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弥补当前加勒比松遗传范围窄的不足,拓宽其遗传基础,以利于开展加勒比松杂交育种进行种质创制。【方法】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将 22 个种源 / 种批的加勒比松 3 个变种、湿地松种质资源种植于广东省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分别于种植后 1 年、4 年调查生长量,将数据用于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遗传参数估算、相关性分析等。【结果】不同树种(变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到 4 年生时,古巴加勒比松的保存率最低(44.76%),湿地松的保存率最高(74.95%)。对种源数量最多的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进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广义遗传力介于 0.8044~0.9822 之间,表明开展洪都拉斯加勒比松种源选择可靠性较高。与台山湿地松对照相比,巴哈马加勒比松巴西种源的生长表现最好、单株材积增益达到72.73%,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澳大利亚种源次之、单株材积增益为 65.85%,而古巴加勒比松的 3 个种源单株材积增益均为负值,表明古巴加勒比松变种不适宜在台山种植。【结论】国内加勒比松资源由于遗传基础狭窄,其子代在生长方面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本研究引进的巴哈马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资源变异丰富,部分种源在台山生长表现优异,可一定程度拓宽国内加勒比松遗传基础,为湿加松新种质创制提供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组合对烤烟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明显促进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提高烟叶经济性状,以氮磷钾配施处理最优。各处理烟株干物质重顺序为氮磷钾配施氮钾配施氮磷配施磷钾配施不施肥。氮磷钾配施处理烟株干物质是不施肥的1.89倍,在根、茎、叶中分配比例为18.94%、26.62%和54.44%。另外,氮磷钾配施处理产量最高,为不施肥的1.57倍,缺氮处理(N_0P_2K_2)产量占氮磷钾配施处理产量的比例缺钾处理(N_2P_2K_0)缺磷处理(N_2P_0K_2),即缺氮对烟叶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缺钾,磷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在甘肃农业大学试验田布置14个田间试验处理,研究不同氮磷钾含量配比对陇油7号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比例(磷钾施用量一致)和施磷比例(氮钾施用量一致)较高时,冬油菜长势良好,表现为干物质积累量含量较高,籽粒产量增加;而施钾比例对冬油菜的产量影响较小;供试13种氮磷钾配比处理中,以N_2P_2K_3处理10的籽粒产量最高,为6978kg/hm~2,其次是处理9(N_2P_2K_1)和处理11(N_3P_2K_2),籽粒产量分别为5446kg/hm~2和5020kg/hm~2。以处理2(除CK之外)的籽粒产量最低,为880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一年生扁桃幼苗生长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为扁桃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土壤盆栽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测定扁桃生长特性和叶片养分含量各项指标,评价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下的苗木质量,采用隶属函数模糊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出最佳施肥配比组合。【结果】氮磷钾配比施肥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扁桃幼苗的生长发育,除高径比、茎根比和一级侧根数外,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叶面积的最大值均出现在T6组N2P2K2(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304 g/株);不同施肥处理下扁桃幼苗的叶片养分含量有所差异,各施肥处理组叶片N、P、K含量均大于对照组。叶片N、P、K含量最高处理组分别为T11组N_3P_2K_2(尿素1.155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304g/株),T7组N2P3K2(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615 g/株,氯化钾0.304 g/株),T10组N_2P_2K_3(尿素0.770 g/株,过磷酸钙0.410 g/株,氯化钾0.455 g/株)。【结论】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和苗木质量QI计算分析得出,最佳氮磷钾处理组为T6组N_2P_2K_2。  相似文献   

5.
