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介苗是国家规定的婴幼儿出生时就需要接种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一般比较安全,仅在个别情况下会引起局部溃疡和淋巴结肿大、化脓,罕见卡介苗骨髓炎、卡介苗全身播散等严重异常反应。但由于卡介苗是出生时就接种,有些个体存在出生缺陷等情况,同时卡介苗又是减活疫苗,所以特殊个体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卡介苗反应。本文报道一例有出生免疫缺陷——高IgE血症的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了局部的严重脓肿反应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正卡介苗是一种用人工定向变异或从自然界中筛选所获得的毒力高度减弱的病原微生物(即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1])。其接种不良反应常见有脓肿、溃疡、瘢痕、局部淋巴结大~([2]),严重者可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骨髓炎、过敏性休克等。接种后出现全身播散性卡介苗病的病例较为罕见,据有关报道,其发生率占接种儿童的0.06/百万~1.56/百万,致死  相似文献   

3.
冯永波  金立民  杨帆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4425-4426
目的:探讨小儿接种卡介苗后发生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31例出现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①患儿均有新生儿BCG接种史;②无结核病接触史,接种后发生局部淋巴结病变,符合原发感染;③无结核中毒症状及其他部位结核病;④PPD(+~++);⑤病变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小儿腋下淋巴结出现结核样改变时,应考虑卡介苗性淋巴结反应;若诊断成立,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者无需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4.
卡介苗每年给成千上万的婴儿、儿童接种。如此众多的接种者就使接种后的副反应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好在,各种反应中严重的结核全身播散是很少的,但局部反应的发生却十分频繁。由卡介苗引起的初级真皮内反应,形成注射部位的硬节和局部淋巴结的肿胀。少数接种者对结核菌反应过强,产生一个溃疡或皮下脓肿或化脓性淋  相似文献   

5.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但在基层单位常因接种剂量、方法及部位等操作环节掌握不当而出现接种局部化脓或淋巴结肿大等不良反应.本文报道1例因接种卡介苗引发的严重淋巴结脓肿.  相似文献   

