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成品油管道成为一种运输油品的重要交通工具。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比较来说,成品油管道运输所运用的成本费用较低,而且可靠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环境的污染很小。为了使成品油管道批次顺序输送调度进行优化研究,本文将从成品油管道批次顺序输送系统、成品油管道的输送特点等方面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管道运输是目前我国成品油运输最主要的方式。成品油管道同时运输多种油品,多采取顺序输送的方式,这就涉及到输送油品的顺序、油品批次大小、油品注入和分输流量等问题。成品油管道优化设计是在保证油品安全可靠输送的前提下,以投资及运行费用最低为主要目标。首先论述了成品油管道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三部分。然后介绍了杂交差分进化法等几种有效算法,并归纳和分析其在成品油管道优化设计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最后,给出了成品油管道优化设计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成品油长输管道正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运输过程更趋复杂。本文在综述国内外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技术中输油管道的动态模拟和混油量的计算方法,以期为提升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安全性及其社会经济效益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处理不仅是长距离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以及油品储存的重要生产环节,又是降低管道输送成本、提高管输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研究。本文详细分析了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切割与处理方法,并对混油罐的设置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对将来设计及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计划调度的制定是长距离石油管道运转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制定能够满足上游和下游的需求且保证管道的使用安全性、高效性的计划调度为在调度管理中首要的使命。成品油管道计划调度包括成品油输送批次顺序、批量大小、管道线路的流量、分输站分输的时间等,是比较复杂的决策过程。首先说明了成品油顺序输送,以及介绍了国内外成品油调度计划的研究历史,然后归纳了国内部分学者主要调度方法及模型求解方法,最后描述了中国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管输成品油的特点是顺序输送,采用顺序输送工艺,在输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混油,准确分析混油机理以及确定混油浓度的分布,对于顺序输送的管理和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混油浓度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实例对影响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混油浓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提出了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减少混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成品油是油田产物经过化工生产加工后的产品,成品油的输送包括罐输和管道输送等基本类型,实施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必须保证沿线的密闭,达到安全平稳输送的目的,避免造成成品油的损耗,降低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高成品油输送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常艳兵  王为民 《当代化工》2011,40(11):1195-1197
兰成成晶油管道是我国大落差成晶油管道之一,成品油在顺序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混油.阐述了兰咸成品油管道概况,分析了成品油顺序输送过程中产生混油的机理,并对兰咸线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混油量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产生混油的主要影响因素:初始湿油,流速变化,粘度差异,停输时间和地形差异等,同时提出了如提高管内流速...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对成品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在成品油的生产过程中,成品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原油来进行加工生产而成的,然后根据管道对成品油进行分输。又因为在对成品油进行输送的管线中,通常是运用顺序输送的方式在输送途中建设许多的分输站来对各种成品油进行输送,随着流量的输送呈现阶梯状进行递减,管径也会随之成品油的输送而发生变化。要想减少在输送过中减少混油的损耗量,就需要对成品油的输送管道的工艺进行优化。本文结合优化成品油管道工艺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工艺优化设计的变量,对如何优化成品油的管道工艺方案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成品油的管道运输方案的选择与优化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成品油顺序输送中的混油和计划调度的研究,可以降低顺序输送的混油及能耗费用,还可以提高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的经济性,我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成品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我国现有的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调度技术跟不上实际需要,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与其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介绍了成品油顺序输送的概念、混油的机理、混油的分布规律、混油处理以及影响混油的因素和相应的减少混油的措施,最后简单介绍了调度软件在具体管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10多年来,我国油气管道输送技术不断发展,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油气管道输送相关技术的进展。对于易凝高粘原油管道输送,介绍了冷热油交替输送、多品种原油加剂改性长距离顺序输送、长距离含蜡原油管道间歇输送技术及其应用;对于天然气管道输送,介绍了管道输送、液化天然气输送技术的进展及其应用;对于成品油管道输送,介绍了顺序输送混油控制、成品油管道批输计划制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最后,对我国长输油气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武士坤 《广东化工》2011,38(11):98-99
