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13例小儿血源性骨髓炎采用作者改良的病灶彻底清除术后,灌注引流法治疗,急性期者9例,慢性期者4例。随诊9例,(0.5~2.5年)效果较为满意。本文强调,对确诊的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及慢性期者,均采用病灶彻底清除,直至有新鲜渗血的髓腔显露为止。在置入灌注及引流管时,作者改进以往灌注引流管重叠置管的方法,使灌注管贯穿整个病灶,引流管置于有利于体位引流的一端。这样放置即可消灭病灶内的炎性“死角”,又能防止髓腔内残留液体,有利于切口皮肤愈合。对急性期者早期行病灶彻底清除,灌注引流术,本方案可迅速改善全身中毒症状及局部炎性反应,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X 线随诊未见大块死骨及死腔,无因病灶复发而再次住院者。  相似文献   

2.
本组收治肺脓肿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临床症状有发热15例,其中9例为低热,胸痛9例,咳痰12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2例,血沉加快15例;病程1个月~1年。CR示右肺上叶病灶7例,右下叶病灶3例,右中叶病灶2例;左肺下叶5例,上叶2例。病灶形态以大片高密灶内有空腔,周罔呈移行性为12例,边界清晰内有空腔7例。甲房性13例,多房性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硬化性骨髓炎的治疗.方法对早期11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行病骨开窗、病灶刮除及克氏针贯穿病灶区使髓腔再通手术.结果 11例患儿经2~4年的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髓腔通畅.结论小儿硬化性骨髓炎病因不清,手术是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8例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38例共42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19个,胫骨近侧干骺端12个,股骨近侧干骺端5个,腓骨近侧干骺端4个,胫骨骨干2个;单发34例,多发4例。X线表现: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切线位呈杯口状或碟状的骨皮质缺损区,病灶内缘可见硬化边。CT表现:缺损可位于骨皮质表层或骨皮质内,位于骨皮质表层者缺损表面无骨壳,位于骨皮质内者缺损表面骨壳可完整;部分病灶凹向髓腔且硬化边与髓腔分隔,但无膨胀性改变,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未见钙化灶。21个病灶经随访观察,其中12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缩小,6个病灶完全消失,3个病灶经手术治疗。结论:影像检查是发现、诊断和观察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最佳方法,典型的长骨良性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单凭X线平片、CT即可诊断,但CT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碘仿丁氧糊剂对牙髓治疗中髓腔侧穿孔的疗效。方法:用碘仿丁氧糊剂对13例髓腔侧穿孔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3年临床随访,成功12例,占92.3%;失败1例,占7.7%。结论:碘仿丁氧糊剂对牙髓治疗中髓腔侧穿孔的疗效确切,可作为髓腔侧穿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根治性外照射后,10%~18%有局部病灶残留,复发率达20%~30%[1].对鼻咽癌足量外照射后腔内残留灶进行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具有良好疗效.我科1997年2月~1999年4月对治疗的150例鼻癌中21例鼻咽腔内有残留病灶的患者进行了后装治疗.  相似文献   

7.
袁东堂  刘开祥  戴志唐  谢跃 《吉林医学》2012,33(31):6772-6773
目的:探讨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灶清除植骨加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13~36岁,平均25.4岁,其中发生病理性骨折1例;大多数患者主诉小腿不适、隐痛,局部肿胀,除1例病理性骨折外,患肢无明显活动受限,出现症状时间2 d~3年不等,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后发现并收住院,采用病灶清除植骨加LCP内固定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5个月;其中13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植骨边缘区模糊,髓腔内骨密度增高,有新骨形成,有1例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结论:局灶性胫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灶清除植骨加LCP内固定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12 8例肱骨折 ,外用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12 8例中 ,男 72例 ,女 5 6例 ,年龄 4~78岁 ,平均 34岁。骨折部位 :上段 41例 ,中段 36例 ,下段 5 4例 ,其中 1例上下段同时骨折 ,2例中下段同时骨折。新鲜骨折 96例 ,陈旧性骨折 3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 2h~ 19个月。开放性骨折 30例 ,闭合性骨折 98例。横断骨折 10 7例 ,斜行粉碎性骨折 2 1例。1.2手术方法 ①上臂前外侧切口 ,达骨折处后 ,将克氏针从骨折近端打入髓腔至肩峰处穿出 ,确保在髓腔内 ,…  相似文献   

