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结合动物实验模型探讨不同炮制方法、煎煮时间对大黄沉降药性的影响,为大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辨证合理用药提供基础。方法:通过设置生大黄组、醋大黄组、酒大黄组、熟大黄组等不同炮制方法及5min组、10min组、30min组、60min组等不同煎煮时间灌胃SD大鼠,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大鼠的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合胃肠运动功能指标评价不同组别大黄的沉降药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醋大黄组、酒大黄组和熟大黄组大鼠胃残留率均明显降低(P0.05);10min组、30min组和60min组大鼠对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不大,5min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炮制可明显加快大鼠的胃排空速率和小肠推进率,煎煮时间过长不利于沉降药性的发挥,醋制及酒制生大黄煎煮时间在30min内药效提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黄炮制前后及大黄配伍芒硝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黄、芒硝对小肠的泻下作用及成分.方法:给小鼠一次性灌胃含活性炭的混悬药液,与含活性炭的生理盐水混悬液相对照,测量胃全重、胃净重、小肠全长、炭末的推进距离,计算出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利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生、熟大黄对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P>0.05),大黄配芒硝对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有显著影响(P<0.05);与熟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胃残留率明显降低,大黄配芒硝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都明显增大.结论:大黄泻下主要部位不在小肠,结合型蒽醌是主要泻下成分;芒硝对小肠推进作用显著,小肠是其泻下主要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胃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健胃胶囊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活动以及吗啡所致胃排空抑制、小肠推进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健胃胶囊能降低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提高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健胃胶囊组小鼠注射盐酸吗啡后的甲基橙残留率低于模型组,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有较明显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且存在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34-236
目的 :观察小半夏汤对正常小鼠和化疗模型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从胃肠动力角度初步探讨小半夏汤防治化疗性恶心呕吐的机制。方法:小半夏汤给正常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 d后,灌胃营养性半固体糊,测定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小半夏汤连续给小鼠灌胃7 d,从灌胃第4天起腹腔注射顺铂2 mg/kg,连续注射4 d,灌胃营养性半固体糊,测定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小半夏汤对正常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顺铂模型小鼠胃残留率显著升高(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加快(P0.001);小半夏汤高剂量可使模型动物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小半夏汤中、低剂量有使胃残留率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小半夏汤低、中剂量可显著抑制模型动物小肠推进亢进(分别P0.001、P0.05),而大剂量只有抑制趋势(P0.05)。结论 :小半夏汤对正常生理状态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无明显影响;对顺铂所致的胃排空延缓和小肠推进亢进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半夏厚朴汤对使用化疗药物后小鼠胃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半夏厚朴汤组、吗丁啉组、顺铂组、半夏厚朴汤合顺铂组、吗丁啉合顺铂组,每组10只,给药7天后,采用营养性半固体黑色糊同时测定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半夏厚朴汤组和吗丁啉组胃残留率明显降低(P﹤0.05),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而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顺铂组比较,半夏厚朴汤合顺铂组及吗丁啉合顺铂组胃残留率显著降低(P﹤0.01),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P﹤0.01),而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厚朴汤能够拮抗顺铂对小鼠胃肠排空的抑制作用,且与吗丁啉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柴胡汤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每天1次,连续3周.造模结束后,分别对4组大鼠进行相应被试因素的灌胃处理14 d.灌胃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VIP、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及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小柴胡汤组和多潘立酮组大鼠血清VIP含量及胃内残留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结论:小柴胡汤可降低FD模型大鼠血清中VIP的含量,加速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比较其煨制前后作用差异。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大黄高、中、低剂量组(1.5,3.0,6.0 g·kg~(-1)·d~(-1))以及煨大黄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同生品)共7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10 d,通过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胃内容物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系数以及胃组织形态观察评价大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探究大黄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比较大黄煨制前后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不同程度的减缓了大鼠体质量增长,抑制胃排空、小肠推进,引发炎症反应,增加胃黏膜损伤。与空白组相比,除煨大黄低、中剂量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胃系数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除煨大黄低剂量组外,其他各组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GAS和MT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等剂量生大黄组相比,煨大黄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GAS,IL-10,MT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胃系数、胃内容物残留率和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大黄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胃肠激素和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大黄煨制后,大黄"苦寒败胃"的作用减弱,为大黄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术不同炮制品对脾虚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的影响。