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双低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制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调查与试验总结,提出了渭北地区秦优7号 制种高产技术要点和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
双低杂交油菜秦优10号制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低杂交油菜秦优10号制种栽培技术的调查与试验总结,提出了关中秦优10号制种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优质油菜品种秦优7号的选育、杂种生产及纯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油菜秦优7号是中国目前适应区域最广,年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双低优质油菜杂交种,其芥酸含量0.39%,硫苷含量25.39μmol/g,含油量43%左右,在气候适宜的年份,含油量可达45%以上。本文基于秦优7号的选育,提出了秦优7号多基因、多亲本聚合育种技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陕3A以单株为本,父母本双双互选的高效育种技术;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环境系、亲本系、媒介系3个系统的理论及其相应的关键制种技术;研制的应用油菜幼芽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和建立的RAPD和SSR分子标记快速检测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技术,以及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产业化运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12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在周口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秦优7号等多个杂交油菜品种在河南周口地区的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逆性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综合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合周口地区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结果表明,秦优7号、秦优10和秦优33等3个品种在丰产性和抗逆性以及品质性状等多方面表现优良,可在周口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对双低油菜新品种秦优33在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无机氮肥施肥量试验,秦优33施无机纯N在18 kg/667 m2左右产量最高,施无机纯N在13 kg/667 m2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秦优10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了双低油菜秦优10号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秦优10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秦优7号油菜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7号油菜是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近年来,在我区推广面积较大,为了研究秦优7号优质油菜新品种在我市的最佳栽培措施,搞好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特设计实施了秦优7号油菜密度试验。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江宁区2008~2009年度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度在江宁区进行杂交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均表现为高产高抗优质,其中三北98、秦优33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9.
根据直播油菜和育苗移栽油菜的栽培特点,介绍了油菜新品种秦优12的特征特性和稳产丰产直播技术,以期为油菜直播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秦优10号油菜品种的特征特性,介绍了该品种在南通市通州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技术、大田培管,以为秦优10号的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给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对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在遵义的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及示范,并总结了杂交油菜父本中心式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徐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120-121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我们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秦优10号、秦优8号、华皖油3号、皖油27、中油杂号9等5个油菜新品种供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徐俊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3):120-121
油菜是霍邱县重要油料作物,为了提高油菜单产水平,推广应用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2007年我们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对比试验,筛选出秦优10号、秦优8号、华皖油3号、皖油27、中油杂号9等5个油菜新品种供我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杂交油菜秦优11号生产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优质杂交油菜秦优11号试验、示范和推广种植,秦优11号表现出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抗寒等特点,目前是我县油菜的主体品种。本文作者在试验示范和多年种植的基础上总结了秦优11号的生产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期为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常规品种高油605为对照,对引进的秦优10号油菜新品种进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0号属双低油菜杂交种,品质好,丰产性、稳产性好,抗倒性中上,耐旱性中等、耐渍性强,抗寒性较强,较抗菌核病,生育期适中,适宜福建省冬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掌握两系杂交制种关键技术,改变杂交油菜长期依靠三系制种的单一局面,笔者自2009年按照陕西省荣华杂交油菜种子有限公司的安排,在旬阳县双河镇马家村、水洞村实施杂交油菜两系制种技术示范。在杂交油菜两系制种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术关键,供油菜制种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效唑处理后油菜苗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合及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多效唑提高油菜抗寒性的生理机制,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7号和秦优33为材料,研究多效唑处理油菜苗在低温胁迫下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油菜5~6叶期时在叶面喷施150 mg·L-1多效唑可以显著减缓受低温胁迫的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的下降幅度;多效唑处理的秦优7号和秦优33的叶绿素含量、PnGsTrLs分别比对照高22.90%和24.20%、18.13%和20.71%、29.16%和50.00%、13.00%和29.19%、48.00%和27.59%。多效唑还可以降低油菜在低温胁迫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并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从而维持叶片质膜的稳定性,增强油菜的抗寒性。总之,在油菜苗期喷施多效唑能缓解低温胁迫对油菜的抑制影响,促进低温胁迫下油菜幼苗的生长,减缓低温对其伤害。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由我国著名油菜专家、陕西省最高科技成就奖获得者、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殿荣主持的科研项目"高油双低杂交油菜秦优7号选育和推广"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据了解,"秦优7号"自2005年开  相似文献   

19.
用SSR分子标记检测杂交油菜秦优7号的种子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油菜中的主要杂株类型是母本不育株和父本恢复株。通过对100对SSR引物筛选,获得1对可将杂交油菜秦优7号及其父母本区分开来的SSR引物SA82,扩增产物杂交种表现为父母本的互补带型,在30 g/L的琼脂糖凝胶上显带清晰稳定。通过简化油菜DNA提取方法、优化反应体系、重复使用琼脂糖凝胶等,建立了适用于杂交油菜秦优7号种子纯度检测的SSR技术系统。经对大量油菜杂交种个体进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具有快速、经济的特点,可用于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20.
笔者针对油菜品种亲本及杂交种繁育的特点,在对各单项关键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及陕南油菜制种实际,集成配套组装出了油菜保优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