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复叠制冷系统采用混合工质做制冷剂,在调试过程中,工质成份的充注优化对制冷性能十分重要.为1个自复叠制冷装置建立了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充注装置,根据不同沸点工质成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实施了充注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以-80 ℃温度位的制冷量为优化目标,在不同的起始充注量下进行控制实验,发现该装置能达成充注量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于工程车司机驾驶室的新型制冷管的制冷性能.本文对以分子筛-水为吸附工质对的制冷管内的水充注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关的试验装置,测量了制冷管内部的动态压力变化和温度变化以及制冷量.试验表明,制冷管内制冷剂水的充灌量对制冷管的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自然工质:工质替代中的新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在制冷和热泵工业上采用自然工质丙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丙烷作为制冷与热泵的工质,进行了热力计算,与采用R22工质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用丙烷代替R22的适用性;并对丙烷作为工质的易燃性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安全对策,文中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工质(如丙烷)在工质替代中可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首先在一部分制冷和热泵装置上扩大应用,本文旨在呼唤制冷界对采用自然工质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4.
可燃性工质充注量限值的规定是国外制冷空调电器安全标准进行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国外标准中重要的部分。在研究了国外电器安全标准对于制冷空调器可燃性工质的充注量限值规定的基础上,对国外标准中中充注量限定值的设定方法进行分析,结合这样的分析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根据限定值规定方式的不同,将国外标准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路分为了三种,包括通过公式形式确定限定值方法;设定最大充注量方法;通过泄漏量对充注量设定方法。这不仅能够了解国外标准在可燃性工质充注量问题上的相关规定,而且对于我国采用可燃性工质的安全问题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军荣  何欣欣 《冷藏技术》2013,(1):37-38,42
氨作为一种自然制冷工质,有着众多的优点(如ODP为0、GWP为0、价格廉、能效高、传热性能好等),大型冷库基本采用以氨为制冷工质进行制冷。然而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贮氨量很高,这给冷库安全和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探讨一下,大型冷库如何减少系统氨的充注量。  相似文献   

6.
室温磁制冷工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制冷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室温磁制冷工质是室温磁制冷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磁制冷工质用于制冷技术的原理、室温磁制冷工质的选择依据及发展现状,并对室温磁制冷工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王倩  赵薇  田琦  张于峰 《制冷》2006,25(1):35-39
本文对以低温位热能驱动的喷射制冷系统的工质进行了研究,对比了R141b、R123和R11的热力性质,利用PR方程对R141b和R123进行了热力循环计算,并对这两种工质进行了喷射制冷循环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在利用低温位热能驱动的喷射制冷系统中,R141b是比较理想的喷射制冷工质。  相似文献   

8.
系统仿真确定制冷剂充灌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空调循环性能实验装置建立了稳态分布参数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以R22为工质的变工况、变充灌量的系统仿真,得出了工质充灌量对系统循环参数和循环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充灌量影响冷凝器换热面积的合理分配,从而影响循环性能;系统存在最佳充灌量,与工况变化关系不明显,以合理的过冷度和各工况下制冷系数最大为表征。  相似文献   

9.
变温热源不可逆布雷顿制冷循环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分析变温热源不可逆简单布雷顿制冷循环的特性,分别以制冷率和制冷系数为优化目标,优化了循环中换热器的热导分配以及工质和热源间的热容率匹配,并采用数值计算分析了压比、换热器总热导、压缩机和膨胀机效率、工质热容率等参数对最优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影响特点.所得结果对工程制冷系统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从飞  高强  俞炳丰 《制冷》2004,23(1):27-32
室温磁制冷工质的研发是决定室温磁制冷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后者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新型制冷技术,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磁性工质用于制冷技术的原理、磁性工质的选择依据、室温磁制冷工质的发展现状及活性蓄冷器的相关技术,并对室温磁制冷工质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冷库液体冷媒融霜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冷库液体冷媒融霜实验装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与热气融霜相比较,液体冷媒融霜系统具有制冷量大,对换热器翅片效率影响小,室温波动小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融霜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以毛细管为节流装置跨临界CO2热泵热水试验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气冷器进水温度下系统的COP及其变化、气冷器沿管长水温温升梯度变化。分析了不同环境温度下制冷剂充注量对系统高压侧压力的影响。可以得出:以毛细管做节流装置也可以得到较高的COP;气冷器水温在高温CO2进口段温升幅度最大;系统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很敏感,环境温度较低时要想得到合适的高压侧压力,制冷剂的充注量要比环境温度高时多。  相似文献   