方法:采用炭末标记法,对白术不同炮制品作用于番泻叶致泻的脾虚小鼠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炮制品能明显抑制脾虚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与生白术组比较,各炮制组能抑制脾虚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结论:白术炮制品比生白术能进一步抑制脾虚小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破壁饮片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及转运的影响,并探讨痛泻要方影响胃肠道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酚红排空法观察痛泻要方破壁饮片不同剂量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以及小肠转运的影响。结果痛泻要方破壁饮片各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胃肠蠕动,减缓小鼠的小肠推进速度。与空白组相比,痛泻要方破壁饮片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胃酚红排空率(P0.05),升高小鼠胃残留率(P0.05),降低小鼠小肠酚红推进率(P0.05),抑制小鼠小肠转运(P0.05),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痛泻要方破壁饮片可有效抑制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及小鼠小肠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慢性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研究加味四逆散对模型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的影响,探讨加味四逆散干预应激性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西沙比利组,采用慢性心理性应激方法建立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经加味四逆散等干预后检测胃肠动力、胃肠激素变化.结果 血浆MTL及血清GAS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MTL及GAS水平明显升高(P <0.05 ~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与中药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MTL及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 ~0.01);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比较: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均明显升高(P<0.05~0.01);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升高不明显(P>0.05),而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中药中、大剂量组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升高明显(P <0.05 ~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提高慢性应激大鼠血浆MTL、GAS含量及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经典的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观察小半夏汤对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新斯的明建立小鼠胃肠运动亢进模型,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分别建立小鼠胃肠运动抑制模型,以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观察不同浓度小半夏汤对小鼠胃肠运动抑制和亢进模型的影响。结果:(1)小半夏汤高、中剂量可拮抗新斯的明引起的小鼠胃肠运动亢进,抑制其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小半夏汤低剂量仅可抑制新斯的明所致小肠推进加快,对胃排空无影响(P0.05);(2)小半夏汤高、中、低三个剂量都不能拮抗阿托品引起的小肠推进抑制(P0.05),但小半夏汤中剂量可显著降低阿托品模型动物的胃残留率(P0.05);(3)小半夏汤中、低剂量可拮抗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胃肠运动抑制,显著降低小鼠胃残留率,促进小鼠小肠推进(分别P0.01、P0.05);(4)小半夏汤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促进多巴胺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分别P0.001、P0.01、P0.01),小半夏汤中、低剂量可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胃残留率(P0.01)。结论:小半夏汤可拮抗新斯的明所致的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亢进,同时改善阿托品引起的胃排空抑制,拮抗多巴胺和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抑制。提示小半夏汤对胃肠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胆碱能系统和肾上腺素能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健胃胶囊胃肠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胃胶囊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健胃胶囊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活动以及吗啡所致胃排空抑制、小肠推进活动抑制的影响。结果:健胃胶囊能降低胃内甲基橙残留率.提高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健胃胶囊组小鼠注射盐酸吗啡后的甲基橙残留率低于模型组,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健胃胶囊有较明显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且存在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良附丸对寒邪客胃证大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冰水灌胃(内寒)、冰敷胃部(外寒)复制寒邪客胃证大鼠动物模型,边给药边造模,实验7 d后,大鼠予以半固体糊灌胃,30 min后水合氯醛麻醉,解剖检测指标。结果良附丸对治内大鼠饮食、体质量的改善无显著作用(P> 0.05),但能增加饮水量(P <0.01),对治外和治混大鼠的饮食、饮水、体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 <0.05);治疗组胃残留率和排空率虽有改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小肠推进率显著增加(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寒对大鼠饮食、体质量,外寒对大鼠小肠推进度影响均不大。良附丸不能显著改善胃实寒大鼠胃排空状态,但有改善的趋势;良附丸能显著改善寒邪客胃证(内、混)大鼠小肠推进率,促进胃肠蠕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三仙"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胃肠运动抑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固体糊推进法,以小鼠的胃内相对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分别观察"三仙"不同炮制品对硫酸阿托品和多巴胺所致胃肠抑制模型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对硫酸阿托品所致小鼠小肠推进抑制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三仙"生品高、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具有推进的趋势;胃排空抑制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三仙"生品中剂量组、炒品中、低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巴胺所致小鼠小肠推进和胃排空抑制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三仙"生品、炒品、焦品各剂量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具有推进的趋势。