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LTPP路面错台数据,提出设计特征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敏感性的两阶段分析流程.第1阶段对比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等5种方法的分析效果,采用图形分析进行验证,提出较优分析方法与关键设计特征.第2阶段将错台数据分为有传力杆和无传力杆数据集,对比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结合图形分析得到有/无传力杆路面设计特征敏感性,并从设计层面提出抑制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建议.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法具有较好适应性;针对有传力杆路面错台,设置传力杆最有效;针对无传力杆路面错台,减小面板长度较有效.  相似文献   

2.
接缝错台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结构病害,精确预测错台演化规律对制订路面养护对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国内外几种典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错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模型的演变和发展历程,分析了模型参数不断具体化和隐性化的发展趋势.对广西柳南高速公路的接缝错台发展规律的分析表明,该路段错台发生发展过早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接缝设计不当,并非面板过薄和交通量增长与预计不符所致;在接缝中设置传力杆可延缓错台的发生,并为预防性养护的有效切入提供足够的时间,便于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合理安排与顺利开展;同时,指出了应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模型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综合修正方法,旨在为国内错台模型建立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并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双目视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测量手段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错台测量方法.该方法根据双目摄像机的成像特点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图像特征,对接缝位置进行定位和错台计算.定位分为2个主要步骤,一是基于灰度投影的粗定位,二是在粗定位的基础上提取接缝附近图像,利用灰度投影和边缘投影精定位.由双目视觉测量系统计算相邻2块水泥板在错台附近点的三维坐标,利用这些坐标计算错台量,其中关键环节是在双目图像匹配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点位置估计的匹配算法.试验表明,与直尺测量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4.
结合重庆市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病害评价标准确定实例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行驶质量水平的错台量分级方法.首先选择2个典型的水泥混凝土路段,详细检测选定路段的错台量和局部平整度值(LRI);通过数值分析建立错台量与局部平整度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最终由局部平整度与行驶质量水平间的关系建立基于行驶质量水平的错台量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已建成通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损害,如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本文就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樊庆竹 《山西科技》2009,(4):116-117
文章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露骨、拱起、错台等伤损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春  夏志忠  李晶哲 《科技信息》2010,(30):I0317-I0317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能力大、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等特点。随着我省对交通投资力度的加大,村村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已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出现的啃边、缺角、断板、错台、中缝胀开、  相似文献   

8.
江勇 《科技资讯》2007,(16):115-115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拥有水泥混凝土路面里程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出现了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病害,给养护、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其中,最严重的病害就是断裂破坏。因此,弄清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原因,进而研究针对性预防措施,是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高峰 《科技信息》2009,(33):335-335,283
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施工方面的种种原因,造成路面工程的质量通病,如路面胀缝处破损、拱胀、错台,混凝土板块裂缝,路面纵横缝不直顺等质量病害,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下面从水泥混凝土质量通病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符德 《科技信息》2010,(35):183-183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的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路网改造基本上是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但已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出现的啃边、缺角、断板、错台等已严重影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和道路行车质量,这些病害中有相当一部份与施工工艺有关。因此要从施工角度研究病害产生的机理,从而寻求改善施工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