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河南嵩县磨沟地区富钾岩体及外围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利用ASTER遥感数据,实现对该区富钾岩体信息的快速自动提取。通过对采样点光谱进行的各种变换,基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技术,建立MgO、CaO、Na2O、FeO、Fe2O3、K2O、Al2O3 MnO、TiO2九种氧化物含量反演模型,利用ASTER遥感数据,对研究区氧化物含量进行反演;通过IDL语言将CIPW(标准矿物计算)算法实现,得到研究区岩石主要标准矿物石英、钠长石、正长石、钙长石的质量分数。最后在算数运算和比值运算的基础上,建立富钾岩石的提取规则,对研究区富钾岩体进行提取。提取出的富钾岩体区域与已知范围大致吻合,但是岩体整体范围变小,且新发现了一些小岩体,并对这些提取结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伦潭坝址细粒花岗岩结构面特点,对坝基进行砼/岩体直剪试验、岩体变形试验、结构面直剪试验等原位测试.介绍坝基岩体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测试项目的选点、试件制作、试验方法和试验成果计算,并对测试成果进行分析.砼/岩体直剪试验主要沿砼与岩体胶结面剪断;结构面直剪试验主要沿倾斜节理裂隙面剪断;岩体变形试验反映了随着压力的增加,变形量成等差递增的坚硬岩体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3.
可爆性分级的博弈论-物元可拓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可爆性分级预测的博弈论-物元可拓模型,以弥补现有岩体可爆性分级方法的不足.首先确定岩体可爆性分级指标与分级标准,通过隶属函数对分级标准进行隶属化,并确定节域隶属化范围,弥补了特征值可能超出节域而使关联函数失效的缺陷;然后运用博弈论,将评价指标客观动态权重与主观静态权重优化、融合,克服了传统物元可拓评价中单纯依靠特征值赋权而忽略特征本身对评价结果的重要性的弊端;最后通过最大关联度准则对岩体可爆性等级进行预测,从而建立可爆性分级的博弈论-物元可拓预测模型.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锌铜矿体中顶板围岩和矿体中等易爆,下盘围岩较易爆,预测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矿山工程爆破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桌坝址的实测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岩体结构面几何参数概率模型,在参数概率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发现有些参数服从泊松分布和威布尔分布,从而克服了传统4种模型的单一性,最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原理生成岩体结构面网络。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部岩体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全面分析岩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后,综合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并按照指标的层次性进行划分,同时选用正态型函数作为隶属函数,运用二级评判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深部岩体进行评价。从而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缺陷,使结果更加合理。最后,以三山岛金矿为例,运用该模型对-555m水平的岩体进行评价分析,得出岩体质量为Ⅲ类岩体的结论,与矿山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距离判别分析与模糊数学的岩体质量评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比分析各类岩体质量评判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地下工程岩体质量的关键因素,选取其中的6项基本指标作为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判的基础.然后采用距离判别分析的思想确定岩体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并引进变异系数法与专家评分相组合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使得距离判别关系定量化,避免单纯距离判别分析方法中的模糊不确定性带来的误差.通过对三山岛金矿深部岩体进行的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地下工程岩体分级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煤矿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中能量、强度等理论方法难以在工程中应用的问题,基于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能量及冲击倾向性理论,提出了针对中硬及以上煤体冲击危险性的工程判别方法,该方法提出采用煤体冲击危险性指数来表征其冲击危险性等级。研究认为煤岩体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性主要与煤岩体外应力、煤岩体强度及其固有的冲击倾向性有关,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可得围岩外应力和煤岩体抗压强度、煤岩体冲击倾向性对冲击危险性影响的隶属度指标,综合两个隶属度指标可计算得出煤体的冲击危险性指数,从而建立基于冲击危险性指数的煤岩体冲击危险性判别方法及分级指标。该工程判别方法可以用于评估煤岩体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局部及工作面整体冲击危险。本文研究成果在陕西某矿3803孤岛工作面开采中得到成功应用;以此判据为主要依据的煤矿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得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某水库坝址岩体为例,应用"三峡YZP法",对该区岩体质量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除新鲜岩体和微风化岩体外,该区弱风化岩体为良质岩体,经适当处理后,可以考虑作为该水库坝基岩体;而对小部分的弱风化镶嵌结构的岩体,性质较差,需要挖除。  相似文献   