阐明长期不同施肥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探讨提高红壤性稻田土壤肥力的合理施肥模式。田间试验设CK(不施化肥)、N_1(N 60 kg/hm~2)、N_2(N 120 kg/hm~2)、N_1P_1(P_2O_530 kg/hm~2)、N_2P_1、N_2P_2(P_2O_560 kg/hm~2)、N_2P_2K_1(K_2O 45 kg/hm~2)和N_2P_2K_2(K_2O 90 kg/hm~2),各处理均施用腐熟牛粪作基肥,每季稻草按50%还田,连续10年不同施肥处理下红壤性稻田有机质、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化规律。10年后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2.5 g/kg,年均增加0.25 g/kg左右。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比试验前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0.35 g/kg,年均增加0.035g/kg,以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的土壤全氮增幅最大,平均每年增加0.052和0.048 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磷肥处理(CK和N_1、N_2),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基本上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施用化学磷肥处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N_1P_1和N_2P_1处理每年土壤全磷含量增加0.008 g/kg;N_2P_2、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土壤全磷含量年均增加0.012~0.013 g/kg。N_1P_1和N_2P_1处理每年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约0.8 mg/kg;N_2P_2、N_2P_2K_1和N_2P_2K_2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年均约增加1.4~1.6 mg/kg。连续10年不施化学钾肥处理(CK、N_1、N_2、N_1P_1、N_2P_1和N_2P_2),其土壤全钾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而速效钾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施用化学钾肥处理中N_2P_2K_2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全钾年均增加0.014g/kg。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氮磷钾化肥显著提高赤红壤区稻田土壤肥力水平,有机肥的施用是不断培肥土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一定氮钾配施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发育特性、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IPAR与LAI之间的相关性,为在一定氮钾配施下筛选出适宜的磷肥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郑麦7698为试验材料,设低氮低钾N_1K_1(N 225 kg·hm~(-2)、K_2O 150 kg·hm~(-2))、低氮高钾N_1K2(N 225 kg·hm~(-2)、K_2O 225 kg·hm~(-2))、高氮低钾N_2K_1(N 300 kg·hm~(-2)、K_2O 150 kg·hm~(-2))、高氮高钾N_2K_2(N 300 kg·hm~(-2)、K_2O 225 kg·hm~(-2))4个氮钾配施比例,每个氮钾配施设置5个施磷水平:P0(不施磷)、P1(P_2O_5 150 kg·hm~(-2))、P_2(P_2O_5 225 kg·hm~(-2))、P~(-2)3(P_2O_5 300 kg·hm2)、P4(P_2O_5 375 kg·hm-),共20个处理。对小麦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IPAR)、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在4种氮钾配施下,施P_2O_5 0—225 kg·hm~(-2)时,随施磷量的增加,总茎蘖数、开花后干物质积累及LAI均增加,施P_2O_5超过225 kg·hm~(-2)时,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以施P_2O_5 225 kg·hm~(-2)水平群体指标最佳。(2)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冠层截获光合有效辐射值(IPAR)的大小顺序均为P_2P1P3P4P0,且P_2水平IPAR值最高,增幅最大。不同氮钾配施下以N_1K_1条件IPAR增幅最多。(3)4种氮钾配施条件下IPAR与LAI均呈指数正相关关系,N_1K_1、N_1K2、N_2K_1、N_2K_2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小麦IPAR与LAI的拟合系数分别为0.8492、0.8363、0.7321、0.8081。产量与LAI在二阶多项式函数关系上拟合度较好,拟合系数为0.7145。(4)从3个年度各处理产量来看,适当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的籽粒产量,但磷肥增加到一定程度小麦产量又呈下降趋势,不同氮钾配施下N_1K_1处理产量水平最高,氮钾配施固定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的产量及增产率均为P_2(P_2O_5 225 kg·hm~-2))时最高。【结论】本研究条件下,N_1K_1P_2(N_225 kg·hm~(-2)、K_2O 150 kg·hm~(-2)、P_2O_5 225 kg·hm~(-2))处理可以优化小麦群体结构,提高LAI,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IPAR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水平氮肥施用量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化学氮肥(N_0P_2K_2)、70%优化施氮肥(N_1P_2K_2)、优化施氮肥(N_2P_2K_2)、130%优化施氮(N_3P_2K_2)。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最优,其中,油菜产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130%优化施氮肥(N_3P_2K_2)优化施氮肥(N_2P_2K_2)70%优化施氮肥(N_1P_2K_2)不施化学氮肥(N_0P_2K_2)。结合土壤肥力和经济投入量可得,在中低肥力田块中,产量最高的肥料配比为处理N_3P_2K_2,投产比为1∶7.88;最经济的肥料配比为处理N_2P_2K_2,投产比为1∶8.9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3414"施肥方案中不同N、P、K施肥量对瓜蒌品质的影响,为专用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414"肥效方案设计试验,收集每个施肥区组内瓜蒌,测定其瓜蒌鲜重、干瓜重、果皮厚度、果皮重、瓤重、千粒重、灰分、浸出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皂苷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腺苷含量、仁三醇含量;通过熵权法加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求其最佳施肥配比。【结果】不同处理对指标成分影响各不同,其中N_1P_2K_2对瓜蒌重量影响最大;N_2P_0K2对果皮厚度及灰分影响最大;N_2P_1K_2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最大;N_2P_2K_2对浸出物含量影响最大;N_2P_3K_2对瓤重和仁三醇含量影响最大;N_2P_2K_3对种子重量、可溶性糖及皂苷含量影响最大;N_3P_2K_2对果皮重及腺苷量影响最大;综合评价N_2P_2K_3(N:300 kg/hm~2,P:450 kg/hm~2,K:360 kg/hm~2)为最优施肥量配比。【结论】施肥对瓜蒌性状及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不同施肥水平对各指标影响趋势均不相同。