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乳腺增生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症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近年研究发现疽证名方小金丹(胶囊)对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基于"异病同治"理论,探讨小金丹(胶囊)在乳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小金丹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异病同治"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小金丹是清代王维德首创用于治疗阴疽的名方。通过梳理大量阴疽类文献结合近现代临床运用的报道,针对阴疽气血不足、寒痰瘀滞的病机,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认为小金丹治疗阴疽的机理主要体现在温散寒凝、化痰、散瘀、解毒四个方面,其中尤应重视疽毒的治疗机理,主要体现在祛毒依附、因势泄毒、以毒攻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小金丹酊剂的药理实验研究湖北中医学院(430061)刘焱文,何再安,何国旺,李兵,郑庆安,金远俊小金丹为中医经典方剂,主治贴骨疽、痰核、瘰病、横痃等症,传统给药途径为口服。为了避免毒副作用,我们将其制成小金丹酊剂,外用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等疾患,具...  相似文献   

4.
小金丹出自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是治疗寒湿痰瘀、气血凝结所致阴疽病症的有效名方。慢性盆腔炎发病与瘀阻胞宫,脉络不通密切相关,治疗以化瘀散结为核心。文章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认识、小金丹方药分析、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阐述小金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玉林 《中医杂志》1992,33(8):21-22
古方小金丹历来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个有效方剂,近年来笔者应用加味小金丹治疗某些肿瘤,有消岩散结、化瘀祛毒之功。兹举2则如下。 1 上石疽(腮腺混合瘤) 张某,男,58岁。该患者于1989年2月发现左侧颌下有1肿物日渐增大,因当地医院不能确诊,而转至吉林省某医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6.
阴疽是发于肌肉筋骨内的疮疡性疾病,属中医外科范畴;癥瘕是腹部结块的统称,病种较多,包含范围较广,属妇科常见疑难杂症范畴。阴疽和癥瘕虽为不同病种,但两者病因病机核心在"瘀",存在许多共同之处。因此在中医辨证治疗上可通过"异病同治"思路对待,不必拘泥于方与病对应,注重方证对应,亦可为诊疗现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小金丹新用     
《外科全生集》所载小金丹,药由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制乳香、制没药、当归、麝香、墨炭等组成,功能消肿拔毒,治疗痰核流注、乳岩瘰疬、一切阴疽初起之症。笔者以阿坝州制药厂生产的小金丹,治  相似文献   

8.
小金胶囊疽证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金胶囊处方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治疗阴疽初起之证。本文通过介绍小金胶囊所包含的理论思想、方药组成、适应证及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探析其在疽证范畴内的理论关联,以期为中医外科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金丹出自清代王维德《外科全生集》,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个有效方剂,有消岩散结、化瘀祛毒之功。临床应用小金丹治疗某些肿瘤,疗效肯定。研究发现小金丹提取物作用24 h后能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运动和侵袭能力,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加减小金丹对胃癌术后患者高凝、低纤溶、低细胞免疫状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推迟转移发生,延长胃癌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小金丹可显著影响人肝癌细胞信号转导基因的表达。小金丹联合其他中药,还可治愈胰腺癌。在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肺癌的治疗方面,小金丹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于咯血症状的肺癌,用小金丹以活血通络,化瘀止血,配合西药治疗,可共达止血之效。此外,还发现小金丹可以治疗脑肿瘤、颈部肿块、骨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肯定。小金丹诸药共用,化瘀、解毒、止痛、行气、散结等功效,将其用于肿瘤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小金胶囊源自清代王洪绪所著《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经典方剂"小金丹",为健民集团首先研制出胶囊剂。该产品因有效成分溶出吸收迅速,而具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多年临床研究表明,其对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黄褐斑、慢性附睾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本文就其在此类疽证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为其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的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金胶囊(0. 35 g/粒)源自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小金丹,具有消肿散结、化瘀止痛之功效,用于流注、痰核、瘰疠、乳癖、乳岩、横痃、贴骨疽等疾病。陕西省名老中医马拴全教授运用小金胶囊治疗重度痤疮、结节性红斑、慢性附睾炎、慢性淋巴结炎、带状疱疹神经痛及乳疬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建立基于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小金丸生物效价检测方法,评价其质量一致性,筛选小金丸组方中发挥活血作用的中药。方法小金丸及其组方中的10味中药(人工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醋乳香、醋没药、五灵脂、酒当归、地龙、京墨)40%甲醇超声提取,以提取物为供试品通过血小板聚集仪测定其抗血小板聚集率。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和乏血小板血浆(PPP),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以阿魏酸钠作为标准对照物质,根据简化概念单位法计算小金丸的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结果不同厂家、不同批次间小金丸的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效价在0.598~1.338 U/mg。小金丸组方中地龙、五灵脂和木鳖子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较强,抑制率分别为70.87%、31.83%、67.52%。结论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小金丸质量一致性较差,地龙、五灵脂和木鳖子可能是小金丸组方中发挥活血作用的关键中药。  相似文献   