9.
评价30%H2O2溶液热催化漂白联合NaBO3髓腔封药对无髓变色牙内漂白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髓腔屏障保护下,用30%H2O2溶液热催化漂白联合NaBO3髓腔封药,对110例(110颗患牙)无髓变色牙进行内漂白,按照牙齿变色时间分成3组:A组3~5年(80例),B组5~10年(20例),C组10~20年(10例)。观察美白效果,记录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110例中,显效78例、占70.9%,有效28例、占25.5%,无效4例、占3.6%,总有效率达96.4%。患者满意度为93.6%,未见不良反应发生。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0.0%、8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1)。结论 30%H2O2溶液热催化漂白联合Na-BO3髓腔封药内漂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齿增白美容方法,且牙齿变色时间短漂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髋部减压术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髋部减压术配合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患者均采用髋部减压,即股骨头髓芯减压和髋关节腔内减压(双减压)术,并配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0个月,其中优39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为94.2%。结论:采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及髋关节腔内减压(即双减压)术,同时结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显著疗效,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骨样骨瘤的MRI表现,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骨样骨瘤12例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中10例显示骨样骨瘤典型特征-瘤巢。2例未显示瘤巢,12例均有瘤巢周围的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及髓腔内水肿。MRI可精确地显示瘤巢大小并敏感地显示髓腔和周围软组织的炎性水肿,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病理结构,对骨样骨瘤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选择1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32个椎间盘,其中L3~41例,L4~586例,L5~S145例。病变椎间盘中包容型42个,非包容型90个。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在行PLD后,向髓核腔内注入600U(2ml)胶原酶;非包容型突出在行PLD后,有54例用5ml生理盐水溶解1200U胶原酶注入到髓核腔内,36例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胶原酶1200U,抽取5ml酶液注入到髓核腔内,注射5ml到病变椎间盘相应的硬膜囊前间隙。术后根据突出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卧位。结果显效94例,占71.2%,其中包容型突出38例,非包容型突出56例;有效33例,占25%,其中包容型突出4例,非包容型29例;无效5例,占3.8%,均为非包容型突出。结论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王炳良  乔乃春  陈来荣  孙伟 《当代医学》2009,15(29):594-596
目的总结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情况。方法选择13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共计132个椎间盘,其中L3~41例,L4~586例,L5~S145例。病变椎间盘中包容型42个,非包容型90个。包容型椎间盘突出在行PLD后,向髓核腔内注入600U(2ml)胶原酶;非包容型突出在行PLD后,有54例用5ml生理盐水溶解1200U胶原酶注入到髓核腔内,36例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胶原酶1200U,抽取5ml酶液注入到髓核腔内,注射5ml到病变椎间盘相应的硬膜囊前间隙。术后根据突出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卧位。结果显效94例,占71.2%,其中包容型突出38例,非包容型突出56例;有效33例,占25%,其中包容型突出4例,非包容型29例;无效5例,占3.8%,均为非包容型突出。结论经皮椎间盘摘除术联合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一步扩大了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代萍  余蓓 《四川医学》2013,(9):1389-1390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灌注化疗脊柱结核的治疗疗效.方法 从2000年10月~2011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4例,结核病灶位于胸椎20例、胸腰段12例、腰椎34例、腰骶段18例,病灶范围1~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手术方法:治疗组42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术后卧床、正规抗结核同时用异烟肼0.1+利福霉素0.25+0.9%氯化钠5ml灌注化疗1次/d,7~10d拔管;42例对照组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均卧床3~5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9~18个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切口无窦道形成、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结核病灶全部治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脊柱结核在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植骨消灭死腔,坚强内固定矫正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通过病灶置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1995~1996年对13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施行了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24~63岁,平均463岁,均为单侧胫腓骨闭合性骨折。12 手术方法 病人采取硬膜外麻醉,取仰卧位。将患者固定于骨科牵引床上,屈膝90°,屈髋45°,切口于胫骨结节上缘,于髌韧带内侧做纵向切口,显露胫骨结节,在胫骨结节上缘靠近髌韧带处,凿穿皮质,插入导针于髓腔内通过骨折端。用髓腔扩大器逐号扩髓,扩至较所用髓内钉直径大1号的直径。然后以打入器打入预先选择好的髓内钉。应用瞄准器打入骨折近端两枚锁…  相似文献   

