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cd pneumonia,VAP)是一种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为此,笔者对2002-06~2007-06所在科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并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急危症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10%~69%,机械通气每增加一天,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性增加1%~3%,其相关死亡率约为30%。因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越来越引起ICU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将我科56例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分别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配合、生命体征观察、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气道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科学、客观评估患者的护理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非常关键,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素珍 《北方药学》2012,(11):120-1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应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最严重的类型,发病率为15%~60%,死亡率为25%~75%[1]。VAP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而且是机械通气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因此,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VAP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高危因素,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与预防,从而减少VAP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泰州市人民医院ICU,2009年1月~2010年12月行机械通气468例患者的资料。本组患者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4岁,平均52岁。应用呼吸机最短1天,最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12年2~6月收治的134例机械通气7天以上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了解VAP的发生情况。结果:134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VAP22例,发生率16.4%;因VAP死亡4例,死亡率3.0%。结论: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预防交叉感染,加强呼吸机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等是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经口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的患者,因建立人工气道,破坏了口咽部的保护屏障,易出现口咽部细菌定植,而口腔细菌定植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的重要因素[1]。2008-01~2010-06笔者所在  相似文献   

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NP)的一个特殊类型,为在开始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预后较差,是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12%~70%。此外,VAP的发生增加了机械通气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现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VAP目标性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50例新生儿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结果 5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23例分泌物培养阳性,阳性率46%,培养出病原菌28株。其中G-杆菌阳性21株(占75%),G+球菌阳性6株(占21.42%),合并真菌感染(假丝酵母菌)1例。结论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对早产儿VAP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申玉敏  邢胜军  王新杰 《河北医药》2012,34(7):1022-1023
近年来,由于呼吸机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也随之日益增多,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成为影响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10%~65%的机械通气患者可发生VAP,其病死率为37.2%,而没有VAP的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为8.5%[1].本文对我院急诊科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26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且并发VAP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赵玉  王希柱  陈淑媛 《河北医药》2012,34(19):2974-2975
随着呼吸机在肺炎,呼吸机相关性(NICU)的广泛应用,大量危重症患儿的生命得以支持和延续,但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也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主要的获得性感染。在NICU,VAP发生率达9%~27%,病死率高达20%~50%,在抗生素治疗不当的病例及多种耐药菌感染病例的病死  相似文献   

10.
46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可造成患者脱机困难甚至死亡。我科自1990-01- 2005-12共发生VAP46例。现回顾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0-01-2005-12共有156例患者使用呼吸机,其中46例发生VAP,发生率29.5%。男30例, 女16例。年龄22-87岁。机械通气时间3-56d。  相似文献   

11.
连丽  孙科伟  张歌东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13-1614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因素、病原菌分布等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VAP 269例临床资料.结果:VAP 232例,占86.24%.VAP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等.从插管到发生VAP的时间为2~53 d,平均(8.4±6.3)d.早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d)64例(占27.59%),迟发性VAP患者(机械通气>4 d)168例(占72.4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5.01%,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为29.97%,18.65%,15.29%,7.03%.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HT5"H方法 选取我院VAP患者80例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实施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祛痰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护理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降低VAP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薇  刘翠青 《河北医药》2008,30(9):1373-1373
随着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广泛应用,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有了极大提高,同时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合并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效治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为此,我们对36例确诊为VAP的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病率为9%~12%,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病死率高达15%~45%[1]。笔者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病原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新生儿科机械通气(MV)≥48h的152名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65名VAP,发生率为42.8%;VAP组患儿的体重较非VAP组轻(P0.05);VAP组患儿在住院时间、上机时间均长于非VAP组(P0.05)。共105株病原菌,其中,64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0.9%;22株革兰氏阳性菌,占33.8%;19株真菌,占29.3%。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较高,其发生受到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次数等因素影响;为有效治疗VAP,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肿瘤患者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我院ICU 215例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VAP与年龄、入院时卡氏(Karnofsky,KPS)评分、持续使用呼吸机时间、是否有创通气、口腔护理次数、制酸剂的使用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预防VAP的发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s TBI)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主要致病病原菌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防治重度颅脑外伤患者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淄博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时长>48 h的共90例s TBI患者临床资料,观察VAP的发生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主要病原菌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s TBI患者VAP的发病率为65.6%,病死率为26.4%,。患者的年龄,与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机械通气时间,是否误吸与VAP的发生相关,而患者的性别与VAP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强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患者免疫力,防止误吸是降低VAP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干预组患者VAP有16例,发生率为25%,实施常规的对照组患者VAP有29例,发生率为45.31%,干预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SaO_2、PaO-2、PaCO_2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缩短了通气的时间,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马杏林 《北方药学》2013,(3):158-159
目的:通过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的探讨,制订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符合VAP诊断者21例,根据引发相关性肺炎危险的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25.93%,17例治疗成功,4例死亡,死亡率为19.05%。结论:通过危险因素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VAP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33例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研究发现其发病率为9%~68%,病死率24%~76%[1]。为了提高对VAP的认识,及早发现其危险因素,并有效预防,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院呼吸科对33例VAP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总结,并找出了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