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解辛安水库的水质状况,对辛安水库进行了年内和年际水质和富营养化评价。水质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富营养化评价采用卡森指数法和优势种法。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辛安水库水质主要污染物质为有机物指标,无机物指标和有毒污染物指标均在Ⅰ类和Ⅱ类内,水质总体状况介于Ⅱ类和Ⅴ类之间。2009年~2013年每年6月~9月,辛安水库水质总体达到Ⅲ类水标准。2013年辛安水库富营养化水平12月份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8月份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其余10个月份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近5年辛安水库富营养化情况:2009年属于重富营养化状态;2010年~2013年辛安水库均属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广东省韶关市内8座饮用水水源地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富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3至2017年,8座水库水质总体保持较好,均处于Ⅱ类、Ⅲ类水质类别,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水库富营养状态处于贫营养或中营养。最后结合水库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水库水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樱 《净水技术》2023,(3):75-80+126
针对现有综合污染指数法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未考虑指标权重的情况,本文利用3类(水源受污染程度、藻类及典型致嗅物质、一般水质情况)共15项水质指标,将改进的综合水质指数(CWQI)法应用于上海市水源水库水质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1)该水源水库2018年—2021年输水口水质整体趋好,但受来水水质波动性大的影响,2021年输水口CWQI变幅大于2018年—2020年;(2)2018年—2021年输水口较取水口CWQI中位值下降率分别为37%、46%、48%、45%,表明该水源水库对水质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库区水体自净能力强;(3)取水口和输水口CWQI存在明显的四季变化趋势,CWQI的夏秋季变幅显著大于冬春季,且取水口和输水口水质冬春季均明显优于夏秋季,库区对水质的改善率呈现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吴慧 《广东化工》2012,(6):264-265,255
通过对紧水滩水库龙泉段水质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分析,基本掌握了紧水滩水库水体的营养化状况及其变化情况,即水库水质已有好转趋势,处于中营养水平;对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叶绿素a与p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温呈偏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Ac)对东张水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其水质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及污染因子对水质的贡献,以揭示东张水库水质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水质污染特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时间特征分析可由三个主成分反映。东张水库库心断面在2004-2009年时间跨度上表现为2005年水质污染综合评价排序最高。水质最好;20...  相似文献   

6.
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朱慧峰 《净水技术》2016,(4):58-62,116
为明确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状况,该文在水源地试通水前后水质监测基础上,对各监测点水质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水前水库取水监测点水质单项指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为Ⅲ~Ⅳ类,汞偶有超标,但其浓度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限值;综合水质指数(WQI)法评价水质主体为良(21≤WQI≤40)至尚好(41≤WQI≤60)。通水后水库江边取水和库中监测点单项指标均以Ⅰ~Ⅱ类为主,单因子法综合评价江边取水口水质为Ⅱ~Ⅲ类,库中监测点除总氮总磷外为Ⅱ~Ⅲ类;综合水质指数法评价水质均为优(WQI≤20)至良。东风西沙水源地水质总体安全,但应注意水库取水汞和氯化物污染风险以及库中富营养化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现阶段龙岗河水体状况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而为龙岗区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及技术支撑,于2021年对龙西河和丁山河进行水样及底栖动物的采集和检测。文中采用了综合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及水质生物评价法对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污染指数反映出龙西河全年水质等级属于清洁,丁山河全年水质属于中污染及重污染水平的比例约为66.67%,水体污染程度较高,而结合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龙西河与丁山河的水质状况分别对应中污染和重污染等级。对龙西河水质产生较大影响的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TP、CODMn,影响丁山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TN、TP、CODMn、BOD5。时间变化上,龙西河水质状况差异不显著,丁山河水质污染指数与降雨呈正相关,强降雨时期带来的农业、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加剧了水质恶化。3种评价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从水质因子及生物多样性层面综合反映水体实际状况,可为该水系其他河流的水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州开发区重点企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本文以73家重金属企业厂区内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安全)水平,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34;生态环境风险总体表现为强生态危害,土壤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158。  相似文献   