采用熵权法灰色系统评价体系研究施肥对瓜蒌生长性状及化学成分等指标的影响,确定最优施肥量,评价方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为定量施肥及专用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露天大田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设置11个肥料处理组N_0P_0K_0、N_0P_2K_2、N_(0.5)P_2K_2、N_1P_2K_2、N_(1.5)P_2K_2、N_2P_2K_2、N_(2.5)P_2K_2、N_3P_2K_2、N_2P_0K_2、N_2P_2K_0、MN_2P_2K_2,每个处理重复3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豆角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磷、钾肥投入相同,以N_(1.5)为分界点,产量、净收益和豆角/地表植株呈现两段式递增趋势,当N∈(1.5,2.5),施氮量与豆角/地表植株呈负相关;当N∈(2.5,3],施氮量与豆角/地表植株正相关;MN_2P_2K_2时,产量、净收益和豆角/地表植株达到最大。氮肥对豆角产量影响最大,磷、钾肥其次;有机肥+无机肥配施豆角增产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料配比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肥料N、P、K、B配比对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品质、干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获得较高产量和品质的最佳肥料配比组合。结果表明,N_(3(375))P_(3(225))K_(2(60))B_(1(0))和N_(3(375))P_(3(225))K_(3(120))B_(3(0.90))配比组合马铃薯块茎中的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N_(2(187.5))P_(3(225))K_(1(0))B_(1(0))、N_(2(187.5))P_(2(112.5))K_(2(60))B_(2(0.45))、N_(2(187.5))P_(1(0))K_(2(60))B_(3(0.90))配比组合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品质;N_(2(187.5))P_(1(0))K_(2(60))B_(3(0.90))配比组合最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干质量的累积;N_(3(375))P_(3(225))K_(1(0))B_(3(0.90))配比组合最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中,N对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对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综合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马铃薯主产区产量、品质俱佳的最佳肥料配比组合为N_3P_3K_2B_3,即N、P、K、B肥施用量分别为375、225、60、0.90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氮磷钾肥中添加微量元素进行配方施肥对西南桦幼林生长的影响,为营造西南桦人工丰产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西南桦幼树每株施用有效成分总含量为45%的氮磷钾肥0.5kg及分别添加10.0g硼或10.0g硼+5.0g铜9个配方施肥处理,分析各处理幼树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结果]施用不添加微量元素的氮磷钾肥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西南桦幼林的树高生长(P<0.01,下同),对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虽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在氮磷钾肥中分别添加硼或硼+铜,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促进2年生西南桦幼林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氮磷钾肥、氮磷钾肥+硼及氮磷钾肥+硼+铜3类配方施肥处理的西南桦幼林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值为1.0:1.2:1.4,其中以磷、钾含量较高的氮磷钾肥+硼+铜的效果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进行氮磷钾肥+硼或+铜配方施肥西南桦幼树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磷钾肥中添加微量元素硼或硼+铜进行配方施肥对2年生西南桦幼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尤其以磷、钾含量较高的氮磷钾肥+硼+铜的施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丁洪  张玉树  李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2-4043
[目的]为新型肥料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配制新型白菜专用肥(N∶P2O5∶K2O=16∶7∶13),设5个肥料处理,比较了新型专用肥、普通肥料和俄罗斯复合肥对大白菜的施用效果。[结果]新型专用肥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大白菜的产量。与普通肥料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等养分比例的肥料,新型专用肥可增产10.0%;与俄罗斯复合肥(N∶P2O5∶K2O=16∶16∶16)相比,施用等养分量的新型专用肥可增产20.0%。新型专用肥能明显改善大白菜品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提高2.7~3.4 g/100 g,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还可明显提高肥料利用率,氮、磷、钾比普通肥料分别提高3.4%、2.4%和9.8%,比俄罗斯复合肥分别提高-0.1%、10.0%和9.5%。[结论]研究开发新型专用肥是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寒旱区N·P·K肥不同用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荣  朱春来  孙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098-14099
[目的]探讨N、P、K肥对旱地春油菜品种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N、P、K肥用量对青杂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3个肥料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关系极显著(F=14.87),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高(拟合系数r=0.982)。N、P、K肥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肥〉K肥〉P肥。N、P、K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肥×磷肥〉氮肥×钾肥〉磷肥×钾肥。产量与N、P、K肥的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式分别为:Y1=2024.66+343.15X1-19.74X1^2;Y2=2849.97+165.53X2-6.62X2^2;Y3=3708.01—207.23X3+18.56X3^2Y1的最大值为3534.22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30.35ks/hm^2;Y2的最大值为3884.41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7.50kg/hm^2。Y1的最佳值为3534.16kg/hm^2,对应的施氮量为129.60kg/hm^2;Y2的最佳值为3884.22kg/hm^2,对应的施磷量为184.95kg/hm^2。[结论]N、P、K肥用量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 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 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相似文献   

15.
