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剂量奥氮平联合阿戈美拉汀片老年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就诊的老年慢性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阿戈美拉汀片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剂量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首发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HAMD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d、治疗28d、治疗56d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相比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来说,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0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组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米氮平、帕罗西汀或艾司西酞普兰等)治疗或阿戈美拉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提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合计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后,其HAMD评分(SMD=-5.31,95%CI=-6.28~-4.33,P<0.00001)、PSQI总分(SMD=-3.66,95%CI=-4.16~-3.17,P<0.0000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失眠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需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巴戟天寡糖胶囊组(62例)、阿戈美拉汀组(62例)和联合治疗组(63例)。巴戟天寡糖胶囊组患者口服巴戟天寡糖胶囊,1粒/次,2次/d;阿戈美拉汀组患者于睡前口服阿戈美拉汀片,1片/次,1次/d;联合治疗组采用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进行治疗,剂量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阿戈美拉汀组相同。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阿戈美拉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85.48%、96.8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和阿戈美拉汀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和阿戈美拉汀组,组间比较差异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整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阿戈美拉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运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治疗前后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2.5%,对照组为4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和帕罗西汀治疗重症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80例诊断为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40例)与帕罗西汀组(40例).帕罗西汀组患者接受帕罗西汀20~40 mg·d-1,而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25~50 mg·d-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防御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阿戈美拉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18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90例,对照组行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则行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将两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2、4、6、8周后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4、6、8周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MDA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SOD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乏力、眩晕、多汗、头痛、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阿戈美拉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5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HAMD-17量表评分、综合治疗效果,并比较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比度洛西汀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使用阿戈美拉汀,对照组使用度洛西汀,治疗1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睡眠障碍量表(SD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功能恢复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HAMD、CSS、SD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显示研究组阿戈美拉汀不良反应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有利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改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抗老年卒中后抑郁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戈美拉汀片(起始剂量为25 mg·d^-1,po;2周后若疗效欠佳则加量至50 mg·d^-1)。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SOD和MDA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17、SDS和PSQI指标(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9%vs 79.5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促进阿戈美拉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对阿戈美拉汀的研究资料,对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中的起始治疗、停药、换药及联合治疗、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其耐受和安全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阿戈美拉汀的不良反应小、促进睡眠作用较好,且撤药反应微弱,易与其他药物联用,是药理学特性新颖、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分析阿戈美拉汀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15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2周末研究组HAMD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及8周末2组患者的HAMD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总显效率与艾司西酞普兰相当,但阿戈美拉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改善睡眠障碍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9,(17):2435-2440
目的:为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戈美拉汀""抑郁症""安全性""有效性""Agomelatine""Depression""Security""Effectivenes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阿戈美拉汀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2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阿戈美拉汀是首个靶向褪黑素的抗抑郁药物,具有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对抑郁情绪及睡眠改善显著,具有对体质量及性功能影响小、耐受性好、撤药反应小等优势,其作用机制与激动褪黑素MT1/MT2受体和拮抗五羟色胺2c(5-HT2c)、5-HT2b受体等有关。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急性期、维持期患者及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西汀等)和其他类抗抑郁症药物(沃替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等)疗效相当;其在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腹泻、恶心、转氨酶升高等,因此,建议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戈美拉汀治疗,15周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34.29%),无效14例(20.00%),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患者显效30例(42.86%),总有效率为95.72%。P<0.05,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2.22±5.27),治疗后评分为(8.72±3.24);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评分为(31.42±4.44),治疗后评分为(6.92±1.24)。由此可见治疗组抑郁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共发生不良反应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共发生18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戈美拉汀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阿戈美拉汀与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筛选阿戈美拉汀与SSRIs相比较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阿戈美拉汀与SSRI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ADR)。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4月,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计3 2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与SSRIs治疗后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戈美拉汀较SSRIs恶心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8,95% CI(0.47,0.72),P<0.000 01];致失眠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7,95% CI(0.32,0.69),P=0.000 1];致腹泻、便秘及多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与SSRIs疗效相当、安全性尚可,致ADR发生率不比SSRIs的高。  相似文献   

17.
钟海龙  何著发 《江西医药》2021,56(8):1138-1139,1146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及血清褪黑色素水平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阿戈美拉汀片,对照组则使用舍曲林分散片,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后8周睡眠质量及褪黑素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2周睡眠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骨髓抑制、头晕、嗜睡和肝肾功能异常总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使用阿戈美拉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2014年9月26日,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发布安全信息,指出抗抑郁药阿戈美拉汀的治疗效果优于其风险,但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的变化,以防范药物的肝毒性。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精神疾患,近年来各种新型抗抑郁药相继问世。新型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阿戈美拉汀就是其中一员。阿戈美拉汀是褪黑素类似物,可选择性激动褪黑素MT1、MT2受体,同时它还可拮抗5.羟色胺2C(S-HTx)受体,从而产生抗抑郁、抗焦虑及调整睡眠节律的作用。最新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阿戈美拉汀的抗抑郁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戈美拉汀对改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睡眠节律紊乱的疗效与安全性,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34例老年认知障碍睡眠节律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进行常规镇静药联合脑血管病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在联合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对使用阿戈美拉汀前后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常规用药后显效5例,有效6例,有效率32.3%,联合阿戈美拉汀后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有效率78.3%,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比较中,联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明显低于联合前的45.4%,差异明显(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改善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睡眠节律紊乱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而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和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于精神科就诊的13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n=65)予以舍曲林治疗,观察组患者(n=65)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每个疗程结束的HAMD评分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采取舍曲林治疗相比,阿戈美拉汀对改善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在保障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