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盾构隧道的结构变形将直接影响到隧道运营的安全性,隧道直径收敛作为盾构隧道结构变形的一种,是判定盾构隧道横向变形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使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来获取点云断面数据,对所采集到的点云数据使用分段圆弧进行拟合,得到大盾构隧道隔墙左右两端的横径,进而计算出隧道直径的收敛值。【结果】通过对移动激光扫描拟合出的隧道断面直径收敛值与人工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监测的数据进行对比,表明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大盾构隧道直径收敛中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结论】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激光扫描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数据处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地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物三维建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基于RealWorks和SketchUp,以实例详细介绍了地基激光扫描三维建模的技术流程,重点对点云数据的配准、去噪、特征线提取、三维几何建模和纹理贴图等步骤进行详细论述,实现了建筑物点云数据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隐患点的特征并提出治理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仪、稳定性评价等手段,获得该崩塌点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该崩塌点具备倾倒式崩塌的特征,4个主要危岩体都是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结论】采用设置锚杆、支撑墙、水泥浆充填等方法对危岩体进行加固,并采用人工清除松动石块、发挥截水沟的作用等方法进行治理,能够消除崩塌隐患,确保景点安全和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不断发展,这项技术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该项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土地整治测绘中的应用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有较强的数据处理功能,该项技术在土地整治测绘中大大提升了测量的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机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量大,导致处理点云数据的效率不高.为此,借助四叉树对空间的快速分割和R树的自平衡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和R树混合空间索引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构建方法.首先针对原始点云数据建立外存索引;然后遍历索引以便将符合要求的区域点云分别导入内存,并以形态学滤波法对不同区域内的点云进行同步滤波处理;最后对于分区域处理得到的地面点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内插法得到DEM.实验证明,在确保DEM精度的基础上,应用该索引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DEM构建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仪成本的不断下降,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介绍了如何对建筑物进行扫描得到原始的点云数据,并根据数据特征选择不同软件进行拼接、去噪处理,得到了用于三维建模所需的建筑物表面的点云数据。再将这些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和拟合,最后经过纹理渲染,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建筑物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7.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由于其准确、动态、实时、高精度、可获得空间三维数据等技术特点和优势,成为一种在测绘行业最新的应用技术。本文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分析了其技术特点与优势,最后指出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一些工程测量项目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道路工程竣工测量中的内外业处理流程,提出了采用标靶点校正的方法以提高车载扫描成果精度,通过生产实例对该技术进行验证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标靶点校正的车载扫描成果能满足道路竣工测量的精度要求,同时表明该作业方法大大提高外业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及应用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应用过程中误差的来源,以及这些误差对点云数据精度的影响,并对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FARO 激光扫描点云数据特点的基础上,将压缩感知理论和算法应用于3D 点云数据的压缩. 通过对点云数据降维处理,直接对坐标数据进行采样压缩,应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恢复,并对恢复数据采用统计滤波的方法滤除边缘噪点.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点云数据的压缩,且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地下矿井是自动驾驶技术实现落地应用的一个重要场景,障碍物检测是自动驾驶感知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检测算法多存在准确性不高、实时性不够等问题。【方法】针对检测算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下矿井障碍物检测的算法,使用该算法对激光雷达点云进行处理。首先,对地下矿井中的路面存在坡度的场景,提出多平面拟合的地面分割方法,准确地提取高程障碍物点云。其次,优化密度聚类算法,采用自适应阈值的组合参数,实现对障碍物的检测。【结果】本研究基于公开数据集和地下矿井实际采集数据集进行验证。