13.
阴疽作为一种外科性疮疡疾病,涉及临床病种较多、范围较广,历来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阴疽的历史源流和病因病机,重点归纳和总结阴疽的辨证方法和治疗现状,为阴疽在现代临床上的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阴疽的产生通常是因阳虚或气血不足,加之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寒痰凝结,气血瘀滞,进而化为阴毒,内损筋骨、脏腑。妇人癥瘕是由脏腑气化功能的亢盛或衰弱、外邪侵袭、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诸多因素作用,最终形成瘀血留滞,痰瘀胶结,络痹气阻,日久而成癥瘕格局。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血功能的紊乱则会导致诸多病证的形成。本文从气血理论探讨阴疽和癥瘕的病因病机,从脏腑、六淫、七情等方面探讨对气血的影响,分析阴疽与癥瘕内在的病因病机的联系,认为气血的亏虚和运行迟滞是其根本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艳  焦波  吉文倩  黄敏  王丹 《中成药》2020,(3):644-647
目的探讨小金丸联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对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金丸,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血常规指标(WBC、NEUT)、炎性包块直径、VAS评分、炎症因子(CRP、MCP-1、TNF-α、TGF-β1)、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PSV)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常规指标、VAS评分、炎症因子降低(P<0.05),炎性包块直径缩小(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小金丸联合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可减轻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于华芸  吴智春  韩晓春  王媛  马婷  张成博  季旭明 《中草药》2018,49(19):4567-4574
目的基于整合药理学思路和方法,对经方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物质基础及分子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TCM-IP,www.tcmip.cn)预测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筛选关键靶标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当归贝母苦参丸"中药材-核心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多维网络,探索其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可能机制。结果筛选出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候选关键靶标532个,获得候选关键靶标的gene ontology(GO)分析结果 1 840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194条。"中药材-核心成分-关键靶标-主要通路"网络关联分析结果获得当归贝母苦参丸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核心成分65个(当归29个、浙贝母11个、苦参26个,其中有1个成分为当归和浙贝母的共有成分),作用于转录因子结合、凋亡负性调控等关键靶标,通过雌激素、凋亡、趋化因子等信号通路,发挥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与增殖失衡调控等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相关分子机制。结论当归贝母苦参丸是以多成分交互作用于多靶点,通过多通路参与调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前列腺癌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桂枝茯苓丸治疗足厥阴肝经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丸组方药物的化学成分并获取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疾病相关靶点,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语言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桂枝茯苓丸活性成分116个,对应有效靶点1109个,与3种疾病的交集靶点79个。对交集靶点富集分析发现,桂枝茯苓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及子宫肌瘤的共同关键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根据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确定7个核心靶点(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AGE-RAGE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作用于TP53、CCND1、EGFR、SRC、ESR1、VEGFA、GAPDH等靶点,发挥活血、化瘀、消癥功效,可为桂枝茯苓丸“异病同治”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外科证治全生集》与《洞天奥旨》的比较研究,发现二者在重视阴阳辨证治疗、力主内治,反对轻用外治,以及温药治疗阴证等方面有着相同的学术主张,二者存在学术渊源关系。《外科证治全生集》主要在阴疽的治疗上更具优势,《洞天奥旨》相关论述内容更早且更为丰富,见解较为合理。因此,就通常所论的外科全生派及力主内治的外科学派来说,不能忽视《洞天奥旨》的学术贡献,应该从外科学术流派的角度给予它更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