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I0004-I0004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西医结合事业的现状,回顾中西医结合教育的艰难而不平凡的历程,提出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指出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发展趋势,认为有效地促进中西医结合教育和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应是不断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以实用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  相似文献   

5.
加强针灸基本技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知识和技能教学结合;言传和身教结合;物练和身练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动、静结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手脑并用,笔试与手试结合。  相似文献   

6.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于1991年,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主办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以从事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理论,以及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  相似文献   

8.
王李俊  周强  杨琴 《中外医疗》2007,26(21):5-6
医药学由医学和药学两大部分组成,中西医结合就必须想到中西药结合.本文通过讨论中西医药学的优势和劣势,对中药和西药进行认识,并且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中西药结合的两种可行性方法:中药西药化和西药中药化.中西药结合作为中西医结合的一种表现,将会为我国的医药学产业谱写新的篇章,对世界医药学的结合和统一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稿约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浙江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和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坚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与中西医结合方针,以中西医结合为主,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报道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综合中西医两者之长,充分吸收利用现代科学和中西医药研究的新成果,在近50年来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及普及尚不完善。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发展本身都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提出了客观要求。因此,必要认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及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寻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的重要新途径,推动中西医结合教育从探索阶段逐步发展向成熟和规范化。中西医结合教育只有在不断的继承和创新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8):489-489,491
本会是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性社团法人、学术性群众团体。宗旨是团结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工作者 ,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 ,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科技咨询工作 ,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交流 ;编辑出版综合性和专业性中西医结合医学学术期刊 ;开展医学继续教育 ;普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 ;开展国际间的联络与交流 ;开发和推广科技成果等。本会设有普通会员、外籍会员、窃深会…  相似文献   

13.
刘向国  金哲  金鑫 《北京医学》2021,43(8):792-794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严重,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也逐渐增加.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分析政策和统计医养结合数据,了解和分析北京市医养结合的政策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北京市医养结合政策密集出台,有力保障了医养结合工作的进展.现有医养结合机构203家,医养结合床位62384张,医养结合机构内从业人员13602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覆盖率实现100%,但依然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和服务能力有限等问题.建议继续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优化管理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为首都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i001-i002
《中西医结合学报》是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上海长海医院主办的中西医结合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主要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介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讲展,开展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7):836-836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将于2012年10月在天津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结合创新·持续发展"。会议将总结和交流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成功举行后五年来,世界结合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趋势,探索结合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药学研究等方面促进学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特点与模式,研讨结合医学持续发展的途径、方法和前景,并对推动结合医学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干预、政策引导、医疗体制改革、社会认知等支持因素进行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6):689-689
第四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将于2012年10月在天津举行,大会的主题是“结合创新·持续发展”。会议将总结和交流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成功举行后五年来,世界结合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领域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和新趋势,探索结合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药学研究等方面促进学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特点与模式,研讨结合医学持续发展的途径、方法和前景,并对推动结合医学可持续发展的政府干预、政策引导、医疗体制改革、社会认知等支持因素进行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出现的对中西医结合认识的悲观化倾向和概念上的混乱,着重从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必然性和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两个方面强调中西医结合并非"医学乌托邦",而是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深化对结合概念上的理解探求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中西医能否结合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1] 。但是 ,不论承认与否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独特的医学文化现象 ,中西医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 ,中西医结合指的是中西医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相互影响、交叉渗透的现实形态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套观点和方法。根据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和现状 ,结合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临床实践 ,可将其结合模式归纳为如下几类 :模式 1:中体西用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观点是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主、为体 ,以西医的技术手段为辅、为用 ,即主张将西医结合到中医之中。这是“中西医…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不同于西医也不同于中医,是取西医和中医之精华所形成的新学科,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药和西医药发展的必然趋势。陈宝贵教授是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流派第三代传承人,文章主要从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中西医结合诊疗不足等角度阐释中西医结合形成的必然性,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dapagliflozin及其衍生物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规律以及结合位点.[方法] 采用平衡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蛋白结合率,选出代表性化合物与地西泮和华法林进行竞争性结合实验,利用对接计算进行结合位点的初步研究.[结果] dapagliflozin的蛋白结合率随着血浆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糖苷类化合物结构变化对蛋白结合率也有一定影响,地西泮和华法林对糖苷类化合物的蛋白结合影响较小,对接结果表明糖苷类化合物主要与白蛋白的第2个亚结构结合.[结论] dapagliflozin及其衍生物具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能力,可能结合在与华法林和地西泮不同的白蛋白结合位点,结构的变化可以一定程度改变蛋白结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