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豆油酸、偏苯三酸酐、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性醇酸树脂。讨论了合成条件及偏苯三酸酐用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性醇酸树脂固化涂膜的硬度、光泽度、附着力、耐水性能均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将豆油和三羟甲基丙烷醇解得到甘油酸酯,再加入高固含量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苯酐、偏苯三酸酐酯化反应制备得到改性水溶性醇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涂料的干燥时间、硬度、耐水性及耐老化性等测试研究了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用量为醇酸树脂质量的50%~60%时涂层性能最佳。与未改性的醇酸涂料相比,改性后的醇酸树脂涂料20 min即可实现表干,涂料的耐水性和耐盐水老化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豆油、桐油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基础水性醇酸树脂,再用苯乙烯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以提高水性醇酸树脂的干燥性能和耐水性。通过不同的苯乙烯和引发剂用量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苯乙烯用量为水性醇酸树脂用量的35%,引发剂为苯乙烯的3%,且分步加入时可制得干燥性和耐水性较佳的水性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4.
以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及亚麻油脂肪酸为主要原料生成所需的醇酸树脂,并加入偏苯三酸酐将其水性化得到具有水溶性的醇酸树脂,运用接枝共聚的方法进行改性得到丙烯酸酯改性的水性醇酸树脂。通过涂膜性能测试研究了引发剂种类、水性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的比例、玻璃化温度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了产物的平均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红外光谱研究了产物的基团结构,运用核磁对丙烯酸酯接枝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透射电镜(TEM)表征树脂的微观状态。结果表明,当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时,水性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的比例为3∶1,玻璃化温度为87.5℃时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5.
环境友好型水性聚氨酯材料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乳化法以聚酯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合成了稳定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中和方式、扩链温度、丙酮加入量及交联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制备了耐水性较好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相似文献   

6.
以豆油酸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环氧酯,将其与豆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等进行酯化反应,经水性化和中和后得到一种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重点考察了环氧酯用量、醇超量、油度、酸值对树脂、涂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酯用量为醇酸树脂总质量的10%时,醇酸树脂油度为50%,醇超量选择在1.10~1.15,终点酸值为40~50 mgKOH/g,可以得到干性好、硬度高、附着力、水溶性、耐水性均优良的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通过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用环氧树脂E-44改性水性聚氨酯。探讨了水性聚氨酯的配方及反应条件,研究了环氧树脂用量、加入方式、温度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和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可显著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耐水性、耐溶剂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8.
将纳米氧化锌分散到水性色浆中,然后与水性丙烯酸树脂混合制得水性涂料。研究了纳米氧化锌用量及粒径对水性丙烯酸涂料硬度、附着力、接触角、耐水性和耐冲击性的影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锌后涂膜的综合性能均有所提高,纳米氧化锌的用量为1%时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胡国文 《上海涂料》2011,49(1):14-17
以紫胶、蓖麻油、顺丁烯二酸酐、三羟甲基丙烷、偏苯三酸酐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水性醇酸树脂。研究了紫胶用量、蓖麻油酸加量、脂肪酸类型、多元醇类型和酯化时间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所得醇酸树脂产品的贮存稳定性、耐水性、耐冲击性、硬度、柔韧性等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催干剂对水性醇酸树脂涂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性丙烯酸改性的醇酸树脂为基料配制水性木器涂料,探讨了涂料配方中催干剂的用量及催干剂的种类对水性醇酸涂料储存稳定性、干燥性能和涂膜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从醇酸树脂氧化成膜过程,分析催干剂对干燥性能的影响。初步解决了水性醇酸涂料催干剂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环氧树脂为改性剂,以及偏苯三酸酐和自制助剂改性,制成了水溶性且性价比较高的水性环氧改性醇酸树脂及其涂料。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树脂和涂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制底漆的性能与溶剂型涂料相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脂肪酸法合成基础醇酸树脂,然后用苯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得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通过探讨油度、K值、苯乙烯、丙烯酸用量等因素对改性后树脂成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的最佳工艺和配方;同时比较了水溶性常规未改性醇酸清漆、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清漆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较未改性醇酸树脂干性、硬度有了较大提高,与溶剂型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相当;当选取油度60%、K值1.05、苯乙烯质量分数35%、丙烯酸质量分数6.5%时,水溶性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白干表干达到0.5 h,实干20 h,硬度HB,水溶性优异,漆膜耐水、耐碱性获得很大提高,同时兼具了性能要求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溶性自干醇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六氢苯酐、间苯二甲酸、亚麻酸、水性单体及三羟甲基丙烷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水溶性自干醇酸树脂,测试了由该树脂配制的自干涂料的性能;讨论了工艺条件对醇酸树脂性质及涂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饱和脂肪酸、苯酐、三羟甲基丙烷、新戊二醇和偏苯三酸酐合成水溶性醇酸树脂,与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制备水溶性醇酸氨基烘漆。该水溶性醇酸氨基烘漆的漆膜性能均达到并超过溶剂型醇酸氨基烘漆的漆膜性能。讨论了酸值、羟值、油度、氨基树脂、中和剂、助溶剂和树脂结构等因素对树脂合成及应用性能的影响。水溶性醇酸氨基烘漆与水性醇酸防锈底漆配套使用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脂肪酸法,选用豆油脂肪酸、偏苯三甲酸酐和不同的多元醇、多元酸制备了一系列水性醇酸树脂,用苯甲酸、顺丁烯二酸酐和油酸对其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合成产品性能如黏度、粒径、硬度、附着力、耐水性、耐汽油性等的研究,确定了综合性能较好的水性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目前国内产量较大,应用较广的环氧改性醇酸树脂常见的3种方法:物理共混改性、溶剂型环氧改性醇酸、环氧改性水性醇酸。同时介绍了影响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制备及涂膜性能的多种因素,如环氧树脂的种类、一元脂肪酸种类与含量、油度等。最后对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氨基烤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为成膜物,部分甲醚化氨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氨基烤漆。讨论了氨基树脂用量、烘烤温度和干燥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胡国文 《广州化工》2011,(3):98-100
从改进树脂综合性能着手,研究了水性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确定了以熔融法和分步加料来制备醇酸树脂。以紫胶部分替代三羟甲基丙烷,顺丁烯二酸酐/偏苯三酸酐部分替代苯酐,所得水性醇酸树脂的干燥性能、硬度和柔韧性等性能得以提高。紫胶用量以5%为宜。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以亚麻酸、环氧树脂为原料制备环氧酯,再将环氧酯作为多元醇与亚麻酸、三羟甲基丙烷、苯酐、偏酐等进行酯化反应,经胺中和后得到一种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粒径分布作了分析,研究表明:醇酸树脂油度50%,终点酸值50~60,选用环氧树脂E-20与亚麻酸、三羟甲基丙烷、苯酐采用溶剂法反应,之后加入偏苯三酸酐采用熔融法反应可以得到干性好、硬度高、稳定性、水分散性和耐水性优良的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