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法的制度、程序和规则的设计中,刑事诉讼中的多元价值应当得到兼顾,力求达成平衡.在构建公正、科学的现代刑事侦查制度时,必须充分关注和考量刑事侦查指挥构造的形式正义性以及其所追求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2.
张霞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0):105-107
在刑事侦查程序中,国家侦查机关往往需要用强制性措施对公民个人自由加以限制,国家安全价值的实现与公民个人自由价值权利的冲突时有发生。要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必须通过合理的程序设置谋求对国家侦查权的制约,建立科学、合理的刑事侦查程序。  相似文献   

3.
刑事侦查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不仅是有关刑事实体处理的政策,也是有关刑事诉讼程序的政策.我国刑事侦查程序的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但也存在与该政策不相符的地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刑事司法秉承保障人权、和谐公正的理念,为了在刑事侦查中全面贯彻这一基本理念,应当规范强制措施的适用,在侦查终结的处理上引入和解制度,重视人权保障,在法律的轨道内贯彻严打方针.  相似文献   

4.
刘忠 《兰州学刊》2006,(11):191-192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权保障已成为刑事诉讼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而侦查程序在人权保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刑事侦查程序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人权保障目的实现程度。本文着重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问题进行探讨,对现行侦查程序的不足作粗略分析,以及对其完善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与我国历来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制传统相对应,在我国现阶段刑事侦察程序中程序性违法事件层出不穷。这不但侵害了当事人合法的程序权利,而且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为了维护刑事侦查阶段的程序正义,我国将来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当从完善法制的角度来遏制侦查阶段的程序性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6.
证明资源的有效性和刑事侦查的时限性,决定了对瑕疵证据进行合法性转化的必要性。但是为防止瑕疵证据合法性转化的随意性,造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被消解的危险。在对瑕疵证据进行补正转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瑕疵证据的补救标准及其概念内涵,其次应当对瑕疵证据的补救程序、补救范围、补救措施的运用及相关法律后果等方面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目标与程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功能目标是对法院的死刑裁判权进行有效制约,为遭受死刑裁判的被告人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基于此二目标,死刑复核程序总体上具有行政审批与司法审判的双重属性,程序构造应当关注被告人对这一程序的实质参与。死刑复核程序的具体设计则应当包括程序启动方式、审理的范围与具体方式、复核结果的法律形式、复核的期间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8.
刑事侦查监督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而我国现行侦查监督考评制度存在着明显的重实体、轻程序,重数据、轻效果等不足,使得其难以实现对侦查监督工作的正确引导和规范,检察机关的侦查监督权也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应当按照系统性原则,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相结合原则,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原则等重构并完善现行考评办法,这样才能实现侦查监督考评制度所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域外定罪量刑程序可分为定罪量刑程序分离和定罪量刑程序合一两种模式.鉴于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在维护辩护权行使、彰显诉讼民主、体现人文观念、实现实体公正等方面的优势,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应当成为我国的改革方向.定罪量刑程序关系模式的形成主要受诉讼理念、人权保障方式、陪审制形式以及审判前程序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借鉴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土因素,即在量刑程序中的人权保障上,应当注意国家、被告人、被害人、社区四方利益的兼顾与均衡;在定罪量刑主体的选择上,是否引入陪审团制需要具体分析;在对待罪状认否程序的态度上,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罪状认否程序;在量刑程序的独立程度上,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也许更具有现实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效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制度是否科学的重要尺度之一。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效率要求民事诉讼过程具有经济合理性。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就是要科学地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和合理地设计诉讼程序。最后,本文从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应当加以设置或完善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