13.
非共沸混合工质自复叠热泵相积存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合工质循环浓度是影响自复叠热泵循环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相积存导致工质循环浓度偏离充灌浓度,造成热泵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热泵中存在明显的相积存,最大可达充灌总量的50%以上;加热水温度对相积存的影响很大,每升高10℃,积存量减少10%~21%;工质充灌浓度一定时,积存量随充灌量的增大而增加,工质充灌量增加10%,其积存比例增加1%左右.相积存导致工质循环浓度高于充灌浓度1.6%~37%,由于工质积存量随加热水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循环工质浓度受相积存的影响也不断减小而逐渐接近充灌浓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实验室中二氯甲烷气体的直接排放,搭建了一套减压蒸馏低温回收试验装置,采用纯二氯甲烷作模拟溶剂回收试验成功后,在乙酰二茂铁制备过程中对二氯甲烷进行回收实验,回收率约90%,比模拟试验偏低;通过对比,两种试验数据规律表现一致,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准确性。采用改变冷媒温度的方法,改变回收器内温度,对影响回收效果的温度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最佳冷媒温度为0℃。试验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二氯甲烷的回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变频热泵机组系统特点和制冷循环热传导原理设计了一种变频空调电控箱体的降温模块,该降温模块的U型散热装置与制冷剂配管接触弧度为3/4圆弧结构,接触点切线成45°斜角,放置在空调系统中出储液器到进入电子膨胀阀之间的管路部分,使制冷剂经过该散热装置的温度处于40℃~50℃之间最佳温度范围。在环境温度43℃、出水温度15℃的制冷工况下,通过实验分析和验证了增加该散热装置和自然冷却两种状态下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加装制冷剂散热装置机组运行时变频器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制冷剂散热装置带走,降温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对比了变频器功率发热部件温度与制冷剂进口温度之间温度差变化情况,验证了加装制冷剂散热装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循环适应性和调节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中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中广泛应用的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模拟了环境温度、天然气流量和组分变化时流程参数的变化,以原有设备为约束条件,调节流程参数,使系统能够适应外界变化。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制冷剂压缩机的运行压力、工质流量和组成,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能够在较大的范围内适应环境温度和天然气的流量、组成变化,调整后的单级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能够保持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R32制冷系统降低排气温度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妍  张剑飞 《制冷学报》2012,33(1):14-17
从理论与实验两方面分析了R32替代R410A后,制冷系统运行参数的变化,提出了采用补气方法降低R32系统排气温度的方法。并以某厂家5HP空调器进行实验,对比了同一系统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冷剂后,系统充注量、换热量、功率、COP、排气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补气对系统排气温度、换热量、COP的影响。结果表明:R32替代R410A后,系统能力及能效均有所提升,同时排气温度也上升;采用补气方法后,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温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换热量及COP。R32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制冷剂,采用补气系统,将打破排气温度过高对其应用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套大容量低温制冷装置的设计情况。该装置中的低温箱体的工作净容积为1.375m3(1.5m×1.5m×1.1m),由两个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组成的复叠制冷系统构成,其中高温制冷系统采用R22作为制冷剂,低温制冷系统采用R23作为制冷剂。高温制冷系统单独运行时可制取.35℃的低温,当与低温制冷系统复叠运行时,低温制冷系统可制取.70℃的低温。该装置可以应用于食品行业、医疗临床、军事工程以及航天等很多领域。  相似文献   

19.
The flash gas generation at the expansion device inlet in multi-air-conditioners causes rapid reduction of refrigerant mass flow rate and 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refrigerant into multi-indoor uni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flash gas generation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EEV) were measured with time at various levels of flash gas generation, which were expressed as flash gas ratio. In addition, the averaged operating parameters and system COP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flash gas ratio. As the EEV inlet condition changed from the subcooled to the two-phase state, the refrigerant flow rate decreased rapidly due to the flash gas generation at the EEV inlet. At two-phase inlet conditions, the system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mass flow rate, suction and discharge pressures, fluctuated periodically with time. As the flash gas ratio increased, the average COP decreased and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degrading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more severely.  相似文献   

20.
覃海燕  陈华  许耿 《制冷学报》2022,43(5):81-87
针对微通道蒸发器制冷剂流量分配不均匀造成的换热性能恶化和干蒸现象,本文搭建了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性能测试实验台,研究导气装置对蒸发器换热性能及扁管中制冷剂分配均匀性的影响,并与常规的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入口制冷剂流量不变,液相制冷剂蒸发为气体的最大相变潜热不变,导致二者换热量和传热系数差值较小,最大值仅相差0.5%和6.9%。但加导气装置后流动阻力降低,两相段长度较常规结构增幅为87.3%,过热度显著降低,风速为3 m/s时两种结构的过热度降幅为44.4%。各扁管间制冷剂分布趋于一致,均匀性得到提升,干蒸现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