16.
姜惠峰  黄晓红 《微创医学》2002,21(2):143-145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内髓脂肪瘤样结节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肾上腺皮质腺瘤内髓脂肪瘤样灶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复习文献.结果镜检见髓脂肪瘤样灶小(直径1~3mm)而不规则,散在分布于腺瘤内,由成熟脂肪细胞和造血细胞构成.结论肾上腺肿瘤内出现髓脂肪瘤样病灶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的形态学表现,髓脂肪瘤样灶非真性肿瘤,建议以髓脂肪瘤样结节代替髓脂肪瘤.  相似文献   

17.
赵贵能 《四川医学》2004,25(6):689-689
笔者在援莫桑比克医疗队的工作中发现莫桑比克某中心医院的骨科临床医生,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使用较多的是“梅花针”内固定术。他们习惯使用直径粗大(Φ12~14mm)的梅花针,通常应用Φ12~14mm的髓腔扩大钻扩大股骨髓腔。其实非洲黑人的股骨骨髓腔与中国人差别不大。由于此术式的过度扩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唐强 《四川医学》2003,24(11):F002-F002
近年来 ,由于AO钢板暴露的诸多缺点 ,国际上又倾向于使用髓腔内固定方法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我院骨科自 2 0 0 0~ 2 0 0 2年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般骨干骨折 2 3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18~6 9岁 ,平均 39岁。左侧股骨 15例 ,右侧股骨 8例 ,新鲜骨折 18例 ,陈旧骨折 5例 ,其中畸形愈合断裂 1例 ,致伤原因 :车祸伤 12例 ,摔伤 7例。2 手术方法 :采用腰麻或持硬麻醉 ,以股前外侧切口暴露骨断端 ,原行内固定者取出内固定物 ,陈旧骨折者重新折断修整骨断端 ,髓腔再通 …  相似文献   

19.
98 6~ 1 994年间作者在X线下应用闭式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 38例 ,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肱骨中段骨折 38例 ,男 32例 ,女 6例 ,年龄 2 8~ 62岁 ,横形骨折 2 8例 ,斜形骨折 7例 ,粉碎性骨折 3例。方法 选择改良臂丛、肌间沟阻滞麻醉 ;麻醉后仰卧检查台上 ;予 2 0 %碘酒、75 %酒精消毒手术野、铺巾 ;闭式内固定 ,在暗房内X线下 ,试行复位成功后 ,选择与肱骨干髓腔相近直径的骨圆针 ,其尖端稍弯成 2 5°,于肱骨大结节处 ,打下骨圆针进入髓腔 ,达骨折近端处 ,助手复位并固定好 ,继续打骨圆针达骨折远端髓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CT引导实施经皮肺穿刺术,抽取脓肿腔内的脓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及脓腔内直接排脓、脓腔药物冲洗、脓腔注药,以直接清除病灶和更有效的利用药物,促进病灶愈合。方法选择巨大肺脓肿病例17例,于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穿刺术,每例进行2~3次。结果17例全部治愈患者症状缓解迅速,疗程大大缩短,治疗费用大大减低,并且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