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能耗模拟分析软件eQUEST3.55研究广州地区办公建筑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对建筑空调负荷的影响,分析其对建筑空调负荷节能率的贡献.结果表明,优化办公建筑围护结构是实现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节能率比较有效合理的途径.基于目前节能技术,提出采用常规节能技术和较高端节能技术两种方案,分析得出围护结构节能贡献的合理范围为52%~54%.  相似文献   

2.
刘震 《建筑技术》2023,(2):163-166
针对北京市某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缺陷、传热系数、室内温度等热工参数进行测评,并结合实测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对提高建筑的热舒适性、降低建筑能耗效果显著,尤其可以明显降低冬季热负荷;在围护结构改造措施中建筑外窗和外墙改造的节能效果明显,而屋面改造节能效果较弱。此分析结果可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多因素对不同热工分区办公建筑总负荷指标的综合影响,在分析了单一因素对建筑总负荷指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分别位于哈尔滨、兰州、重庆、广州的办公建筑负荷指标进行了评价。得到了窗户传热系数Kw、玻璃遮阳系数S_c、窗墙比R在不同热工分区办公建筑总负荷指标影响因素中的权重值,并对此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严寒地区的哈尔滨和寒冷地区的兰州节能建筑,各因素重要程度为RK_wS_c;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重庆和夏热冬暖地区的广州节能建筑,各因素重要程度为S_cRK_w。在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中应根据各热工分区负荷影响因素的比重不同进行优先控制相应因素。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安地区办公建筑的现状,分析该地区办公建筑在围护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Designbuilder软件模拟研究建筑窗墙比、外窗、外墙以及屋面的热工性能对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在充分考虑西安地区气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适宜的节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建筑能耗模拟是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改造必不可少的支持工具。在利用建筑模拟软件TRNSYS的基础上,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给出实际工程案例。分别模拟分析了不同热工性能的外墙、屋面、外窗及围护结构整体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得到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冷热负荷的不同影响以及围护结构单体与整体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采暖热源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热源规模与建筑热负荷有关,因此建筑设计中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较高。以寒冷地区某新农村住宅楼为研究对象,采用能耗模拟软件e QUEST,分别模拟不同热工性能的外墙、屋面、外窗建筑的全年供暖情况,并分析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供暖负荷的影响,探讨其节能潜力,为新农村建筑节能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文中以某办公建筑的设计为例,分析建筑供暖空调负荷降低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两个方面的指标,研究其是否达到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建筑热工模拟软件Designbuilder对采用分户间歇采暖模式的简化住宅建筑模型进行分析,探究该建筑模型在多种采暖模式下进行内围护结构保温的节能效果和室温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当计算房间周围邻室都不采暖时,增设内围护结构保温层可以有效降低采暖期建筑热负荷,同时使计算房间在非采暖时段内的室温升高。(2)计算房间周围邻室采暖时,计算房间增设楼板保温的节能效果与采暖邻室数量有关。(3)与不设内围护结构保温层相比,增设10mm内围护结构保温层时,简化模型中计算房间的节能率可达20%以上。  相似文献   

