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尿糖检验与尿微量蛋白检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糖及尿微量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糖水平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分别为(3.73±0.31)mmol/L、(40.78±7.51)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5±0.29)mmol/L、(15.92±3.7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糖阳性率及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6.05%、72.09%,健康对照组的尿糖阳性率及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有利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尿微量的白蛋白、尿蛋白检验结果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该院诊治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健康的体检者65名资料,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白蛋白、尿蛋白检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检验结果与阳性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尿蛋白阳性21.54%、尿微量白蛋白63.08%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41.55±11.32)mg/L、尿蛋白(93.36±20.68)mg/L比对照组(6.86±1.53)mg/L、(0.16±0.03)mg/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可选择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检验,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指导,其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更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同期来该院接受检查的5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开展尿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验,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观察组内尿蛋白阴性者、阳性者的微量白蛋白以及阳性率明显更高,并且经组内比较证实,观察组患者中尿蛋白阳性者的微量白蛋白指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者的尿蛋白阳性率以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内的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以及尿蛋白阳性率明显比正常人高。联合上述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β痕量蛋白(β-T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邯郸市人民医院内科及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3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UAE)水平,患者被分为尿蛋白正常组(55例),微量蛋白尿组(4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35例)。另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比较各组尿液NAG含量及血清β-TP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尿液NAG[(3.4±2.0)U/L比(11.9±3.2)U/L]及血清β-TP水平[(0.53±0.12)mg/L比(0.85±0.24)mg/L]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尿蛋白正常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尿液NAG[(5.9±3.6)U/L比(9.0±3.9)U/L比(21.0±7.2)U/L]和血清β-TP[(0.64±0.10)mg/L比(0.83±0.23)mg/L比(1.12±0.39)mg/L]水平显著升高,且大量蛋白尿组的显著高于微量蛋白尿组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尿液NAG水平与血清β-T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6,P=0.029)。结论:尿液NAG含量及血清β-TP水平可反映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病情,对其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62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清洁容器留取早晨中段尿10 m 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体。结果对照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52±18)mg/L,观察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18±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健康组,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对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以该院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验组)、50名健康体检者(参照组)为研究对象,均开展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实验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28.89%、77.78%)明显高于参照组(0.00%、0.00%)(P0.05)。实验组尿蛋白阳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100.00%)显著高于尿白蛋白阴性患者(68.75%)(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均可发挥较好指导作用,但后者的实践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应用价值,为糖尿病肾病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行糖尿病肾病检验的50例患者以及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实验对象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况以及阳性率占比率情况。另外,比较观察组不同病程糖尿病肾病检验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以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检验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检验患者,病程越长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越高、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价值显著,且后者敏感度更高,是此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尿液特定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42名(对照组),全部参与研究者均行尿液特定蛋白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IgG)(15.07±3.14)mg/L、转铁蛋白(TRF)(2.35±0.24)mg/L、β_2-微球蛋白(β_2-M)(0.27±0.06)mg/L、α_1-微球蛋白(α_1-M)(30.27±6.68)mg/L、24 h尿液清蛋白排泄率(UAE)(69.94±18.73)μ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92±1.63)mg/L、(0.74±0.13)mg/L、(0.18±0.05)mg/L、(10.32±3.15)mg/L、(3.17±1.49)μg/min。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应用尿液特定蛋白检验可根据IgG、α1-M、UAE等指标水平,为医师鉴别糖尿病肾病提供参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的应用意义及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经验。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入组对象,同时随机纳入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情况以及阳性率情况。另外,还将比较观察组不同病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以及阳性率差异。结果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含量以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越高、阳性率越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检验,可为临床辅助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及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糖尿病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邯郸市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T2DM患者130例,按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E)水平分为3组:24hUAE30mg组(正常蛋白尿组,55例);30mg24h UAE300mg组(微量蛋白尿组,40例);24hUAE300mg组(大量蛋白尿组,35例)。另选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尿液KIM-1含量及血清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尿液KIM-1含量及血清CysC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2)T2DM组内,与正常尿蛋白组比较,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尿液KIM-1含量[(1.0±0.3)pg/mg比(1.6±0.6)pg/mg比(3.0±1.2)pg/mg]及血清CysC[(1.05±0.25)mg/L比(3.11±0.22)mg/L比(5.96±0.37)mg/L]水平明显升高,且大量蛋白尿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尿液KIM-1含量及血清Cys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9,P=0.021)。