6.
卡介苗是基础免疫的组成部分,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肺结核的有效措施之一。卡介苗是减毒活菌疫苗,接种后会因诸多因素造成异常反应,表现为接种局部皮下慢性脓肿和回流区淋巴结肿大。现将门诊部2004—2006年接诊的82例卡介苗接种后出现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56例卡介苗所致淋巴结强反应的临床表现,评价局部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5月结核病门诊56例由卡介苗所致淋巴结强反应患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给予热敷、清创引流及敷药等局部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 1)分型:结节未液化型7例,液化型20例,脓肿破溃型23型,术后伤口未愈者6例。2)疗效:7例未液化型经局部热敷,5例结节缩小,2例结节液化;22(20+2)例液化型经穿刺针吸及结节内注射异烟肼,均化脓破溃;45(23+22)例脓肿破溃型经清创引流,利福平外敷,伤口愈合;6例手术后伤口未愈者经清创引流、利福平外敷,伤口愈合。结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所致淋巴结强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局部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在校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调查和卡介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中专生在校期间结核自然感染和对结核病的免疫力水平及卡介苗接种效果。方法:在新生入学时结核菌素试验(简称结试)的基础上,对结试阴性的学生,再查结试,对结试阴性者接种卡介苗,于接种后第十二周查结试以评价接种效果。结果:检查1322人,阳性240人,阳性率18.15%;阴性1082人,其中接种卡介苗975w ,接种率90.11%。于接种后第十二周查结试,阳转率92.72%。结论:本次调查结核年感染率较高^[1],卡介苗接种效果较好。加强结核病的监查、进行卡介苗接种及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是控制结核病的简捷、有效、经济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揭示卡介苗接种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减少职业伤害风险.方法 观察接种卡介苗过程中的职业安全环节,引导医务人员在卡介苗接种各环节做好防护.结果 通过对接种过程的临床观察,提出可靠的防护方法,在接种过程中按照卡介苗接种流程操作,3年中无一例医务人员发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结论 只要从卡介苗的检查、使用、废弃空安瓿的处理过程中做好防护,对有利器损伤的医务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治疗,可以防止感染结核病,防护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卡介苗接种是基础免疫的组成部分 ,是预防儿童结核的有效措施。使用时除应熟悉适应症、禁忌症外 ,操作技术要做到部位正确 ,剂量准确、深浅度准确 ,且方法要正确。一旦发生超量或重复接种 ,应及时上报、认真对待 ,尽早妥善处理 ,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科自 1993~ 1998年共发生重复接种卡介苗 3例 ,现将对 3例卡介苗复种的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例卡介苗重复接种儿分别为出生 4天、5天、9天 ,2男 1女 ,3例均为出生后 2 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 ,由于当班操作者仅完整填写了结核病防治所发的卡介苗接种登记表 ,而本院出生登记本“卡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华南部队结核病流行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我国华南部队结核病的流行因素。为部队结核病的综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138例部队肺结核现患病例及276例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有无结核病人,入伍所在地,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情况,每年探亲情况,病前1月劳动训练强度,人际交片与结核病发生的OR值有显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有无结核病人(r=1.79)。明显的结核病接触史(r=2.96),卡介苗接种史(r=0.60),每年探亲情况(r=2.83)。病前1月劳动训练强度(r=1.68),人际交往(r=2.24),体质指数(r=1.60)与肺结核发生的OR值有显性。结论 提示家庭有结核病人,明显的结核病接触史,每年探亲次数多。病前1月劳动训练强度大,喜欢人际交往,体质指数差对南方部队结核病发生有影响作用。而接受卡介苗预防接种,尤其是入伍时接种卡介苗,可防止或减少结核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卡介苗误种皮下或肌肉引起冷脓肿的时间及发生原因。[方法]对1995--2005年平湖市卡介苗误种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种皮下或肌肉引起冷脓肿的时间与是否初(复)种、接种剂量、深度以及是否及时处理相关。[结论]卡介苗误种皮下或肌肉发生冷脓肿的时间,复种比初种短,接种剂量多者发生时间短,局部微封闭处理的比未做处理发生的时间长;接种部位越深发生冷脓肿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结核发病及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1980年以来涟水县30例儿童重症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因自动转出院,排除3例病例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发现,儿童重症结核的预后与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早期误诊漏诊和辅助检查结果阴性有明显相关性;与被动吸烟、父母收入及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有结核病接触史、未接种卡介苗、早期误诊漏诊和辅助检查结果阴性是儿童重症结核病病程发展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被动吸烟、父母收入及居住环境空气质量与儿童重症结核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可减少发病和减轻病情口]。接种卡介苗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的注射技术。操作不当,可导致接种无效,局部皮肤无卡痕或肿胀等不良反应,近年莘县樱桃园镇卫生院采用小儿头皮针注射,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鸣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1):587-587,F0004
在卡介苗接种工作中,由于菌苗、个体差异和接种人员责任心等因素,常常会发生因卡介苗接种引起的寒性脓肿。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接种同侧汇流区的淋巴结发生变态反应性坏死后所致,另一种则是接种方法错误导致注射部位形成皮下脓肿。由于此类寒性脓肿发生部位特殊,患者又均为婴幼儿,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现将1983年6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上述两种寒性脓肿的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卡介苗接种后发生1例淋巴结炎处置与体会。方法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规范对该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结果发现1例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左侧腋下淋巴结脓肿,经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为卡介苗淋巴结炎。患儿淋巴结脓肿施行切开排脓,异烟肼纱布条引流、换药,45 d后痊愈。结论卡介苗接种后淋巴结炎是卡介苗接种中较为多见的接种异常反应,对此采用淋巴结脓肿切开排脓,异烟肼纱布条引流的方法简单、易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提高卡介苗接种率、接种质量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卡介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是卡介苗接种工作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县综合医院产科和妇幼保健院从1992年开始在婴儿出生后24~72小时接种卡介苗,已形成制度。1992年以来接种新生儿 23240人,发现淋巴结肿大11例,发生率0.047%。现将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992年以来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共23240人,发现11例异常淋巴结反应,均为足月正常新生儿,体重>3.0kg.无结核病接触史。于出生…  相似文献   

18.
接种卡介苗后局部引起疤痕疙瘩是一种少见的异常反应,我们用醋酸确炎舒松──A等药物局部注射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13岁,系本市第三中学学生,于1981年秋卡介苗复种后2个月左右,局部出现溃疡,经使用2%碘酒涂抹数次,一年后溃疡愈合,不久局部出现一米粒大小淡红色的突起,有痒感,疙瘩逐年增大,曾多次就诊,均认为无特殊治疗方法,故而未给治疗,1988年4月来我处就诊,检查发现患者左上臂三角肌处下方有一大小为48×26mm,厚约6~8mm疤痕疙瘩,质地坚硬.表面光滑、色紫红、边缘较清楚,局部有明显痒感。治疗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全球大约有超过30亿人口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最多能预防80%的结核病,主要预防粟粒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且有效性长达15年;然而,它的保护作用依地理变化而异,这可能与频繁暴露于结核病、卡介苗菌毒株的基因变异、人群遗传差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干扰、受寄生虫感染的干扰等有关。卡介苗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疫苗之一;但如果给有免疫缺陷的婴儿接种卡介苗,会引起播散性或致命性感染。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高结核流行区的国家,所有新出生儿童都应接种卡介苗。  相似文献   

20.
卡介苗接种是结核病预防工作的重要部分 ,对预防儿童结核发病 ,特别是那些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 ,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结核等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现将近 11年来上海市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上海市 1990~ 2 0 0 0年上海市结核病疫情年报及卡介苗监测报表。1.2 指标及统计方法 按《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 1999年版 ,下称《手册》)中卡介苗接种监测工作要求。1.3 接种质量抽查  2 0 0 0年市区每月随机抽查 3天内出生的新生儿 ,郊区每季随机抽查半个月内出生的新生儿。抽查内容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