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针对地下水功能评价中单独采用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存在的问题,结合二者的优点,采用基于主观赋权的层次分析法与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相结合的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评价地下水功能,并通过计算不同赋权方法权重结果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来衡量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的准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伊犁河谷西北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功能评价,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评价区实际情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在地下水功能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一赋权法存在不足和开都河流域上水电站风险等级难以客观确定的问题,采用博弈论方法,对FAHP(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 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构建基于FAHP-CRITIC-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电站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统计分析开都河流域上两座串联水电站的出险事故赔案,从自然环境、电力运行、建筑与设备3个方面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依据事故损失金额进行风险等级划分,采用隶属度函数计算各风险指标隶属度,利用构建的FAHP-CRITIC-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进行各因素最优组合权重计算,进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水电站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水电站风险等级为低风险,主要风险指标为暴雨洪水和设备故障,与水电站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3.
抽蓄工程建设涉及面广、工程技术问题复杂,影响工程开挖工期的因素众多,主要因素分辨困难。针对此问题,利用基于距离函数的二项系数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将得到的组合权重值用于抽蓄工程开挖工期影响因素分析,评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该方法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主观随意性和客观赋权法的绝对客观性,弥补了一般组合赋权法的不足,使权重与其相对应的分配系数间的差异程度相一致,从而排除人为因素和数据奇异点的影响,判断各指标对工期的影响程度,并得到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抽蓄工程开挖工期的7个因素,分析了影响因素的排序,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复合权重,提出针对隧道涌突水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通过熵权法与序关系法计算客观与主观权重,结合参数得到复合权重;以指定权向量矩阵隶属度相乘得到评价对象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并以大独山隧道为例,将其应用于10个断面的评价,最终得到10个断面的隶属度,进而得出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5.
综合集成赋权法在节水灌溉工程方案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确定节水灌溉工程方案指标权重,从而对各方案进行科学评价,应用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计算,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节水灌溉工程方案优选中.应用结果表明:与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以及目前其它已有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相比,基于单位化约束条件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能够兼顾主客观影响因素,且原理科学、计算过程简便,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特点,从业主角度出发把风险分为环境、技术、经济、管理和政策五类,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三角模糊数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进一步采用白化权函数建立风险隶属度矩阵,获得风险等级,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业主风险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拟建项目进行风险评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为电站建设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面板性态初级评估层次结构图,并利用综合赋权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以模拟退火算法(SA)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AHP)作为主观赋权法,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改进为求解非线性优化问题,得到了更加稳定准确的主观权重。同时结合BP神经网络的客观赋权法,通过基础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利用BP神经网络的自动赋权特点客观地得出了各因素的客观权重。结合实际工程,采用Matlab编写程序,展示了主客观权重的算法耦合,客观间接地评估了面板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除险加固后病险水库康复度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构建了两层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灰色聚类和组合赋权法对病险水库康复度进行量化评价。基于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各康复类型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采用组合赋权法将主、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得到能反映主客观影响的组合权重;采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水库各康复类型的康复度,依据病险水库各康复类型聚类系数及组合权重创建综合评价的模糊判断矩阵,依据模糊判断矩阵由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求出各康复类型的权重后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组合,最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的康复度。将该方法用于3座病险水库康复度评价,评价结果与水库除险加固实际情况及验收结论吻合,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最优组合赋权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奇  李广杰  汪茜 《人民长江》2009,40(22):40-42