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最适合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比例。[方法]采用4+X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油菜在不同N、P、K肥施用量组合下各生物学性状与施肥的关系,并对所设5个处理进行对比,寻找出最优施肥量组合。[结果]春油菜在相同时期对N、P、K的需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苗期养分吸收为N〉K〉P,抽薹期至盛花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结荚期对养分的吸收为K〉N〉P,成熟期对养分的吸收为N〉K〉P。因此,根据油菜的需肥规律,在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成熟期均应注重施用N肥,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加强P、K肥的配合施用。[结论]青海东部地区春油菜生长的施肥最佳N∶P2O5∶K2O配比为1.00∶0.14∶0.94。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疯树营养特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麻疯树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复合肥施用量0(CK)、1.415、2.830和4.246 t/ha共4个处理,调查秋播麻疯树周年生长性状及养分积累状况。【结果】施用复合肥能明显促进麻疯树生长,但施肥量对地径和茎高生长的影响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有差异。不同处理下周年生麻疯树N、P2O5、K2O积累量分别为0.185~0.750、0.249~1.047和1.089~4.514 g/株,比例约为1.0∶1.4∶6.2;随施肥量的增加,周年生麻疯树根、茎及叶的N、P2O5、K2O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但根、茎及叶的N、P2O5、K2O含量先增加后下降;施肥量也影响N、P2O5、K2O在麻疯树根、茎、叶的分配。【结论】施用复合肥(N∶P2O5∶K2O=18∶8∶18)4.246 t/ha有利于补充麻疯树周年生长对N、P、K的需求,并促进苗木各器官协调生长。  相似文献   

17.
氮钾配施对几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氮、钾配施对油菜、水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适施用量。[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氮、钾配施比例对油菜及水萝卜营养生长、产量、硝酸盐累积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适量的氮、钾配施能提高各种蔬菜的产量,同时还能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及改善其品质。油菜、水萝卜最适施氮量分别为0.30和0.15 g/kg,钾用量均为0.30 g/kg。单施氮肥能使蔬菜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且硝酸盐积累也随之明显增加,但粗灰分含量却明显降低。配施钾后,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而且能明显减少因施氮而对品质带来的不利影响。过量施用氮肥(纯氮≥0.45 g/kg)会使蔬菜的产量下降。[结论]适量的氮、钾肥配施可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但氮肥施用量过多会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草本花卉百日草的科学施肥及养殖业废弃物科学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发酵猪粪、化肥、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对百日草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时期百日草的功能叶片数、最大表观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株高、冠幅、花径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纯养分施入量相同的条件下(N0.80 g/盆、P2O50.28 g/盆、K2O0.37 g/盆),单施化肥及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施用的效果好于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有机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处理的百日草长势相当;单施化肥处理和化肥与发酵猪粪配合处理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合理的肥料施用是保障百日草良好生长的重要措施,在百日草栽培中,可以用发酵好的猪粪来替代部分化肥。  相似文献   

19.
水肥耦合效应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积累对水肥耦合的响应规律,并确立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  方法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RCCD),建立各指标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和耦合效应对生长的影响。  结果  ①对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的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8、处理16、处理18苗木生长情况较好。②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和施氮量对5个指标均有显著正效应,施磷量对地径无显著效应,施钾量对各指标均无显著效应,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③单因素效应表明:各指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均呈现出类似“抛物线”的变化趋势,生长速率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速率减缓。④耦合效应表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对苗高、生物量、叶面积、根干质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磷量对苗高、地径、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土壤含水率×施钾量对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磷量对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有显著正效应,施氮量×施钾量对地径有显著负效应,水肥间的耦合效应大于肥料间的耦合效应。  结论  栓皮栎苗期水肥需求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适宜的水分和施肥配比可促进苗木生长。高水、高氮、高磷、低钾条件下苗木生长情况更好。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9%,氮、磷、钾用量分别为215.3、46.0、18.1 mg·株?1,苗木的苗高可达到45.14 cm,地径达到4.40 mm,根干质量达到6.30 g,生物量达到11.70 g,单株叶面积可达460.83 cm2。图3表2参30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盆栽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杂交鹅掌楸幼苗寻求最佳的施肥配方,为科学造林和指导生产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鹅掌楸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杂交鹅掌楸苗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具有相关性,不同处理间的杂交鹅掌楸的生物量有显著差异,苗期生长较好的杂交鹅掌楸的氮磷钾营养元素含量比例为1∶0.2∶4。[结论]其最佳的施肥配方是每株施用氮(N)2.64 g、磷(P2O5)1.08 g和钾(K2O)3.55 g,即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9∶1.345,在该条件下,苗高为59.2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