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64例离休老干部10年心电图追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人随年龄增长心电图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0年来64例老干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顺位及构成比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老干部连续10年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者15例(23.4%),心电图异常者49例(76.6%),以ST-T改变占首位,其次为心律失常。结论心电图异常在老年病人中甚为常见,心电图检查对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并作出诊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并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的改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心电图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的类型及构成以及不同部位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并随访获得预后的相关数据。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的心电图异常率要高于对照组(73.12%vs.10.62%,P<0.05),而且出血性脑卒中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79.00%vs.63.33%,P<0.05)。左心室肥厚、心房扩大、心肌缺血、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此外,出血性脑卒中组的心肌缺血率和窦性心动过速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的心房扩大率和心房颤动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组(P<0.05)。脑叶卒中是并发心电图异常概率最高的部位(84.21%,P<0.05)。心电图异常者预后情况较心电图正常者差(29.06%vs.9.3%,P<0.05),同时,在心电图异常的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较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差(35.44%vs.15.79%,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动态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发生部位有关,心电图异常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心电图正常者更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肠道外病理变化。方法分别给予心电图、心肌酶谱、肾功能、肝功能、脑电图、脑脊液等相关检查。结果神经系统损伤者83例(脑电图异常,脑脊液正常者12例,脑电图正常,脑脊液异常者20例,脑电图及脑脊液均异常者51例)。心肌损伤者120例(心肌酶谱增高),其中出现不同的心电图异常表现确诊病毒性心肌炎者35例。肾功能异常者102例。肝功能异常者33例。结论表明轮状病毒除了引起消化道功能损害外,亦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我们分析了临床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的267例住院患者的心电图。其中男169例(63.2%),女98例(36.7%),年龄4~72岁,以25~45岁为多。其中心电图正常者68例(25.4%),异常者199例(74.5%)。  相似文献   

5.
钱敏  邹春莉  许志强 《现代护理》2006,12(29):2795-2796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结果脑出血ECG异常者为126例(占84%),主要以ST-T波改变为主(占77.8%)。结论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异常心电图,对这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入院24 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异常患儿进行动态监测,3d后心电图持续异常者结合血清心肌酶谱检测,了解心肌损害情况。【结果】6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早期有心电图改变的为48例(70.05%);3d后持续心电图异常者为37(54.4%),其中心肌酶活性增高的72.9%(27/37),提示心肌损害。【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常有心电图的改变,持续异常改变高度提示心肌损害发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对临床及时发现和防止心肌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1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脑出血ECG异常者为126例(占84%),主要以ST-T波改变为主(占77.8%).结论 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异常心电图,对这类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61例流行性出血热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多器官损害性疾病,常合并心电图(EKG)改变,本文收集确诊EHF的住院患者有EKG记录者61例进行分析。 一、一般资料 61例中男性46例,女性15例。年龄10~70岁,平均34.6岁。其中EKG正常或大致正常者8例(占13%),异常者53例(占87%)。 二、EKG改变 在53例EKG异常者中,ST异常7例,T波改变18例,U波改变4例,Q—T延长9例,窦缓23例,窦不齐4例,室上速1例,早搏3例,房室传导阻滞10例,左室高电压9例,肢联低电压4例。其中如按人次统计,仅表现一次异常者17例,二次异常者23例,三次异常者7例,四次异常者2例,ST段及T波变化多见Ⅱ、Ⅲ,avF、V_4、V_5导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150例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并分析异常心电图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达84%,以ST-T波改变为主,以中心型病灶组、出血量多组、血肿破入脑室组和老年组心电图异常率均较高;心电图异常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常伴有心电图的异常,其心电图异常率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及患者年龄有关;脑出血后心电图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根据心电图的异常有助于早期、及时地发现和预防心脏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心电图情况.方法 对社区内符合年龄要求(60岁以上)的72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 723例体检者中,高血压237例(32.8%),肥胖171例(23.7%).既往有疾病史者357例,占49.4%.心电图检测出异常者375例(51.9%),主要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T波异常等,其中并发2种以上异常情况者276例,异常率为38.2%,占心电图异常者的73.6%.结论 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应引起重视,应加强卫生宣传及健康教育,加大普查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