针对目前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将一种基于评价者对评价指标主观判断的偏好比率法与客观分析法中的熵值法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最优组合赋权模型,避免了传统组合赋权方法在选取主、客观权重偏好系数值上较为主观的问题,使组合赋权模型更为客观、科学。最后,通过吉林省通化县水洞沟5条泥石流沟的实例验证,发现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获得的结果更为有效且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混凝土坝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基于混凝土坝长期运行监测数据对混凝土坝的安全度进行量化;通过分析影响混凝土坝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混凝土坝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与独立信息波动赋权法客观赋权确定各个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基于理想点法的混凝土坝长期运行安全评价模型。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求得的各指标权重和混凝土坝的安全度与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水闸安全评价中指标权重计算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克服常用权重计算方法赋权方式单一、主观性较强和计算粗糙等弊端,引入三标度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观赋权方式;提出基于改进白化权函数的离差最大化法,并以此方法作为水闸评价的客观赋权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主、客观权重的新型组合赋权方法,并应用于水闸安全评价的指标权重计算。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利用专家经验和数据信息,减小主观因素和不确定信息的干扰,为水闸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岩溶地区隧道工程建设广泛面临的突水、突泥灾害风险,提出一种集成地质识别、物探解 译和钻探揭露的突水、突泥致灾构造评判方法。结合岩溶发育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提出突水、突泥构造 在地质识别、地质雷达法等勘探手段中的典型判据。以重庆石柱至黔江高速公路七曜山隧道为案例,阐 述该评判方法的实施流程及原则。结果表明:岩层倾角及其组合方式、地质构造、地表形态等地质因素 显著影响突水、突泥的发育及发生过程,且上述因素在地质雷达探测及钻探揭露过程中存在明显征兆及 典型判据;岩溶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评判方法以“地质先行,物钻协作,贯穿全程,动态反馈”为实施 原则,能够有效提高致灾构造的识别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建立在模糊数学基础上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在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各个指标在水质评价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了避免传统方法的不合理之处,本文提出AHP-熵权综合赋权法即结合主观赋权法(AHP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此方法在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兼顾了各个数据的信息,有效地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降低主观性和盲目性。并应用实例与不同赋权方法分析比较,证明该方法切实可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AHP和熵权法分别计算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组合赋权模型,结合灰关联度评价方法,构建基于组合权重的灰关联度评价模型.文中以朝阳市为研究对象,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其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成果对于朝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在岩溶区进行隧道建设时,由于线路选取不当,常发生涌突水(泥)、涌砂、地表塌陷等岩溶地质灾害,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和运营期的安全。以影响隧道选线的各种地质因素作为定性评价指标,采用权重系数法,通过定性指标定量化来对岩溶区隧道线路选取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基于此提出线路选取优化措施。同时,以滇中引水工程白虎山隧道地质选线为工程实例,对研究区线路选取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优化措施,实践证明,采用权重系数法分析评价结果与隧道施工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水利工程方案优选过程中主观赋权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博弈论思想将序关系分析法(G1)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值法确定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结合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博弈论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模型。以某水利工程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组合赋权耦合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各方案的关联度,同时将优选决策结果与其他方法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博弈论组合赋权耦合灰色关联模型的优选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模型在多目标方案优选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准确地识别边坡的稳定性,从多因素综合评价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区间识别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新模型。在建立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之上,采用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采用最优离差组合赋权法计算各因素指标权重,并通过属性区间识别技术判别边坡的稳定性。算例表明,该模型能够获得与可拓方法、灰色理论一致的评价结果,可作为边坡稳定性评价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8.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为了尽量避免冒顶、塌方、突水、涌泥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常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来排除岩溶地区隧道开挖施工隐患。选用地质雷达法以及TSP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法对岩溶区溶洞发育情况进行探测,分析岩溶区获取的实测数据,提取其中的物探成果参数并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岩溶不良地质体存在风险评价,结合围岩地质资料及评价结果进行围岩级别划分,可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有效可靠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针对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中单一赋权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和风险等级难以客观划分的问题, 提出改进组合赋权-模糊聚类算法, 开展洪水灾害风险评价研究。考虑洪灾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等 3 个方面筛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并分别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 VC-CRITIC 法赋予主、客观权重, 通过改进博弈论组合赋权法计算最优组合权重, 加权计算不同评价单元洪灾风险度, 利用高斯混合模型模糊聚类算法划分区域洪水灾害风险等级。以茨南淝左片防洪保护区遭遇淮河干流百年一遇洪水为例进行洪灾风险评价算法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 极高风险区和 高风险区共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24. 87 % , 基本为淹没水深较大、地形位指数较低和社会经济价值较高的区域。评价结果较为合理可靠, 所提改进组合赋权2模糊聚类算法可为防洪保护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施工导流方案的决策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工期和造价。选取南欧江七级水电站的两个施工导流方案决策作为案例,引入博弈论,以基于专家调查法的主观权重和基于熵权法的客观权重为局中人,将两种权重达到离差最小时作为博弈结果,对主、客观权重进行再次赋权后组合得到组合权重。并将综合权重代入TOPSIS决策模型,计算得出优选导流方案,并通过工程案例验证了该决策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