9.
综合水质指数法对滴水湖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龙 《净水技术》2012,31(2):66-71
正确认识和评价滴水湖水质的变化特征是进行水环境管理的前提。通过监测2006-2009年滴水湖水体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以及总磷(TP)等5种主要污染因子的月度变化,利用综合水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2006-2009年间滴水湖湖区整体水质已达到地表水IV类水标准(GB 3838—2002),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有机污染物和总磷是滴水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0.
修倩  程沧沧 《广东化工》2013,40(12):125-127
对2008年-2011年来陆水湖水质状况、蓝藻爆发状况及影响因素、蓝藻生长对湖体水质的影响及饮水安全影响进行了研究,使用湖泊综合营养指数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陆水湖水体中的TN、TP超标明显,水质处于贫营养化向中富营养化过渡的阶段,水体处于轻污染水平。陆水湖作为一座城区人口近30万人的快速发展中城市的饮用水源,并且陆水湖是一个跨流域水库,涉及通城、崇阳、赤壁、嘉鱼三县一市,需多个县市联合行动,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浑河市区段流域水质Cu、Pb、Cd、Hg含量,根据其含量对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7条支流重金属污染状况轻重不同,污染侧重点不同,总体水质符合排放水标准。大伙房水库库区水质较好,浑河市区段水质优于各个支流,水质符合排放水标准。浑河支流评价等级为尚清洁。浑河市区段总体评价等级为清洁。  相似文献   

12.
依据2009年-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对赣江吉安段水污染的空间变化及3种主要污染因子对其空间变化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干流综合污染指数的变化呈现潭坑口、金滩、大洋洲高,其他断面平稳的变化规律;2干流水污染空间变化的三个峰值断面,受不同污染物的影响。该研究为通过区域划分对河流污染治理和控制、对河流污染治理的方向提供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指导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城市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武汉城区某湖泊为例,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体水质状态和底泥污染等情况进行评价,结合点源、面源、内源污染负荷,对水环境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程度开展分析,全面准确地反映水域水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湖泊整体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71.48~87.35,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主要控制因子为叶绿素a、TN、TP;底泥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90%以上底泥处于较严重污染状态,平均污染指数达3.370,其中TP对水体污染贡献最显著;湖泊水体主要污染源为雨水径流产生的面源污染和底泥释放的内源污染,CODMn为主要面源污染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4.
以透明度、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及叶绿素a的含量为调查项目,选择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肇庆市下湾水库水质的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下湾水库中水体均已呈富营养状态,水体皆已被污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及香农威纳指数对2011~2015年西溪湿地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西溪湿地水质总体较好,水体较清洁;但总体有下降的趋势,且水质变化呈季节性,冬春季水质优于夏秋季。水中总氮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长江中游浅水湖泊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咸宁市西凉湖为例,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体水质标准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氮、磷是西凉湖水体的主要污染因子,各采样点的总氮(TN)、总磷(TP)不能满足Ⅲ类水体的水质要求;西凉湖水质呈中、重污染状况,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是西凉湖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依据牛洋水库2012~2013年的水质监测和浮游植物调查数据,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季节演替,同时运用细胞密度、群落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等对水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牛洋水库的浮游植物涵盖了6个门类共计30属33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中绿藻门占42.4%,其次是蓝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细胞密度的变化都具有季节性,春季、夏季和冬季硅藻均为绝对优势种类,分别占藻类总组成的79.3%、60.3%及70.3%;秋季刚开始以蓝藻为优势种,之后以硅藻为优势种,而蓝藻、绿藻为次优势种。依据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评价,牛洋水库水体处于极贫营养至中营养水平;从多样性指数分析来看,水体介于轻微污染至中污染之间;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看,水体处于中营养至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杨浦区某河道为例,研究了其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道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溶解氧和氨氮,在2015年该河道地表水污染达到峰值,随后在2016、2017年逐渐好转,在2018-2020年有所振荡。三个点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该河道的污染是全流域性的污染。从上游至下游,水质状况总体处于好转的趋势。污染物质在春夏时期(3-8月)的浓度高于秋冬时期(9月-次年2月)。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合肥市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空气质量报道(包括污染源、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状况),得出其年变化和区域变化特征及其中重度污染日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合肥市总体空气质量良好,平均污染指数为95;冬季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特别是一月和二月;中重度污染日主要分布在一月;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因素有大气扩散条件、降水量、绿化覆盖率以及区域产业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梁子湖水环境主要污染因子。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卡尔森综合营养指数法对梁子湖入湖口、中心梁子岛、东梁子湖湖心、出湖口等监测点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梁子湖的出湖口水质状况最好,入湖口最差;全湖处于中营养状态;总磷、总氮、COD_(Cr)、COD_(Mn)、BOD_5为梁子湖主要污染因子;梁子湖主要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源污染物的流入、区域内面源污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