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韶关市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韶关市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中的489名留守儿童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7.6%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不同性别孤独感发生率无差异性,不同年龄及不同年级间孤独感发生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随年级增加,孤独感发生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5.970,P〈0.05)。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学习困难程度、父母教育方式、父母间关系和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问题,老师和家长应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待留守儿童,以减少其孤独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科系、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方法:①2005-11随机整群抽取河南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校二、三年级大学生320人进行施测,共发出问卷32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28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292份,有效率91.3%。②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施测并调查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1—5级评分(分数越高出现孤独感频率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内容,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9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男125人(42.8%),女167人(57.2%);文科133人(45.5%),理工科159人(54.5%);二年级学生137人(46.9%),三年级学生155人(53.1%)。②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3.15,JP〈0.01),即女生高于男生;学科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55,P〈0.05;t=2.41,P〈0.05),即文科高于理工科;而年级变量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4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差异。③发展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r=0.207~0.393;r=0.246-0.384;P均〈0.01).且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具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结论: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社会疏离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孤独感量表、一般疏离感量表对成都市4所养老机构共260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共纳入2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总分为(42.24±5.980)分,社会疏离总分为(39.02±3.490)分,孤独感与社会疏离呈正相关(r=0.319,P<0.01),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年龄、社会疏离总分是老年患者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共解释64%的总变异。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与社会疏离较为严重,且孤独感与社会疏离存在相关性,养老机构医务人员应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与社会疏离感,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水平的差异,分析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 方法:于2006-03选择北京市某职业高中学生265名,采用自尊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及孤独量表测评学生的自尊、惧怕他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其中①自尊量表:10个条目,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②惧怕否定评价量表:12个条目,反映是否为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分值越高,对他人的评价越担忧,越需要肯定评价。Cronbach系数0.90,重测信度为0.75。③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20个条目,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分值越高,孤独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73。 结果:发放问卷265份,收回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94.6%。①高等职业学校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27.66&;#177;4.84,26.96&;#177;4.5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低于女生(35.36&;#177;7.87,38.65&;#177;8.88;41.27&;#177;9.35,43.09&;#177;9.0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高一年级学生自尊水平最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最高。随着年级升高,自尊水平逐渐上升,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及孤独感水平下降。高一与高三年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有显著性(26.49&;#177;4.69,28.20&;#177;4.75,P〈0.05)。③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之间为负相关(r=-1.46,P〈0.05),自尊水平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负相关(r=-0.39,P〈0.01),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正相关(r=0.24,P〈0.01)。 结论: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提高自我评价,进而减轻社交焦虑,改善学生的社交状况,最后降低孤独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科系、年级的大学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①2005-11随机整群抽取河南大学及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校二、三年级大学生320人进行施测,共发出问卷320份。在资料整理过程中,28份因填写不完整和故意作答作为无效问卷被剔除,最后回收资料填写完整的问卷292份,有效率91.3%。②采用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施测并调查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共18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1~5级评分(分数越高出现孤独感频率越高)。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1~5级评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③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如年级、性别、专业等内容,并对比进行分析。结果:292份有效问卷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受试者的基本资料特征为男125人(42.8%),女167人(57.2%);文科133人(45.5%),理工科159人(54.5%);二年级学生137人(46.9%),三年级学生155人(53.1%)。②性别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t=3.15,P<0.01),即女生高于男生;学科变量在自我孤独感维度、孤独感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t=2.55,P<0.05;t=2.41,P<0.05),即文科高于理工科;而年级变量在社会孤独感、人际孤独感、自我孤独感、发展孤独感4个维度上均未表现差异。③发展孤独感、社会孤独感这两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r=0.207~0.393;r=0.246~0.384;P均<0.01),且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具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孤独感程度高的大学生其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学校应加强针对孤独感的教育活动和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心理资本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和预测关系。方法 于2021年7月和10月,分2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PCQ-R)、孤独感量表(UCLA-LS),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为期3个月2阶段的纵向调查。结果 2次测量护理实习生心理资本与孤独感均存在负相关(2次r值分别为-0.213和-0.427)。交叉滞后分析表明,护理实习生的前测心理资本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后测的孤独感(β=-0.260,P<0.001)。结论 心理资本可以预测孤独感,孤独感无法预测心理资本,提示高校及医院管理者可从增强护生的心理资本入手,帮助其明晰职业发展前景,进而提升其职业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UCLA孤独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47.87±4.46)分,轻度孤独感以上的患者95例;自我效能感得分(24.25±6.92)分低于国内常模(28.67±5.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的孤独感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464 P=0.038)。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具有轻度以上的孤独感;自我效能感越低,孤独感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社交焦虑与孤独感水平的差异,分析青少年自尊水平与社交焦虑及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于2006-03选择北京市某职业高中学生265名,采用自尊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及孤独量表测评学生的自尊、惧怕他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其中①自尊量表:10个条目,评定青少年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88,重测信度为0.85。②惧怕否定评价量表:12个条目,反映是否为他人的评价担忧,为别人的否定评价感到苦恼以及预期自己会遭到他人的否定评价,分值越高,对他人的评价越担忧,越需要肯定评价。Cronbach系数0.90,重测信度为0.75。③UCLA孤独量表穴第三版雪:20个条目,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分值越高,孤独程度越高。Cronbach系数为0.94,重测信度为0.73。结果:发放问卷265份,收回问卷22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94.6%。①高等职业学校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27.66±4.84,26.96±4.55),差异有显著意义穴P<0.05雪,而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低于女生穴35.36±7.87熏38.65±8.88;41.27±9.35熏43.09±9.03雪,差异无显著意义穴P>0.05雪。②高一年级学生自尊水平最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和孤独感水平最高。