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报告3例经 CT 确诊的尾状核脑出血,两例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呕吐、颈强直、意识障碍、精神混乱和血性脑脊液,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变分别位于尾状核头部和体部;1例患者呈现腔隙综合征,表现为纯粹运动性偏瘫(PMH),出血位置在尾状核头部,CT是鉴别出血性腔隙综合征与腔隙性脑梗塞的唯一方法。复习有关文献,对尾状核脑出血发病机理、临床症状、CT 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小脑出血     
1 概述 1835年Crewtlhar第一次记述小脑出血,1861年Brown-Seguard首次在英国报告了小脑出血。据报告自发性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0.9%~13%。平均为6.1%,此数据来源于尸检和手术所得资料,大部分临床表现较轻的病人因不易经临床确诊而遗漏,故实际发病率远超出此数据。近20年来,由于脑CT、MRI的临床应用,使小脑出血能够及时发现,其发病率国内一组报告占全部脑出血10~15%。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按是否伴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出血量及预后。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17例,选择其中病历资料齐全的94例,其中糖尿病脑出血31例(33.0%),非糖尿病脑出血63例(67.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死亡、存活各3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对照法,就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有无呕吐、有无瘫痪、有无痰鸣、有无尿失禁等临床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无上述症状改变对脑出血患者死亡、存活与否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和影响.结论 脑出血患者起病凶险.病情变化极快.若患者出现深昏迷、呕吐、尿失禁、双侧瘫痪、痰鸣、瞳孔不等大等症状,均表现病情危重,准确的观察及救治,往往能减少和预防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脑出血患者合并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近年来关于制作大鼠脑尾壳核出血模型有关的主要文献,就大鼠脑出血制造模型方法归纳出9种,对非开颅大鼠脑出血模型制备的假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院前急救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出血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 将脑出血患者经院前急救与未经院前急救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未经院前急救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经院前急救者 (P <0 .0 5)。结论 院前急救已成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抢救病人生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延长人类寿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系指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所引起之脑实质内出血。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对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以及心理和饮食等的有效护理,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例,好转39例,未愈12例,转院2例,死亡3例。住院时间1~33d。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拖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MICH评分,预测30 d死亡率及预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入选的脑出血患者初期进行MICH评分,以发病1个月为观察终点,观察患者30 d死亡率,对存活患者进行MRS评分判断患者预后。结果 MICH评分<3分患者30 d死亡率明显低于评分≥3分的患者,且存活患者中以MRS为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在MRS<4分(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的患者中MICH<3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MICH≥3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H能较好的预测脑出血患者30 d死亡率及预后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杨遵勤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19-6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出血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其相关病因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收治37例糖尿病性脑出血患者为治疗组,45例非糖尿病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严格按照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包括控制血糖、降颅压、营养神经、活化脑细胞,止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1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脑出血较非糖尿病脑出血的预后差,其预后不良与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一例     
  相似文献   

12.
申××,男性,27岁。因吃隔夜剩饭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继之失语,右侧半身不能动4天,于1981年4月29日入院。4天前吃隔日剩饭系用邻居家的菜子油炒饭,食后半小时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三次,并腹泻稀便一次后即不能讲话,右侧上下肢不能活动,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而入院。否认有头痛及  相似文献   

13.
林巧  英勇 《华夏医药》2002,6(1):47-50
报告6例罕见的同时多发性脑出血,男性5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最小30岁,最大79岁,平均62岁,出血部位:双侧Ke核1例,双侧枕叶1例,双侧多发性1例右侧脑干、丘脑1例,左侧额、颞叶1例,脑干、左基底节1例。临床神经病学症状及体征多数都较危重,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较重的意识障碍,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等症状,预后较差,病因多由高血压引起,治疗原则同一般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出血(ICH)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全球性疾病,与其他类型卒中相比,脑出血可治性更小,预后更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动脉破裂出血而言。是成年人常见病。本病的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势凶险,危重者往往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在临床上内囊出血较为常见,约占脑出血的95%左右,桥脑出血、小脑出血与脑室出血约占5~7%。发病机理与诱因脑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导致脑动脉发生高血压性动脉粥样硬化,管壁变脆,管腔变窄,当遇到情绪激动、过度兴奋、  相似文献   

16.
脑内出血,临床上不易确诊,常易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987年以来,我们收治经CT证实的多叶脑出血1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8例,女6例,年龄为27岁~82岁。1.2 诱因及病因 劳累或洗澡时发病者各2例,家务劳动,起床后,感冒后及排便时发病者各1例,诱因不明者5例,有高血压病史者7例,有冠心病病史者1例,有烟酒嗜好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0.7±2.6)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4.2±3.8)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64例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有效率为34.4%,病死率为29.7%,治疗组64例患者经过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有效率为62.5%,病死率为15.6%;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病死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创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减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一例     
患者,男,57岁.因突发意识丧失2 h于2007年5月10日8:00急诊入院.患者于早上6:00许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恶心、呕吐1次,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当时测血压220/110 mm Hg,急呼120入院,行头颅CT检查示:左外囊出血(出血量约38 mL)破入脑室.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小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为逊  左宪华 《天津医药》1989,17(6):323-325
本文报告了11例自发性小脑出血,年龄在11~68岁,平均为50.4岁,55~60岁者7例,10例经 CT 扫描确诊,1例为临床诊断。9例出血位于小脑半球,1例同时伴有桥脑出血,还有1例蚓部出血。5例通过手术治疗,有1例死亡,保守治疗6例全部存活。病因分析:高血压6例,脑瘤卒中2例,1例血管畸形和2例原因未明。与预后有关的因素为意识水平、出血量多少及有无Ⅳ室受压、移位和脑积水的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疾病。由于起病突然,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临床上除了抢救治疗外,正确而得当的护理是抢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并发症、预防复发的关键。根据脑出血的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康复期,护理措施在各期有所不同。1 急性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