9.
安山岩作为一种岩浆岩,岩体完整性好、强度高,但岩体中的软弱夹层对工程危害却很大,在工程勘察中应引起高度重视。位于黄河一级支流西阳河上的李家河水库、沇西河上的后河水库,库坝区均以震旦系下统许山组的安山岩为主,属同一岩体,岩体中的软弱夹层是水库坝址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在两个水库勘察过程中对软弱夹层的空间分布特征、物质组成、物理力学特性、成因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合理的参数。  相似文献   

10.
波速是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某水利工程坝址区平硐内岩体载荷前后声波速度的分析,获得岩体在载荷下的波速变化规律,为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坝址区岩体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讨论了岩体渗透率张量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正渗透率张量法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其次,用渗透率张量法计算了长江三峡三斗坪坝址花岗岩体的渗透率。最后,分析了渗透率张量法、实际岩体中导水裂隙量测法、节理导水网络计算机模拟法的结果,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这三种方法的结果较真实地反映了岩体的渗透习性。  相似文献   

12.
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岩体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岩体分级评定隶属函数的选取及如何利用二元相对比较法确定各因素的相对优先权重 ,并说明它们在岩体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岩溶角砾岩在乌江某电站坝址区分布较广,产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第四段上部(T1j4-2)地层.对于该电站整个坝址区出露地层来说,岩溶角砾岩是较软弱、易破坏的岩体,是研究的重点对象.从研究岩溶角砾岩的分布特征、生成地质背景以及形成机制入手,对该电站坝址区的岩溶角砾岩进行了工程分类,并对其基本特征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室内岩块试验结果和现场地质背景调查来推算岩体综合变形和强度特性,一直是致力于寻求简便而实用的估算岩体力学参数方法的学者所关注的焦点。确定岩体力学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原位试验法、经验关系法及数值分析法。采用基于室内岩块试验及工程地质调查资料的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对怒江松塔水电站坝址区岩体的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取得较合理、满意的结果。为今后工程的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岩体质量评估的精度,引入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选取5个指标构建了地下矿山岩体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对指标划分等级标准。其次,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计算相对隶属度和综合隶属度,基于判断标准确定岩体质量。最后,将模型应用到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200 m中段岩体质量评估中。通过计算,综合隶属度为3.406,岩体质量为Ⅲ级,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且和云模型等其他评估模型计算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可变模糊集的综合评价模型在岩体质量评估方面具有适用性,进一步拓宽了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纳子峡水电站坝址区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首先对坝区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节理断层等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论证,进而对坝区岩体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和室内试验与资料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区岩体的分类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为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提出了采用熵权-云模型建立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综合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质量指标、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条件和地应力等6个影响因子作为岩体质量评价的指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评价指标分级,确定云数字特征,在此基础上生成单指标评价云图,并计算指标确定度;采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综合确定度确定评价等级。将建立的熵权-云评价模型应用到某金矿矿区岩体质量分级工作中,并将分析结果与RMR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类方法的评价结果相符,说明熵权-云模型在岩体质量分级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岩体质量分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拱坝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地质问题。以东庄水利枢纽工程为研究对象,以大量勘察资料为基础,阐述东庄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坝址区岩体质量及坝基岩体特性,通过对坝肩稳定、抗滑稳定、变形稳定及边坡稳定等问题的研究,评价东庄坝址建设高拱坝的工程地质适宜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现有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矿山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未来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中应先建立岩体力学数据库,借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实时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应根据深部开采的特点,建立适用于深部环境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岩体中存在大量节理、裂隙 ,其分布杂乱无章 ,节理分布的复杂特征可以借助分形方法来描述。本文基于岩体节理断裂扩展和剪切滑移两种失稳破坏机制 ,运用统计断裂力学方法建立了两种破坏方式下节理岩体强度的理论表达式。结果表明 ,岩体强度强相关于岩体中节理分布的分形维数 ,分维增大导致岩体强度非线性降低。本文研究表明 ,分形和统计断裂力学相结合 ,为建立节理岩体强度与其内部结构缺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