结论:尿液肾损伤分子-1含量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可以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对糖尿病的肾损害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作用。方法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和40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给予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观察两组平均尿糖含量、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糖检验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平均尿糖含量(3.62±0.16)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39.67±11.28)mg/L,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尿糖含量(1.20±0.11)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15.94±8.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尿糖阳性,其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2.50%;观察组尿糖检验阳性率72.50%,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57.50%,二者之间的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有效检测出准确的尿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治疗,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参照依据,促进疗效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62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清洁容器留取早晨中段尿10 m 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体。结果对照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52±18)mg/L,观察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18±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健康组,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对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及数值。结果观察组尿糖阳性率为86.67%,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73.33%,对照组均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糖值为(3.66±1.02)mmol/L,尿微量白蛋白值为(26.45±5.36)mg/L,对照组尿糖值为(2.01±0.57)mmol/L,尿微量白蛋白值为(16.32±5.2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3例2型DN患者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分为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早期DN组(DN_3)和临床DN组(DN_4).其中尿蛋白定量正常组按尿白蛋白定量又分为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DN_1)和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组(DN_2),并以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NC).测定并观察各组尿MCP-1和血hsCRP的变化.结果 DN4组尿MCP-1/尿肌酐(Ucr)和血hsCRP分别为(894.37±57.53) ng/g 和(13.50±1.80) mg/L,高于DN_3组的(597.63±41.62) ng/g 和(8.20±1.10) mg/L(P<0.05).NC组、DN1组和DN2组的尿MCP-1/Ucr比值分别为(81.16±7.98) ng/g,(102.70±10.41) ng/g和(286.71±10.83) ng/g,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DN_1组和DN_2组的血hsCRP分别为(2.30±0.30)、(4.80±0.50)和(6.30±0.60) 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型DN患者尿MCP-1和血hsCRP水平均升高,甚至在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的患者中已经明显升高,且二者敏感度较尿白蛋白高,有望成为早期DN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时采用尿微量和尿糖联合检验方法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院治疗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结果分别为(42.36±5.34)mg/L、(1.84±0.82)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5.28±3.25)mg/L、(1.03±0.2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尿糖阳性率分别为58.06%、82.26%,两者结果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采取实施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提高其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经尿微量蛋白检查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选该院65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为对象(设为观察组)。而同期65例被确诊为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指标,并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观察组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G的值分别为(65.5±3.9)mg/L、(45.8±4.5)mg/L和(16.5±2.2)mg/L,而对照组分别为(19.7±3.3)mg/L、(11.4±2.8)mg/L和(6.2±1.4)mg/L,观察组在上述指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经尿微量蛋白检查诊断价值确切,尿微量白蛋白和α1-微球蛋白异常升高时,可将其当作肾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就诊及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一时期来该院进行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方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为(13.46±4.92)mg/L,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0.65±17.92)mg/L;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病程越长,尿微量蛋白检测阳性率也相应的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在患者预后的改善中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了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技术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在该院进行体检的76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2.30±0.92)mmol/L、尿微量白蛋白(16.27±4.42)mg/L都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尿糖阳性率73.68%(56/76)、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85.53%(65/7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技术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进行诊断可以有效促进诊断率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的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5名作为参照组,两组均进行体检,观察并对比两组体检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为82.2%和44.6%,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尿蛋白阴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尿蛋白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体检,与健康者相比其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偏高,可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依据,在其检验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7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蛋白分为尿蛋白阴性组(n=39)和尿蛋白阳性组(n=35),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尿蛋白阳性组尿微量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转铁蛋白(TRF)水平尿蛋白阴性组对照组,(P 0. 05);联合检测阳性率较单项检测高,(P 0. 05)。结论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可对糖尿病肾病作出有效诊断,且联合检测可有效提升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