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主要的找矿标志,并指明后期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构造蚀变带及深部矿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438-440
热尔金矿处于若尔盖—九寨印支—燕山期金矿富集带内。矿区外围先后有数家地勘单位开展找金工作,发现了数十个金矿床(点)。测区北西侧有京格尔金矿床,南侧为巴西金矿床,南东侧为水神沟金矿、马脑壳金矿等,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中低温充填交代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黄永聪  刘华应  董金涛  徐强  任远征 《矿产勘查》2020,11(11):2347-2353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床(点)具有规模小、分布广、构造背景等特征,结合新众矿区金矿矿体形态、矿化特征、物质来源、成矿演化等研究,本文阐述了中生代三江圩—大黎断裂及衍生构造与矿体的时空关系,以及深部变质热液(隐伏热能)形成的浅蚀变破碎型和浅部石英脉型金矿的成矿机制。此外,基于新众周边矿区花岗岩测年数据,对研究区成矿时代加以印证。提出了研究区金矿为构造接触型、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等多成因的成矿过程。为下一步深部热液斑岩型金矿勘查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223-22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尤阳阳  王兴国  赵玉洁 《矿产勘查》2020,11(9):1831-1836
为了解庙岭金矿区深部资源前景,通过收集近年来该矿区地质勘查成果及相关地质资料,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火山岩地层、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金矿床"的第Ⅰ亚类"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分析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研究区共圈定金矿体27个。总结矿区的控矿特征、矿体空间分布规律,确定下一步找矿有利部位,指出矿区深部及外围具有较好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6.
仑山金矿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南,为一小型金矿床,金矿体赋存于白垩系杨冲组中,容矿岩石为碳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文章从金矿的区域地质、矿区概况、矿体特征、金的赋存状态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金矿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的成因机理,认为仑山金矿应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7.
贾飞  胡跃亮  王健策  冯涛  潘垚  郑玄 《矿产勘查》2022,13(7):904-915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床集中区,累计探明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西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是三山岛深部的隐伏金矿床,矿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等特点。目前西岭金矿已进入勘探阶段,对矿区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程,研究该区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对后续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次工作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工程揭露的地质信息,对现阶段勘探成果进行综合资料整理并创建矿区三维模型,对深部成矿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探矿方向。最新深部探矿工程显示矿体已延伸至地表以下2000 m,在矿区北东部矿体仍厚度大、品位高,延续了浅部矿体的基本特征。西岭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主断裂下盘,其伴随主断裂在深部的延伸并未出现尖灭之势,在深部区域仍具寻找大型金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偏关县楼沟金矿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石的质量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与剪切构造变形带相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剪切构造变形带严格控制着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展布,同时,对该区成矿理论研究进行了探索,为类似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陕西王家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新伟  汪超  李英  胡西顺  薛磊 《矿产勘查》2016,7(4):592-597
王家坪金矿床位于山阳—凤镇大断裂和镇安—板岩镇大断裂之间,柞水—山阳多金属矿集区东端,区域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矿区主要出露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地层,北侧发育一条断裂—酸性岩浆活动带,赋矿围岩为不纯的灰岩。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矿床,为一套低温元素组合,矿石类型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石。初步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建立了找矿标志,为下一步该类型金矿床的找矿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达日嘎金矿床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珠斯楞—乌拉尚德铜、金、铅锌成矿亚带中部,是内蒙古近年来地质矿产勘查中的重要找矿发现,目前对该矿床的成因认识还不清楚。本文重点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并开展了矿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初步分析判断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地球化学测量显示,金异常规模大,强度高。地球物理特征显示明显的高阻低极化特征。矿体的赋矿围岩主要为变质长石石英细砂岩、粉砂岩,次为辉长岩。矿区内北西向构造发育,为金元素的活化迁移提供了便利的导矿构造。岩浆岩多期次侵入,为金矿化提供了重要的物源及热源,后期构造叠加及水循环作用,成矿元素不断的活化、迁移、富集,最终形成阿达日嘎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