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局域网中生成树协议STP的产生背景和技术原理进行了阐述,用网络工具对局域网中生成树进行了攻击实验,并对如何在局域网防范生成树攻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张军  贺德强  苗剑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6):1890-1892,1895
随着列车中大容量设备的增加,高带宽的工业以太网用于列车通信网络已成为一种趋势;生成树冗余与VLAN技术应用在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中能有效地保证该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为了支持生成树协议(STP)和VLAN相关协议,设计了一款基于KSZ8995MA的交换机,介绍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的关键部分;利用OPNET软件建立生成树冗余链路和冗余链路模型并进行时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生成树冗余链路的时延小于冗余链路的时延,有效地提高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朱智达  冯小春  林高 《福建电脑》2010,26(10):64-65,30
本文将生成树协议STP应用到无线局域网中,利用彼此交互报文来发现网络中的环路,通过阻塞冗余链路来消除桥接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通过STP协议的应用,消除了因交换网络存在环路时引起的广播环路和桥表损坏,为无线局域网的正常数据传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交换域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是局域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基于生成树协议的交换域拓扑自动发现算法,用以获取并收集交换域内每台交换机的生成树信息,根据生成树协议的规则将收集齐全的整个交换域的生成树信息转换为交换域的拓扑结构.与基于地址转发表的拓扑发现算法相比,本算法更简单、更准确,而且不会增加网络负担.目前该算法已在实际的网络管理中实现成功试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生成树协议基本概念及算法过程,同时阐述以太交换机的原理,并就生成树在广州地铁五号线SDH以太业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生成树协议有效的抑制广播风暴,使五号线SDH以太业务更加稳定,可靠性、安全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6.
生成树算法的网桥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它通过自动形成生成树使得在网络中一个透明的网桥以动态方式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沿环状工作。网络中的环路由网桥之间通过交换配置桥协议数据单元消息来进行监测,通过关闭选择的网桥接口的方式破除环路。局域网通常由多种网络设备相互连接形成,我们只有消除网络中的环路才能有效降低广播风暴的发生,也就是说网络中的链路应组成树形的无环路结构,使用STP(生成树协议)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气东输一线站场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局域网结构和冗余性特点进行分析,找出了系统网络环路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在局域网Cisco交换机上,应用生成树实例对交换机配置进行修改,在不改变网络结构和冗余性的同时,使交换机能够对网络环路进行自动阻塞。结果表明,应用生成树实例后,网络环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设备间通信质量和设备工作性能得到提升,SCADA系统局域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目前局域网拓扑发现的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一个基于生成树协议 地址转发表的交换式以太网物理拓扑结构的自动发现算法.算法首先利用生成树协议建立起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地址转发表建立起交换机与主机的连接关系.该算法 1)能给发现被生成树协议阻塞的连接;2)通过处理连接冲突,能够准确无误的发现网络物理拓扑结构;3)算法开销小,时间复杂度低.文中算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络管理系统(CBISNMS)中.  相似文献   

9.
冗余链路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以太网的通信机制,通过冗余链路技术来提高工业以太网通信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重点分析了通过生成树协议或快速生成树协议解决冗余链路技术所产生的交换环路问题,及冗余链路技术在工业以太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局域网中数据同步的要求,介绍了基于局域网的数据推送协议。该协议使用数据组播和广播的形式,同步数据到局域网中相应主机,使数据的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并节约了带宽。实验表明该协议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MSTP协议是针对STP收敛速度慢,RSTP不能进行基于802.1Q的流量分担等情况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多域生成树协议。在扼要介绍此协议的实现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此协议一致性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组织,并应用于交换机的实际测试中,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测试实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IEEE三种生成树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冰  马跃  王博  万小强 《计算机应用》2005,25(11):2499-2501
简要介绍了IEEE的生成树、快速生成树和多生成树协议的工作原理。分别从收敛时间、拓扑变化方式、带宽利用率和资源占用量等几个方面对这三种生成树协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探讨了每种生成树协议的适用环境,为工程应用中生成树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当前物理拓扑算法不足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成树协议广度优先遍历的拓扑发现算法并进行了算法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自动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多数哑交换机及其物理地址,生成的拓扑图更接近实际网络。  相似文献   

14.
拓扑发现是网络管理的重要基础。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网桥生成树协议STP的算法,利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获得各个交换机MIB库中的生成树状态信息,根据生成树协议推导出网络的物理拓扑。和已有方法相比,该算法不要求各个网桥FDB表的信息是完备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发现备份链路和集线器、哑交换机等不支持SNMP的设备。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个准确、全面的拓扑发现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园区网的设计,以三层或多层路由交换机为主体设备,给出了一个构建结构化园区网的典型技术方案。并分析了园区网中VLAN、STP技术间的融合设计理念,给出了VLAN、STP的具体实施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
将LDAP应用到实际的PC-PC IP电话系统Cool-Audio呼叫中心的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基于LDAP的IP电话分布式呼叫中心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靠性、高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使用STP算法确定交换机端口状态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计算机工程》2002,28(4):168-170
介绍解除交换机之间冗余线路的STP(Spanning-Tree Protocal)算法和其他一些相关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介绍一种简单判定端口状态的方法,并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该算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RTOS的TD-LTE无线综测仪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软件设计中实时性和可靠性两大难题,提出了一种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长期演进(LTE)网络端协议栈通信软件的实现方案,即基于Nucleus PLUS实时操作系统的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软件的设计。重点介绍了Nucleus PLU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组件及其相关功能,并论述了在Nucleus PLUS操作系统下对通信软件进行设计和实现的方法。实际测试表明,采用NucleusPLUS操作系统的终端测试仪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可应用于其他通信软件的开发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具有一对多特性的组播数据大量涌入以太网,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层域中生成树协议在选择根桥时没有考虑其对组播服务质量的影响.从二层组播接收者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二层组播QoS最优生成树的概念,从理论上证明了组播源位于最优生成树的根桥上时,组播能达到最优的服务质量.而且,最优生成树对于经过根桥的单播也能达到最优的服务质量.最后,给出的最优根桥逼近查找算法可以作为生成树算法的补充.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采用顺序处理器件做为控制器,造成数据采集效率低、实时性不能满足设计环境需求、安全控制机制有限、系统设计复杂等问题,提出在硬件上采用可灵活设计且片内资源丰富的FPGA作为设计载体,协议上采用物理层和应用层具备一定扩展能力的分层式实时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HRTSN,Hierachical-Real—TJmeSensorNetwork)实现的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建立多层安全控制机制,有效提高了系统对传感器网络可靠性的要求和实时事件的响应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