【结论】本研究提出的算法具有良好的障碍物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室内移动测图系统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出现的部分区域密度不足及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室内移动与地面定点激光扫描技术相结合的室内精细点云数据获取方法.首先以里程计与惯性导航结合的室内定位技术为基础,集成室内移动测图系统并快速获取室内三维数据;再结合地面定点激光扫描技术在点云数据密度获取上的优势,增补点云稀疏及缺失区域的数据,并进一步完成两种不同扫描方式点云数据的配准;最后通过三维建模和误差分析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可行.结果表明,室内移动测图系统能快速且高精度地获取室内三维数据;通过室内移动与地面定点两种扫描方式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密度不足及缺失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建筑物室内精细点云建模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公路边坡山体崩塌会造成交通事故并引发道路阻塞、交通中断,此类突发性灾害抢险及道路抢通工程通常存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特点该文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安路灾害抢险工程案例,设计出一套关于公路山体边坡崩塌抢险工程中的监测、勘察和治理方案,同时对在技术准备阶段采用的地形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了讨论,分析论证了爆破技术运用于此类抢险工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蔡鹏  盛晓雨  张霞 《河南科技》2023,(14):25-30
【目的】在种植聊河“特早熟”黄花菜过程中,因对生长环境参数的把控不精确,导致作物产量低等问题,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方法】搭建基于Arduino的、以中国移动OneNET物联网云平台为终端调配中心、通过WiFi模块进行通信连接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测系统。【结果】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聊河黄花菜植基地,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农业大棚中的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上传,并对异常数据进行报警,提醒农户及时对生长环境进行调控。【结论】该系统操作简单,运行稳定,开放式云平台的应用能减少服务器架设,降低开发成本,有效满足农户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车载激光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及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改进的格网法对建筑物点云信息提取,通过对建筑物立面纹理提取和最佳影像获取,得到建筑物的立面影像图像。本文对采用的技术方法和研究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当被扫描物体存在镂空、遮挡和狭小空间时,需要大量图像拍摄或激光扫描工作;利用三维点云构建三角网格时,需要大量人工交互操作,且三维面绘制容易丢失特征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CT对非人体目标几何体进行三维重建,再用体绘制进行显示的方法。基于医用CT对瓷器、陶器、木器和青铜器等材质的工艺品进行三维扫描,直接基于体绘制算法进行三维显示,同时提取CT图像轮廓点实现面绘制建模。结果表明,CT扫描重建精度高、体绘制效果好且人工工作量小、速度快。因此CT扫描及体绘制在非人体目标的三维重建中具有可行性,并且可以提高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7.
陈正飞 《河南科技》2023,(14):15-20
【目的】随着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已成为工程分析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对实际工程中缺失设计资料的老旧桥梁进行智能化检测和可视化管理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老旧桥梁结构,提出基于无人机摄影测量的三维形态测量法,利用搭载单目相机的无人机来采集綦江城北大桥和内江沱江四美大桥的引桥部分影像,利用Smart3D软件来重建桥梁结构的实景三维模型,测量其具体尺寸,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获取到的桥梁三维实景模型纹理清晰、尺寸数据精度较高。【结论】了解桥梁结构的状况及获取尺度数据,为后续BIM重建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实现更加高效地获取岩土体中各种形态的裂隙参数,并对裂隙发育及岩体塌陷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方法】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勘探过程中得到的岩土体图像进行识别,并对裂隙图像进行灰度转换、二值化、滤波去噪等操作,设置阈值,并进行调试,统计去噪后的二值化裂隙图像像素面积,并使用分割迹线自动连接技术来完成对图像的处理。【结果】根据处理结果,可计算出岩体中的裂隙参数,并识别得到裂隙迹线。【结论】将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裂隙检测中,可精准、高效地完成检测任务,并满足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三维全景的建立能够直观、真实地向人们提供全方位城市场景的各种信息。本文提出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建设三维全景平台的技术思路,并详细阐述建立三维全景平台的点云数据的处理步骤和方法,并对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方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的特点,结合点云的强度信息,研究适合于该区域的机载LiDAR点云滤波算法。首先,对强度信息进行改进的K-MEANS聚类,并根据距离评价函数最小准则寻找最优聚类数。其次,结合渐进三角网滤波算法能较好顾及地形起伏的优点,对不同类型的点云设置不同的构网优先级,得到不同的判据阈值,以此进行渐进三角网滤波。选取南方丘陵区浙江省某地两处的机载LiDAR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并与TerraScan的滤波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算法精度高于TerraScan滤波,其滤波效果更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