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2011年国际设计论坛、设计教育论坛、世界设计发展(北京)高峰论坛、2011中国国际创意设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世界上设计先进的国家和中国设计家、企业家、大学教师等共同交流,大学设计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中持续发展,增进了专业和产业之间的互动。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满足社会进步的各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教育部全面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教育改革以来,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目标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深入实施,为我国教育突破传统模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国际高水平竞赛的育人方案,作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各专业和高校的关注和应用。本文从国际高水平竞赛育人的视角出发,探讨高水平竞赛对推动教师教学发展,促进设计创新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社会的需要,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  相似文献   

4.
张建设  杜冰 《工业设计》2015,(1):102-103
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设计人才,高等教育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面临给予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竞争。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和高校改革分不开,这是所有的艺术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为背景和依托,以社会的需求为条件,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窦珂 《包装世界》2009,(4):63-64
创新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思想模式。本文在论述创新能力的本质方面,揭示了大学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分析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提出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师范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系到未来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数学师范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类课程的特点,以课程为载体,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体验、强化创新行为。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将创新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课堂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应怎样实施创新教学?笔者作了如下探讨性尝试。  相似文献   

8.
《包装与设计》2005,(1):104-105
2004年儿月26日至28日,为期三天的全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坛在西安美术学院隆重举行。与会者近三百人、来自全国几十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分为主题发言和自由发言两个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解析了当代中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畅谈善中国设计教育的创新话题就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科建设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大家关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应该说车次论坛措起了一个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对于推动新时期中国设计事业的繁荣与进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包装与设计》2023,(5):90-101
<正>“靳埭强设计奖”由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师靳埭强教授创办于1999年,多年来致力于以国际先进设计创意理念和具有原创性、本土精神的设计作品推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并用严格、专业的参评标准启发、引导华人青年设计师,培养他们创新的设计思维与理念。“靳埭强设计奖2022全球华人设计比赛”以“同理心”为主题,参选作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收到来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内地及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的共10,106件作品,其中专业组1,234件,学生组8,872件,首次设立的UI设计类也得到各界热烈响应,收到909件参选作品。  相似文献   

10.
彭晓丹 《上海包装》2023,(10):199-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愈发加剧,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需求已由原来的技艺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突出创新教育理念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概述了创新教育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创新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策略,旨在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成效。  相似文献   

11.
越界:艺术设计的跨学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弋 《包装世界》2010,(1):33-34
随着社会形态向多元化、信息化转型,设计艺术也呈现出不断扩展的趋势。然而当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教育倾向已和社会发展多元化趋势严重相悸。因此探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多专业交足、跨学科教育,就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与创新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为目的的教育,本文从拓宽知识结构、培养探索精神及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探析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模式,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设计品味,立足实践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不断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昣 《中国包装》2011,31(10):22-24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富于创新精神、拥有实践能力、适应激烈竞争的高素质、综合型设计人才。这是时代对设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现有的艺术设计教学所面对的新课题。在艺术设计学生的培养方面,必须着手进行改革,进而顺应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知的可能。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的引擎。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号召。然而看看我们的实在教育又怎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5.
何磊 《包装世界》2013,(2):88-89
中国近几年设计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高,使得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文化产业范畴的艺术设计学科正面临着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社会现实,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专业的生存环境和如何增强自身的发展实力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段德伟 《硅谷》2008,(23):152-152
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对艺术设计专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设计出有创意的设计作品,才能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消费品位和审美水准,才能不断的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思维能产生创意.创意能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17.
杨蜜 《包装世界》2016,(4):70-71
设计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大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培养大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本文探讨了在本科生导师制下,滨州学院美术系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杜冰 《工业设计》2014,(10):70-73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设计人才,高等教育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面临给予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竞争。培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和高校改革分不开,这是我们所有的艺术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艺术设计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委背景和依托,以人类的需求为条件,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办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的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改革。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和观点,比如,培养方向的发展,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更改教学体制。提出了新的重视实践性的学习方法,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学习过程和市场实践的相结合以及艺术设计与其他专业的结合等。这些新的探索和尝试,都构成了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月7日至8日,首届"厦门国际艺术设计与设计教育论坛"在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来自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以及日本、意大利等地的9位设计界专家聚焦"艺术设计与设计教育",并展开深入探讨。此次活动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指导,由福州大学主办、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省包装联合会承办。开幕当天,主办单位邀请了中  相似文献   

20.
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突出专业特色、提高应用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视觉艺术感受力及表现能力.强调设计文化的重要性,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最新设计动态,把握装潢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树立为市场服务、为商业服务的意识;明确培养方向,制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实践,不断提高.欧美等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对于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及教育体制与国际化进一步接轨,都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