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正>为总结"十二五"以来试油技术成果,交流特色试油技术,研究部署"十三五"技术攻关方向,更好地为油气勘探提供技术保障,2017年11月15—16日,集团公司试油技术交流会在成都召开。来自中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及油气田企业的78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工程技术分公司、川庆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大庆钻探、西部钻探、海洋工程公司、大庆油田分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等9家专业公司分别就本单位试油业务发展情况及发  相似文献   

2.
正中石油"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在未来五年仍然以上游业务为重心,"十三五"期间优先发展勘探开发业务,加快发展天然气与管道业务。《规划》细则中针对如何发展天然气与管道业务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加快做大天然气销售和发展天然气终端业务、优化天然气资源组合和优化综合调峰体系等。2016年4月27日上午,中石油在北京发布了《2015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公司连续第十年发布该报告。  相似文献   

3.
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合作项目是目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最大规模的海外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其中的阿姆河右岸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一体化地下工程作业和地面工程建设等服务,以及为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在南约洛坦提供100×108m3天然气产能建设EPC总承包、为土库曼斯坦地质康采恩提供12口气探井钻井总包服务。面对工期紧、资源匮乏、钻探风险大、气候环境恶劣、不可抗力因素多等困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加强综合地质研究,地质成功率达100%;②强化科技攻关,钻井成功率达100%;③探索管理创新,实现项目高效运行;④科学配置资源,建立采购、运输、清关、仓储、发放"一条龙"物资保障体系;⑤加强HSSE(健康、安全、防恐、环保)体系建设,实现安全清洁生产;⑥全面推进基层建设,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经过不懈努力,在短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气源地工程技术服务的阶段性任务,为按时向祖国供气提供了坚强保障,用优质高效安全运行的项目展示了中石油的实力和速度,促成了中国—中亚能源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紧紧围绕建设综合性国际一流油气勘探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总体目标,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海外油气勘探业务。面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严峻,组织性、目的性、针对性更加明确的现实,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防恐安全培训措施。本文就川庆钻探公司防恐安全培训的需求分析、面临的困难、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培训效果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外勘探开发主体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工程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以下称“川庆井下”)顺应油气勘探开发变化带来的对井下作业工程技术需求与非常规气藏勘探开发工程技术面临的挑战,持续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具的研究开发与施工装备的综合配套,在固完井、增产改造、连续油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进展,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类别非常规气藏固完井、增产改造一体化配套技术,有力促进了深井高温碳酸盐岩、致密砂岩、页岩气藏等非常规气藏的勘探与经济有效开发。为此,梳理总结了近几年来川庆井下针对非常规气藏勘探开发形成的井下一体化服务工程技术(固井、储层改造、连续油管)系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非常规储层特点与目前技术现状,提出了下一步技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节能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绍兴路三段11号,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工程技术分公司和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行政关系隶属于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四川科特石油工业井控质量安全监督测评中心),主要从事油气田企业的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中心成立于2010年9月,其前身为"川庆钻探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计量节能监测所",组建于2005年,2007年4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合一"评审,2008年7月通过了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的职能审定。中心目前可开展三大类37个项目的节能监测与测试、供能质量理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测试等工作(详见表)。中心自成立以来,先后对川庆钻探、西南油气田、西部钻探、长城钻探、渤海钻探、海洋公司、东方物探、宝石厂、  相似文献   

