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个省市,其区域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及原因,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共12个城市,分析2008—2019年相关数据,运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法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和产业的不平衡性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进一步使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长江经济带不同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发现农业在2012年表现出其独特的基础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产业在2016年异军突起;住宿餐饮行业在2019年呈现下滑趋势.  相似文献   

2.
石瑾  董晓峰 《甘肃科技》2007,23(12):89-90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是人类活动区位选择的必然结果。西北地区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现状以"四带一环"为特征,按照"都市圈/城镇群-经济带"发展模式,对未来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进行了构建和完善,即依托都市圈发展城镇群,最终推进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今后20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作者就重庆市近年工业"三废"的排放及2000年长江经济带各相关省市的"三废"排放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虽有改善,但仍是制约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包括建立绿色产业;形成循环经济;倡导清洁生产;实行总量控制及改革环境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从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支撑3个层面构建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量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发展势头良好,各省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位序变化不显著;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省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依次递减,但发展差距缩小;长江下游省市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支撑全面占优;长江中游的江西旅游支撑、旅游需求相对落后,湖南旅游支撑相对薄弱,湖北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有待提升,安徽旅游支撑作用较弱;长江上游省市旅游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云南、四川旅游需求旺盛,重庆、贵州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支撑均有待提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应加大旅游投入,加强旅游协作,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长江下游省市应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引领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长江中游省份应加大旅游市场、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社会经济对旅游的支撑力度.长江上游省市应加大对旅游市场、公共交通等基础、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加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旅游业的辐射力度和支撑力度,提高旅游人才数量和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该文回顾了1952年至今,在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统筹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下,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一直以来,长江经济带占全国的经济、人口比重较高,但不同阶段下发展态势略有不同。当前,长江经济带总量规模占全国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42%,对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长江经济带在全国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我国提出以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两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带动经济,进一步推动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作为"两带一路"联动主要汇合区域,既是长江经济带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承载地区,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延伸地之一,而上海无论从地理位置、贸易流通、区域体系建设等都走在了前面。  相似文献   

7.
利用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地图工具,研究了长江经济带面临的水资源压力,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10%的区域面临"高"或"极高"水资源压力,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和四川是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压力最大的6省(市)。并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此前工作基础上,利用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GDP废水排放量评价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经济效率,得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水经济效率存在梯队差异。水经济效率低下是导致长江经济带出现水量、水质压力的原因。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需提高各产业用水效率,削减用水量,以实现2030年用水红线指标控制要求。结合各省市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长江经济带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或协调机制,推行许可证制度、横向生态补偿等综合管理政策框架,继续加大对相关研究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定量计算了其城市首位指数、规模结构分维数和空间关联维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城镇体系具有分形特征,城市首位度过大,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较弱;空间上呈线形密集分布,并受自然条件和交通干线的显著影响,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整体功能发挥受阻.最后提出了优化城镇体系的一些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7年~2016年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的趋势,下游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中上游城市,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远高于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大多数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其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匹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中高质量城市主要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中低质量城市集聚于长江中游地区,低质量城市集中于长江上游,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圈层扩散分布格局,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因素,经济基础、民生福利及环境治理同样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各驱动因素对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作用存在异质性.因此,应因地制宜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促进各城市分工合作,强化城市群的区域带动作用,着力破解跨行政区域协同的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促进上中下游聚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最大的流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一直以来经济繁荣、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目前,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在环境和产业结构方面遇到了瓶颈,基于生态环境恶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之间的相互影响,文章根据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投资型、费用型、系统型、法律法规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方式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并对由此引发的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万开云"板块包括万州区、开州区和云阳县。因三地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条件的特色经济带。因"万开云"同处长江沿岸,将它纳入特色经济带来分析阐述,在对"万开云"发展现实基础的分析上,针对"万开云"沿江特色经济带的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体制、土地规划、产业布局、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和后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全局Geary指数C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2016年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集聚态势并不断增强.热点区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分布为主,数量和范围呈现出缩小态势,次热点区显著减少但仅围绕在热点区周围,次冷点区由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向中游和下游地区移动趋势明显,冷点区范围呈现出显著扩张的趋势,长江经济带上游仅甘孜州外其他地区都转变为冷点区.此外,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PM2.5保持空间相关性的空间距离为867 km,在此范围内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状态.在对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影响因素分析中得出,产业结构是长江经济带城市雾霾污染最大影响因素,其次为经济发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城市雾霾污染呈现出负相关关系,人口密度产生的影响由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逐渐向部分上游地区扩展,交通运输状况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较大.结合各区域雾霾污染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长江经济带更应注重联防联控基础上,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驱动下,青海、甘肃、宁夏3省区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适时构建整体结构的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城市群组合体系的完善,将促使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与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共同构成我国"西三角"经济圈,3省区城市经济带的形成,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内陆向西开放程度,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通道,形成黄河上游内陆向西开放核心地带.在探讨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基础上,认为目前黄河上游城市经济带建设应从构建巨型产业带、沿黄城市带、内陆合作开放带3个战略方向出发,在国家层面上逐渐形成特色鲜明、向西开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论成渝城市经济带建设及其发展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经济空间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开发条件差异明显。成渝城市经济带是产业、人口和城市在大区域空间沿基础设施呈带状的集中,是一个庞大的空间系统。对成渝城市经济带的研究有利于该地区整体实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其在长江上游地区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旅游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通过收集整理2002—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旅游流质指数、游客密度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对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时空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流发育不均衡.上海、江苏、浙江的流质指数明显好于其他省市,属于优质旅游流;其他省市旅游流发育状况相对较差,属于低质旅游流.2)游客密度差异明显.上海的游客密度远远超过其他省市,处于第一梯队;江苏、浙江、重庆的游客密度指数一直在14之间,处于第二梯队;其他省份游客密度较小,处于第三梯队.3)区域间旅游经济差异逐步缩小,旅游经济的集中度由38.018逐步降到33.032,从2002—2014年地理集中指数仅降低了4.986,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经济实现均衡化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据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以期推进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面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谁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有先机,谁就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获胜.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经济带特征的分析,从全国生产力布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三个方面对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长江经济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长江经济带42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指数、区域重心法等方法探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资源禀赋、GDP与人口、交通、区域竞技体育实力等方面,基于地理联系率与皮尔逊相关系数,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呈现集中分布状态,主要分布在三大城市群,分布重心位于湖北省与湖南省交界的长江干流,类型分布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娱乐型、赛事型、健康型、文化民俗型、智能制造型与培训型;影响因素方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创建依赖于适宜的资源禀赋、适中的经济基础、较高的交通通达度、以及靠近长江干流,与区域体育竞技实力相关性较小.依据分析结果,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要素最密集的地区,是连接珠江三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岸开放带的纽带,其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影响.湘江流域分布有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和534个建制镇,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处于极化阶段,点轴走廊式空间结构特征明显.城镇密度较大,但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轴线特征和核心边缘结构.为了实现湘江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应采取点轴式空间开发模式,使水系成为区域联系开放性通道,并加强不同等级的城镇建设,构建"一区三圈四轴"的开放性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评价了 2007-2017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大气污染排放效率.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和Tobit模型,验证了该区域产业结构变迁与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影响关系,结果发现:(1)仅有6个城市的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均值达效率前沿面,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和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