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8年11月6日,青西油田新完钻投产的青2—58井射孔后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原油80余吨,基本不含水。 青西油田是玉门油田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在酒西坳陷青西凹陷建成的一个新油田。这个油田作为玉门油田增储上产的主战场,其勘探与开发备受关注。青2—58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将为玉门油田踏上2008年原油产量调整计划线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青西油田开发初期,参与固井作业的乙方服务公司数量较多,甲方管理对象庞杂、管理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青西油田固井专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及组建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构想。结合青西地区固井作业的实际情况,组建固井项目部,理顺了关系,简化了环节,强化甲方的管理监督。实践证明,青西油田推行固井专业化服务管理模式是成功的,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对保证固井质量,提高固井效率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南风 《复杂油气藏》2012,5(1):66-66
玉门油田公司青西油田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油层压力系数由原始的1.39下降至1.17,原来采用的常规钻井方式由于泥浆密度高,在钻至裂缝性储层段时因钻井液大量漏失而造成油层污染。受此影响,该油田2009年至2010年完钻的探井和开发井均未成功  相似文献   

4.
青西油田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地层压力预测对提高钻井速度、保护油层、合理设计井身结构和钻井液密度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完成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处理,建立了青西油田地层压力预测数学模型,十多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模型压力预测结果误差小于10%;完井试油发现,储层污染明显减小,产量与邻井相比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青西油田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提高勘探开发效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吐哈油气》2007,12(3):293-293
6月28日,经过13小时精心施工,由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的特色技术“唤醒”玉门油田青2—44井,获得工业油气流。青2—44井是玉门油田部署在酒泉盆地酒西坳陷窟窿山构造上的一口开发井,井深4767m。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气》2005,10(2):140-140
5月31日,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井公司玉门分公司与另外两家单位竞标青海冷湖柴北原昆二井的钻探任务。吐哈钻井以绝对优势拿下青海油田第一口风险探井——昆二井的钻井工作任务。这是吐哈钻井继青深一井后承担的第二口集团公司部署的高难度风险探井。  相似文献   

7.
大庆采五实现注水井智能测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6日,从吐哈勘探开发指挥部钻井公司70546钻井队承钻的连4-S井传来喜讯,钻井公司新研制的超深井油基解卡液首次在吐哈第一深井——连4-S井卡钻事故处理中应用成功,为钻井公司挽回事故损失300余万元。这项技术的诞生填补了吐哈油田此类技术的空白。截至目前,这口井已顺利钻至5175米,连续取心作业3次,首次在连木沁构造带发现重质油信息,对这个区块深层领域以及增大含油面积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玉门油田青西地区上部志留系、白垩系推覆体老地层的机械钻速一直影响着青西地区钻井速度的提高。从破岩理论上讲,冲击旋转钻井技术是解决硬地层钻进难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液动冲击器进行旋转钻井是常规旋转钻井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钻井新方法,它可以大幅度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井成本、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应用在岩石可钻性差的地层中,可明显提高机械钻速。文章介绍了玉门青西地区地层特点及地质分层、所使用的DGSC—203冲击器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以及在青西地区L114井的应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DGSC—203液力冲击器在L114井上部推覆体老地层的钻进井段的使用中,使机械钻速得以明显提高。但由于本井所使用的冲击器尺寸偏小,井斜未能得到较好控制。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液动冲击器的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泵压比设计值明显偏大现象,应研究进一步降低冲击器的工作压降,提高射流元件的使用寿命。液力冲击器的直径应由小到大并形成系列化产品,可全面解决石油钻井硬岩钻进难题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不断深入,探井钻井已逐步向深层迈进,一些特殊要求的开发井(如混相注入井、采气井、调整井)正逐年增多,一次性封固2000—3700m的长封固段固井技术正在成为吐哈油田勘探开发的热点技术。突出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为“地层承压能力低、封固段长、注入量大、作业时间长、施工压力高”。以前解决这类技术问题,主要依靠双级或多级注水泥,但该技术施工时间长、费用高、风险大,固井成功率相对较低,很难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针对油田勘探开发的特殊要求,研究开发了泡沫低密度水泥固井技术、MTC技术、高强低密固井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探寻新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历程,有一个奢于坚持的找油人我们不能回避,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翟光明。从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荒山野岭勘探者的篝火旁,到四川、大庆、胜利、辽河、大港、华北、泌阳、新疆、长庆等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会战大军中,无不留印着他那高大的身影和足迹。  相似文献   