通过对长输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过程中混油形成的机理、混油界面的检测、混油段的切割以及混油接收后处理的描述,表明长输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中的混油切割与处理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混油切割及处理方案,在确保油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润滑油基础油运输成本过高问题,提出了采用管道顺序输送的方式来降低输送成本。基于相邻输送的两种油品顺序输送时物理化学性质越相近混油量越少的原则,提出了抚顺—鲅鱼圈成品油管道应将润滑油基础油和柴油相邻输送。以成品油质量潜力和国家标准中的规定为依据,进行了润滑油基础油和柴油的掺混实验,分析得出HVI150润滑油基础油中掺入0#柴油的最敏感指标(TMSI)为运动粘度,确定了可以掺入0#柴油而又不致使HVI150润滑油基础油指标恶化的最大掺混比例(TLMP)为0.37%。为了降低管道末站接收混油的作业难度,应用IBM 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滑油基础油中掺入0#柴油允许浓度的经验公式,为管道顺序输送润滑油基础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成品油长距离输送容易引起管道内壁腐蚀,从而影响成品油的安全输送.因此,以国内某成品油输送管道钢材和油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成品油输送管道内腐蚀影响因素研究实验,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管道内防腐蚀措施建议.静态挂片腐蚀实验结果表明,0号柴油对输送管道钢材的静态腐蚀速率略大于90号汽油和93号汽油,腐蚀时间越长,静态腐蚀速率越小.动态腐蚀实验结果表明,3种成品油中0号柴油的动态腐蚀速率最大,成品油流速越大,动态腐蚀速率越大;实验时间越长,动态腐蚀速率越小;成品油含水量越高,动态腐蚀速率越大.针对成品油管道内腐蚀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改变金属材质、管道内涂层、改善成品油性能以及电化学防护等方式来降低成品油对输送管道内壁的腐蚀速率,从而有效延长成品油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油气运输管道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成品油管道运输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并实现了多种能源的顺序输送。基于石油储运中成品油的顺序输送管道设计,完成了线路纵断面图设计、泵机组型号的选择以及壁厚值的确定,并阐述了几种减少混油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场对多种成品油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若为每一种油品单独敷设一条管道,不仅工程投资大,而且输油成本也高,合理的方法是把流向相同的几种油品沿一条直径较大的管道顺序输送,但是在油品顺序输送的过程中,前后两种油品在接触区会发生混合形成混油区,为了降低管道输送成本、提高管道输送的经济效益,需要在两种油品之间加入隔离器。  相似文献   

17.
吕坦  文林  王佳  丁宁  王佳伟 《辽宁化工》2013,(11):1346-1348
对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研究,可以减少顺序输送过程中的混油量及能源消耗,提高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成品油顺序输送调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纵观国内外技术发展,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与国际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着重介绍目前国内外顺序输送技术研究情况,并提出我国成品油顺序输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成品油流经U型管道时弯管附近混油量问题。分别对U弯管开口向上和向下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多相流模型和混油控制方程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三维数值计算,研究了0#柴油和90#汽油不同顺序输送时弯管处水力瞬变对混油量的影响。得出结论:U型弯管开口向上时,后输送柴油比先输送柴油混油段短,且管道中所选截面混油的质量分数较小;U型弯管开口向下时,后输送汽油比先输送汽油混油段长,且管道中所选截面的混油量质量分数较小。所以在弯管处进行成品油顺序输送时后输送柴油先输送汽油会减少混油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成品油管道建设高峰期的到来,成品油管道输送正在逐步替代铁路槽车运输,操作要求管道智能化,其中成品油管道输送混油界面跟踪已成为影响管道运行安全和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成品油管道生产运行实际情况,提出了成品油管道输送混油界面跟踪和预警系统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关键控制点。  相似文献   

20.
阐述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兰郑段概况,不同油品顺序输送形成混油的机理及混油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导致兰郑段混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始混油和过站混油,流速变化、粘度差异、停输和地形起伏大等,管道不满流与流速陡增造成的混油。针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大落差地形的特点,提出了减低系统设计压力、采用变径管消能、压短混油段长度,合理安排顺序输送次序等减少混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