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对我国现行征信模式下的征信制度效用进行预测,得出:对失信农户过度的市场惩戒是现行农户征信制度绩效低下和农户贷款交易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正负信息全面征信为最优农户征信制度安排;在农村信贷市场,法律惩戒较市场惩戒更优。要充分发挥农户征信制度效用,需满足如下条件:继续强化法律惩戒手段,进一步加大诚信激励力度,尽快提高信用信息质量和信息共享的程度与范围。  相似文献   

2.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激励理论构成了农户征信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农户征信制度实践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如农户个人信用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质量不高、缺乏征信产品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人信用征信的法律建设缓慢等,提出加强对征信行业的管理,尽快实现各个行业的信息共享;创新农户征信产品,完善农户征信体系;加快征信的法律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征信体系与消费需求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拉动消费需求是有效的。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失信惩戒机制缺乏等。应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健全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建立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征信效能宣传,发挥征信体系对消费信贷的作用力,快速建立信用产品的需求市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征信体系对内需扩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相关行业对信用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征信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完善征信法律体系,加快征信标准化建设,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征信监管和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以推动我国征信业在更广阔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度缓慢、覆盖率低、发展不均衡,存在信息采集困难、评价不规范、产品交流不畅等问题,使信用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应明确信息采集主体、多方联动,完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机制,建立标准的农户信用信息评价和运行机制,规范农户信用信息奖惩机制,以便通过法律制度的科学设计与安排,找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提高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成效,以构建我国新农村征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美、英、日三国都有比较健全的征信法律体系和成熟的监管模式,特别注重对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结合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和完善征信法规,为信用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提供制度保障;加快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为推动信息共享进程提供先决条件;进一步加大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有助于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重复博弈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缺失、信用信息分散、标准化建设欠缺以及监管缺位等。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加强立法、整合资源、制订技术标准、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个人征信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个人征信权益保护制度构建与完善的建议:明确征信数据收集原则、建立征信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异议信息处置机制、建立不良记录提示制度、建立信用"污点"消除制度、加强对征信机构监管和完善我国个人隐私权益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互联网征信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如何发展和如何监管等问题。应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标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失信惩戒机制,加强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探索组建行业自律组织,以推动互联网征信规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博弈分析和相应机制设计的方法,建立“无偿、开放”“无偿、封闭”“有偿、开放”“有偿、封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四种信用信息共享模式下农户自发共享其信用信息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以期实现农户信用信息共享的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注重农户信用信息产品定价,促进市场化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降低参与主体的共享成本,提高共享收益.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需要建立一个发达的征信市场,让市场化的征信机构起主导作用。政府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推动政务信用信息的公开尤其是负面信息的公开,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信用信息共享,推动信息的应用,实现联合惩戒和推动完善信用法制体系等方面。市场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发展中国征信业市场、积极利用新技术条件发展新业态征信、推动征信机构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依法推进征信市场对外开放和加强征信业监管等方面。在征信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中介市场发展滞后、信用法制体系缺失、失信惩戒机制薄弱等问题.今后,要大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健全征信立法和征信制度,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立信用评级结果互认机制和信用信息共享制度,积极发展信用中介组织等,以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西崇左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存在如下困境:信用信息法律制度缺失,联合推动机制不健全,失信惩治不力,农户信用评价体系亟待完善,农村信用环境整体水平差。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快信用建设立法步伐,建立健全有效的失信惩处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加强征信宣传,提高诚信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美国市场化运作的信用服务公司、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有效的信用行业监管等方面,揭示现代征信业的发展方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征信体系发展的目标应当是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开放、透明和公平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鼓励市场化运作的征信企业的发展,强化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河北省征信市场存在需求巨大、供给不足,市场总体均衡水平较低,征信市场配套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征信市场信息的征集与发布、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信用评价及服务、市场监督和惩戒等有关标准的制定,建立征信信息不一致判别机制和信息化的科技支持机制,尽快建立产品和服务公示制度,出台政府扶植政策,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促进河北省征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理论方面,交易费用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理论阐述了市场经济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必要性;实证方面,国内外相关数据检验了征信体系通过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在扩大信贷市场规模和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联系我国实际,应不断完善征信法律体系,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发展专业化征信机构,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监管地位,增加征信产品的有效供给和需求,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体系,促进我国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业交易中的契约往往伴随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信息共享的声誉机制恰是消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论证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对于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借鉴邓白氏公司成功经验基础上,建议通过征信市场,采集、共享小微企业的契约履行、声誉评价等商业信用信息,建立新型、有效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主体,其贷款难、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日本的信用担保制度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日本经济的增长方面堪称世界各国的典范。借鉴日本在信用担保体系和信用担保制度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农业及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构建商业贷款和信贷担保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20.
信用信息的征集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对规范发展征信体系和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主要征信国家信用信息征集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国外信用信息征集行为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从四个方面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