11.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1):56-56
经过7年多的不懈努力,玉门油田年产50万吨的现代化整装油田——“青西油田”在祁连山深处的窟窿山麓建成,并成为玉门油田产能上台阶的新增长点和全省能源建设新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油地质》2006,27(4):514-514
燕列灿,男,汉族,高级工程师,1963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1983年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毕业,同年分配到玉门石油管理局工作。曾任玉门油田研究院吐哈石油研究队队长,吐哈油田勘探事业部副经理、经理,吐哈油田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总地质师,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吐哈油田公司副总地质师。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自治区“五四青年奖章”、自治区“吴登云”式先进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采油工艺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工程工艺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着油田勘探开发工程工艺技术规划、钻井完井、采油工艺、地面系统等工艺方案研究编制和钻井、完井、采油等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吐哈油田低压低渗固井技术、高压及高低压并存防窜固井技术、盐水层和盐膏层固井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吐哈油田固井、完井配套技术对提高油田的勘探开发水平和促进整体效益发挥了极其明显的作用 ,为玉门油田和吐哈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油工艺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工程工艺技术支撑单位,承担着油田勘探开发工程工艺技术规划、钻井完井、采油工艺、地面系统等工艺方案研究编制和钻井、完井、  相似文献   

16.
在对玉门油田固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玉门固井质量的因素,优选出适合玉门地区固井的隔离液体系和水泥浆体系,并制定了提高注水泥质量的措施与方法,经现场证明,固井质量比往年有显著提高,为今后固好玉门地区深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空气、雾、泡沫钻井液在窿9井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大港油田集团钻井工程公司西部钻井公司70520队钻的甘肃玉门青西油田窿9井在2970.00~ 3307.50 m井段,成功地使用了空气、雾、泡沫钻井液技术。该技术由大港欠平衡钻井服务公司进行施工,空  相似文献   

18.
<正>中油测井吐哈事业部今年转战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和甘肃玉门等地,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作业700多井次,多次准确发现新油气层,以优质服务效力吐哈、玉门等油田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9.
宋治 《石油学报》1987,8(2):101-108
通过大庆、扶余、玉门、胜利、大港、新疆、青海、河南、辽河、长庆等油田对油层套管损坏的调查表明,套管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套管强度设计及计算、井身结构设计不合理,固井质量不好、井口固定不合理、油层套管封固高度过低,不合理注水开发,盐岩层“塑性流动”、疏松砂岩油层出砂挤坏套管,浅水层腐蚀及套管质量不好等.油层套管损坏是发生在油田建井开始到开发全过程中,减缓油井损坏速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措施是:改进开发方法与采油工艺,改进新井井身结构,套管强度计算,固井封固及究井方法,保证封固质量;建立油田建井与开发两大环节之间的钻井及采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0.
垂直钻井技术在青探1井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玉门青西油田窟窿山逆掩推覆体老地层挤压破碎严重,且裂缝发育,地层倾角60°左右,地层产状变化大,钻井过程中井斜控制难度大,制约了青西地区钻井速度的提高。为此,该油田在青探1井钻井过程中首次试验应用了Power V垂直钻井技术,井斜角控制在0.5°以内,平均机械钻速2.14 m/h,与邻井相比提高了52%以上,且无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发生,顺利完成了该井第三系推覆体地层易斜井段的钻井任务。分析了青探1井地质特点及钻井技术难点,介绍了Power V垂直钻井原理、技术特点及现场试验情况,分析了试验应用效果,对下一步青西油田垂直钻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