结论:"三仙"不同炮制品对硫酸阿托品所致的小鼠胃肠抑制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以"生三仙"最显著;对盐酸多巴胺所致的小鼠胃肠抑制不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枳实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障碍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枳实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障碍的机制。方法:取小鼠80只,随机分成观察组(枳实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按1.07g/(kg·d)给药,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胃动素(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测定两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胃残留率。结果:观察组大鼠血浆MTL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浆VI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胃残留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激素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障碍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早期应用枳实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动力障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差别。方法:小鼠灌胃给药3d,禁食12h,酚红糊剂灌胃,30min后处死,测胃内酚红残留率及小肠酚红推进率。结果:胃内残留率,枳术丸与枳术汤大、小剂量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小肠推进率,枳术汤大、小剂量组>枳术丸大剂量组>枳术丸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枳实白术配伍确有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作用强度枳术汤大于枳术丸,并呈量效关系;对胃排空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小柴胡汤组(小)、小柴胡汤组(中)、小柴胡汤组(大)、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溶液和相应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水煎剂,30min后再灌0.4mL的浓度为20mg/ml葡聚糖蓝-2000,20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的小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色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小肠色素推进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胃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胃排空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柴胡汤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量,同时促进小肠推进,随柴胡用量的增加胃肠运动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清伙灵及二种配方对小鼠小肠推进、胃排空以及排便实验的影响,探讨其对胃肠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配方Ⅰ高剂量组、配方Ⅰ低剂量组、配方Ⅱ高剂量组、配方Ⅱ低剂量组及清伙灵产品组(产品组)。观察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和6 h内黑便次数,评价清伙灵对小肠的推进作用和促排便作用;计算小鼠甲基橙胃残留率,评价清伙灵对胃排空的作用。结果:清伙灵配方Ⅰ高剂量组、配方Ⅱ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产品组对提高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加快小鼠排出首粒黑便、降低小鼠胃中甲基橙残留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清伙灵产品和中药两种配方均能显著调节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尤为配方Ⅱ高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19.
吴洪斌  许丹  鲍文菁  刘惠武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40-1142
目的:阐明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夹尾刺激法制作动物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消食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6组;观察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百分率、食量、体重等指标,观察消食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及特点;结果:各治疗组在消食口服液治疗后食量、体质量增,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剂量剂量消食口服液组最为明显(P<0.01);消食口服液组碳末固体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多潘立酮组作用相当,大剂量消食口服液组胃内残留率低于多潘立酮组(P<0.01);在小肠固体推进率的比较中,消食口服液治疗组碳末半固体糊在小肠内推进长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多潘立酮组(P<0.05);结论:消食口服液具有增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食量和体重、促进胃肠排空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6只。除空白组外,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均采用郭氏夹尾刺激法联合不规则饮食法及冰生理盐水灌胃法多因素干预法造模,共14天。造模成功后电针组大鼠取"足三里"、"太冲"穴电针干预,每天1次,干预28天。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大鼠进行灌胃处理,解剖取材,测定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观察大鼠胃窦及空肠病理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各组大鼠胃窦、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结果 3组大鼠组织均未发现器质性改变,胃肠无溃疡及炎性浸润和腺上皮病变等特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率降低,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胃内残留率明显降低,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均P0.01),胃窦及空肠组织VIP及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治疗可降低FD模型大鼠胃肠道VIP及CGRP表达,加速胃排空及小肠推进率。电针改善FD胃肠动力可能与降低胃肠道VIP、CGRP水平有关,提示脑肠肽分泌异常可能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