7.
川庆钻探公司着力开展区域党建联盟探索实践,全面协同推进区域各单位高质量发展。2021年年初,中国石油集团喜报传来,2020年国内油气产量当量首次突破2亿吨,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支撑这个喜报的背后,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下属长庆油田、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等诸多油田实现了大规模上产。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节能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绍兴路三段11号,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工程技术分公司和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行政关系隶属于川庆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17-18日,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了测井前沿技术及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吕建中副院长主持。20多位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工程技术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工程技术节能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绍兴路三段11号,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工程技术分公司和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行政关系隶属于川庆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立足国内、拓展海外,树立高效勘探理念,国内外油气勘探取得13项重大突破和战略新发现,形成10个超亿吨级规模储量区。在总结“十三五”以来国内外重要勘探进展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国内外新形势、新要求,对中国石油矿权区油气资源状况、剩余油气资源发展潜力和上游业务发展面临的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未来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坚持稳健发展方针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实施资源战略,国内油气并重、常非并举,立足七大盆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2019—2025年年均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11×108t油当量以上,至2025年实现油气产量2.2×108t油当量;海外立足常规、油气并举,优化发展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合作区,扩大“一带一路”合作规模。提出打好国内勘探开发进攻战、做好海外优质高效发展大文章、推进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和管理创新、加强高素质勘探开发人才队伍建设5条保障措施确保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关于钻井(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钻井工程是一门工程科学,有自己的基础理论和各种各样丰富的实践,在“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科学技术活动中已扮演了重要角色,应用范围还在日益扩展。钻井工作是日以继夜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和平崛起,其功能还在不断创新。提出4项建议:参加大洋综合钻探计划;筹划开发属于我国专属经济区的海底固体矿产资源;共同研究我国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钻井设备和工艺;派出一定钻井力量勘探开发非生物源油气,扩大我国寻找油气资源的新领域。参3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工作在地质理论和技术创新、油气勘探突破发现和增储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文章在梳理总结“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油气勘探发展思路与战略。“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坚持创新和资源战略,突出高效勘探,加大新区新领域风险勘探,加强重点盆地、重点领域集中勘探,强化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和领域目标研究;创新和完善了凹陷区砾岩成藏、浅水三角洲大面积岩性成藏、深层海相碳酸盐岩“三古”控藏、走滑断裂“断溶体”控藏、前陆冲断带深层成藏、页岩油“四要素”成藏富集、页岩气“三控”成藏富集、深层火山岩“三元”控藏等地质理论与认识;攻关形成了“双高”和“双复杂”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深层—超深层钻完井、深层测试、长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勘探(评价)技术。在四川、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等大盆地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页岩油气、成熟探区、火山岩领域取得了34项重大勘探成果,油气储量实现历史性长期高位增长,为石油产量稳中上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奠定了资源基础。“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科学谋划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推动六大盆地和五大领域常规油气持续规模增储及非常规资源快速发展,加快落实油气规模增储大场面,积极准备战略接替区和重大接替领域,夯实高质量发展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是指导我国“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围绕《规划》中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部分内容,深入解读国家对油气供应安全的关注;提出油气勘探开发重点领域、技术差距和攻关方向等方面的认识;主要针对陆上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9个技术方向,详细分析各项技术的生产需求;指出陆上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关注的重点是低渗透、高含水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深层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非常规油气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包括页岩油气、煤炭地下气化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油气上游行业在清洁低碳利用和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提出应做好上下结合、横向结合、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加快油气勘探开发科技创新,推动油气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entral Asia's oil and gas resources, special geopolitics and energy competition, and approache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The objective is to propose measures fo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 is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Its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account for 1.9% and 10.6 %, respectively, of the world's total reserves. Moreover, there is grea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 a strategic channel connecting Eurasia, Central Asia has a prominent geopolitical status. Many powerful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as well as Europe, have an intense energy competition in Central Asia. In th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ion group, promoting overall oil and ga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novating and applying special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s. Through its efforts over the last nearly two decades,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has completed a 50-million-tonne a year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entre in Central Asia and oil and gas pipelines passing through multiple countrie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securing China's energy imports. If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taken in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r later,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will develop a 100-million-tonne p.a.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entre in Central Asia and a strategic oil and gas import channel exceeding this amount of production. Thi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is however fac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increasing multinational competition uncertainty, potential risk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frequently occurring violence and also resource policy tightening in Central Asia. To furthe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w  相似文献   

16.
综合配套的勘探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近十多年来,我国既在地表条件极其恶劣,地下构造极其复杂的新区寻找新油气资源,也在老油区滚动勘探增加新储量,在未来的油气勘探中,不仅要选好选准勘探领域,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和应用先进而适用的勘探技术。  相似文献   

17.
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十三五”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3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长庆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建成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2015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达到375×108 m~3。为了持续稳产和提质增效,首先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果,分析了天然气发展的有利条件:1天然气资源丰富;2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日趋成熟;3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4天然气市场需求潜力大。然后梳理了长庆油田天然气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2已开发气田稳产能力减弱;3低产井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多;4天然气市场供需矛盾显现。进而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1天然气勘探围绕上古生界致密气、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新区新领域3个层次展开,实现天然气储量的快速增长及勘探领域的有序接替;2合理进行开发规划,重点做好老气田稳产工作,提高致密气采收率,加强新区产能建设,实现长庆气区天然气年产量稳中有升;3预计到"十三五"末,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将达到400×108 m~3。  相似文献   

18.
在概括总结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十五"期间物探技术实践、发展背景、部署特点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十五"期间物探技术实践、发展的成效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物探技术对油气勘探具有拉动作用"、"地质认识的深化和物探技术应用的效果是相辅相成的"、"科学地组织和实施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地震的技术发展思路"等四点认识体会,必将为"十一五"加速新区油气勘探资源勘探接替进程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立足国内、发展海外,推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积极探索勘探新领域、新层系,保持良好的勘探成效和较低的作业成本,探明地质储量及产量快速增长,开创了海洋油气勘探新局面。中国海油通过勘探理论及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及发展了复杂的地层—岩性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深层潜山油气藏、深水油气藏的成藏机理,攻关海上中深层地震勘探、复杂地层高效钻井、海洋勘探装备等关键技术;在渤海湾盆地潜山、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及惠州凹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多个区域不同地质类型层段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海外勘探权益可采储量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了海外战略布局。“十四五”将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油气藏、深水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海外勘探将继续坚持“经营勘探”,突出战略核心区,力争获得更多更好的优质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