随着年级升高,自尊水平逐渐上升,惧怕他人否定评价及孤独感水平下降。高一与高三年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的差异有显著性穴26.49±4.69,28.20±4.75,P<0.05雪。③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尊水平与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之间为负相关穴r=-1.46熏P<0.05雪,自尊水平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负相关穴r=-0.39熏P<0.01雪,惧怕他人否定评价与孤独感水平之间为正相关穴r=0.24熏P<0.01雪。结论:男生、高三年级学生的自尊水平较高,通过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提高自我评价,进而减轻社交焦虑,改善学生的社交状况,最后降低孤独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506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怀度与社会支持情况、孤独感程度和社会隔离的发生率,分析孤独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人处于低程度孤独感占81.2%,中度孤独感占14.1%,高程度孤独感占4.7%;社会隔离检出率占26.9%。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数量、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居住方式与社会隔离是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年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度及孤独感程度是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的孤独感与社会隔离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强化代际支持功能,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多方社会支持体系,预防与减少老年人孤独感与社会隔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孤独感和抑郁的现状与关系。方法 2022年1-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244例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网络量表简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SPSS 26.0软件中Process插件的Model-4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家庭隔离、朋友隔离得分分别为(12.56±4.25)、(7.56±1.82)、(4.98±3.24)分,孤独感得分为[32(27,42)]分,抑郁得分为(10.83±5.34)分。抑郁与孤独感均能正向预测患者的社会隔离(β=0.52、0.69,均P<0.05),孤独感在社会隔离与抑郁间起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48%。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社会隔离、朋友隔离、孤独感及抑郁水平较高,抑郁不仅能直接影响社会隔离,还可以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社会隔离;医护人员应关注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抑郁心理,降低社会隔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吸毒人群孤独感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水平。方法 采用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09名吸毒人员和119名正常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1)吸毒人群的情感孤独,社会孤独和孤独指数均显性高于正常人群;(2)在女性水平,24岁及以下水平,未婚水平,农民水平,城镇水平以及化因素,父母化因素和父母婚姻因素的所有水平上,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显性高于正常人群;(3)吸毒人群的孤独感与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倾向于零相关,与自尊呈显性负相关。结论 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显高于正常人群,降低吸毒人群的孤独感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护理专业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的相关性及学业求助行为在孤独感和专业适应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全日制五年制护理专业840名本科生,采用UCAL孤独感量表、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量。结果 :专业适应性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269,P0.01);工具性求助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173,P0.01),回避性求助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30,P0.01);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专业适应性呈正相关(r=0.098~0.299,P0.01),回避性求助和专业适应性呈负相关(r=-0.237,P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在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0.298、0.413。结论 :工具性求助、回避性求助在孤独感与专业适应性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学业求助行为中的工具性求助和回避性求助维度在孤独感及专业适应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孤独感通过减弱工具性求助和增强回避性求助作用降低专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长汀县职业中专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约翰  马钦发 《疾病监测》2003,18(4):149-150
为了解职业中专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我站对2001年毕业学生进行体检,现将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报告如下。 2001年该校职业中专毕业生9个班共有学生488人。其中男生221人,占45.29%;女生267人,占54.71%。488人当中城区学生有96人,占19.67%;农村学生有392人,占80.33%。 采用酶标法检测(使用试剂为(鲁3V)S-01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丧亲者孤独感与家庭功能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使用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和UCLA孤独量表,对264名汶川地震丧亲者的孤独感和家庭功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丧亲者孤独感均分( 42.06±9.96)分,50%以上丧亲者体验到中等水平的孤独感;孤独感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态和家庭结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丧亲者孤独感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P<0.01).结论孤独感是丧亲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且处于中等水平;丧亲者的家庭功能从不同侧面对其孤独感产生影响,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减轻孤独感.  相似文献   

15.
库敏  周建荣  周巧学  吴欢 《全科护理》2021,19(13):1803-1807
目的:了解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月—2019年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6个主城区的385名社区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CLA孤独量表(UCLA)、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其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385名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得分为(39.65±7.36)分,中等及以上水平孤独感者占78.4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独居、月收入较低、睡眠障碍是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的危险因素,参加体育锻炼、饲养宠物、社会支持水平较高是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空巢老人孤独感水平较高,社区工作人员应针对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其孤独感,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孤独感的概念、孤独感对癌症病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及癌症病人孤独感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我国开展癌症病人孤独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人院老年人孤独感和依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老人院老年人孤独感与依恋的关系。[方法]抽取141名武汉市老人院老年人,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老年人孤独感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性别、有无子女、月收入、自我照顾能力是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是老年人依恋焦虑的影响因素;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结论]老人院应针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制定策略,减轻老年人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井滕滕  段嘉宜  魏绍辉 《护理研究》2023,(11):1973-1977
从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孤独感相关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孤独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庆珠  王君玮  辛淑兰  王健 《护理研究》2011,25(31):2849-2850
[目的]探讨护士孤独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UCLA孤独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75名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孤独感总分为44.862分±6.580分;护士的孤独感在学历和工作年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影响护士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为学历、工作年限和社会支持程度。[结论]护士的孤独感程度普遍较高,学历越低,孤独感越重,工作年限越短,孤独感越重;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护士,其孤独感越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士孤独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UCLA孤独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75名工作2年以上的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孤独感总分为44.862分士6.580分;护士的孤独感在学历和工作年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1),影响护士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为学历、工作年限和社会支持程度。[结论]护士的孤独感程度普遍较高,学历越低,孤独感越重,工作年限越短,孤独感越重;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护士,其孤独感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