9.
使用CAD、EXCEL软件,通过状态空间法分析房间的冷、热负荷和热特性,对沈阳地区银河湾32号住宅楼进行了节能热工计算。计算中考虑建筑的围护结构、建筑内部发热量、房间与外界以及房间之间的通风换气。最后得出不同朝向、体形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对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通过分析这些结果,得出不同建筑参数对冬季采暖指标的影响,从而给出建筑整体设计的相关指导性结果。为了达到节能要求,对于体形系数超出标准的建筑物,需要降低围护传热系数,加强保温性能,以满足节能住宅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哈尔滨某办公建筑为例进行研究,结合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法,应用Energy Plus对外窗、外墙、屋面传热系数和窗墙比四个因素进行模拟实验,计算不同组合工况下的建筑能耗数值。基于计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法,解析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窗墙比对办公建筑采暖、制冷与总能耗影响的相关强度,进而提出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设计策略,以及在严寒地区办公建筑节能设计、研究中,应该将建筑制冷能耗独立考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某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勇  由世俊 《暖通空调》2006,36(2):97-100,107
以夏热冬冷地区某酒店为例,对建筑全年的空调动态负荷及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采用几种不同方案时建筑及房间的负荷和能耗计算结果,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宾馆类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相同建筑相同节能措施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负荷减少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恩深  付祥钊  王亮  崔天 《暖通空调》2005,35(8):114-118
以广州、重庆、北京等12个城市为对象,分别以DOE-2中的TMY2,DeST—h中的TRY及修改的TMY2辐射数据,构建了36组完全不同的8760h气象数据库。利用特征温度法模拟计算相同建筑在围护结构改进前后单位建筑面积的全年空调和供暖耗能量。研究发现,对所涉及的城市,尽管因三种气象数据库(36组)显著不同,导致计算出的围护结构改进前后(72组)建筑全年空调供暖负荷、负荷减小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对模型建筑采取相同的节能措施。各城市全年空调负荷减小率(节能率)是相近的;各个城市全年供暖负荷减小率(节能率)也是相近的。从而证明了现行各国标准均规定围护结构K限值的通常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冷地区窗墙比对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南京地区典型年逐时气象参数,基于建筑墙体动态传热反应系数法,利用MATLAB编程分析了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负荷变化,研究了在南北朝向和不同外窗类型的条件下,窗墙比为0.2~0.7对全年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及全年总耗电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北向窗墙比的增加会导致全年供暖、空调总能耗加大;对于PVC塑料中空窗,随南向窗墙比的增大,全年总耗电量的增加量较小,建议在夏热冬冷的南京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为例,基于EnergyPlus能耗模拟,探讨了围护结构性能提升和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这2条节能技术路径对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降低供暖空调全年能耗的有效性.结果 表明:围护结构性能提升的节能潜力较小,经济性较差;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并不能保证降低建筑年耗冷量,应综合分析全年供热供冷能耗确定围护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人居环境改善涉及重大民生问题,节能减排是国家重大战略。因此,有必要寻求合理的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使设计方案既满足居民的室内热舒适需求又能降低建筑能耗。基于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建立能够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实现增加室内热舒适时间比例的同时降低建筑全年冷热负荷的居住建筑设计双目标优化模型。最后,以重庆典型户型为实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设计方案建筑全年冷热负荷降低了47.74%,室内热舒适时间比例提高了3.94%,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DeST人行为仿真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夏热冬冷地区开展了居民采暖及制冷的空调用能行为实测,将调研得到的居民用能行为参数及建筑围护结构信息代入到DeST人行为模拟软件中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空调能耗进行对比后,结果显示,原始软件制冷能耗平均绝对计算误差为37.9%;制热能耗平均绝对计算误差为128.2%。与原始软件相比,DeST人行为模拟软件制冷能耗计算误差减少了13.8%,采暖能耗计算误差减少了94.1%。人行为能耗模拟软件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空调全年运行时长、启停概率与实测结果符合性也较好。嵌入人行为模块后的DeST将为模拟实际运行状况下建筑的能耗提供很好的计算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内保温住宅的户间传热温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新建住宅中较为普遍的钢筋混凝土内保温外墙、陶粒混凝土内墙结构的居住建筑为对象,建立房间不稳态传热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得出了四种典型房间,在北京地区供暖室外设计温度下,采用分室调节最低值(即停止采暖)时,其室温和邻室的户间传热温差及房间围护结构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为进行住宅按户计量供暖设计热负荷的确定,提供了户间传热计算的依据,也为按户计量收费和建筑保温及防结霜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building energy demand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is changing due to climate change. The adoption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measures at the building scale aims at limiting heating and cooling demands. In previous studies on adaptation measures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lightweight semi-portable buildings, which are increasingly used to temporarily house the growing number of small households (1–2 persons) in peripheral and derelict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impact of passive climate adaptation measures and building orientation on heating and cooling demands is assessed for a detached, lightweight, semi-portable residential building by means of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s (BES), considering two climate scenarios for the Netherlands: current climate and a future climate (205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efficient adaptation measure consists in a combination of exterior solar shading and an increase of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building envelope, which reduces the annual heating and cooling demand–averaged over eight building orientations – by 11% for the current climate and 15% for the future climate. The impact of building orientation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climate scenario. Compared to the average over the eight orientations considered, the annual cooling demand for a single orientation varies between about ?31% and +22% and between about ?24% and +18% for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e, respectively. For the case without adaptation measures, optimizing the building orientation leads to annual total energy savings of about 4% for the current and 3% for the future climate.  相似文献   

20.
遮阳系数对供暖与空调能耗影响差异的逐时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福州为例,从当地逐时气象数据入手,分析了建筑空调负荷及供暖负荷的所有时刻对应的逐时太阳辐射,用特征温度法研究当遮阳系数减小时各时刻建筑的空调与供暖能耗及相对变化(节能率)情况。研究发现,由于冬季有太阳辐射各时刻的供暖能耗相对于无太阳辐射各时刻能耗比例很小,故遮阳措施对供暖总能耗的影响不显著,从而证明DOE-2关于冬季遮阳系数减小对供暖能耗影响的结论值得商榷;由于夏季有太阳辐射各时刻空调能耗远大于无太阳辐射各时刻空调能耗,故遮阳措施对空调总能耗及节能率的影响非常显著,DOP2软件与特征温度法的结果是正确的;通过对福州全年各时刻空调供暖能耗、建筑负荷及节能率进行解析,揭示了看起来很分散的各时刻能耗及节能率差异数据总体上遵循的某种共性规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