者依自己陕京输气管道多年来的分输建站经验,研究、总结了当前门站和分输站建管的模式,传统"建管合一"模式,创新"建管分离"模式,并逐一进行了优缺点分析。笔者认为,门站和分输站"建管分离"模式在当前国内管网现状下,对上、下游企业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在很长时期内将成为门站与分输站合作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笔者依据经验,提出了当前"建管分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建议,对进一步完善建管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1月.我国首套大型长输管线20MW天然气管道电驱压缩机组在西气东输二线高陵分输压气站一次投运成功。机组顺利通过24h机械运转测试,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部分参数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这标志着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步伐迈出实质性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