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水对苯与长链烯烃烷基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上苯与长链烯烃的烷基化反应,发现反应原料中存在的水以及催化剂本身所吸附的物理与化学水对该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影响。但上述3种水的存在对该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不太明显。随着对催化剂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表面B酸的量减少而强度增加,反应的活性也随之提高,同时,催化剂反应活性与原料中水的含量也呈负增长关系。利用热重、差热及程序升温脱附、色谱分析证明了水在此反应中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同时利用红外分析也说明了催化剂本身吸附的水降低了催化剂对苯、重烷基苯吸附能力的同时也减缓了重烷基苯的分解,水的这种作用可被认为是改变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质和酸强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温高压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方法(SSRT),研究了不同氯离子浓度和饱和氧环境对堆内构件304L焊接件在模拟一回路高温高压硼锂水介质中氯致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含量(1~50mg/L)的增加,304L焊接件应力腐蚀敏感性的一般趋势是增加。当只有氧没有氯离子时,焊接件样品完全为机械韧性断裂,断面氧的含量极低。而饱和氧+氯离子条件时,氯离子的存在显然提高了断面氧的含量。当氯离子的浓度为1~5mg/L时,断面没有观察到脆断区,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差异可能主要来自焊接件自身。当氯离子浓度由10mg/L增加到20mg/L时,脆断区面积所占比率由36%增加至48%。进一步增加氯离子浓度至50mg/L时,脆断区面积并没有一直增加,而是稍微有些下降,相应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也有些下降。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的结果与断面观察的结果一致。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分析表明脆断区氧含量明显高于韧窝区,韧窝区表面分布着直径200nm至800nm的氧化物颗粒,较小颗粒呈球形,较大颗粒呈立方体形。  相似文献   

3.
酯化反应处理废醋酸制取混合酯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采用酯化反应处理废醋酸的流程,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酸醇比、原料水含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硫酸浓度为1%,原料酸醇比为1.3:1,控制原料酸水含量为10%,原料酸中的乙酸含量越高越好;反应结束条件为塔顶温度达到80℃,釜液循环使用四次。  相似文献   

4.
沉淀电导滴定法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淀电导滴定法,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水样中氯离子的含量,利用单因素法设计实验,研究了pH值、水样体积、滴定剂浓度、搅拌强度、滴定剂滴加速度、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搅拌和用硝酸作为掩蔽剂、保持pH=2~7的酸度条件下,用0.1 mol/L的AgNO3标准溶液作为滴定剂,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氯离子含量。采用该方法分析了自来水、雨水、河水、山泉水、井水和锅炉水等不同水样中的氯离子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制药厂含酚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在原有废水萃取、汽提处理工艺之后,增加了吸附单元,处理出水中的酚含量由原来的5~10 mg/L降至1.0 mg/L以下,可以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硫酸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焙烧炉渣和污泥等固体废物进行类别鉴定,用硫酸硝酸-浸出毒性试验方法对某4个公司样品中的砷元素做了浸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硫精砂为原料或部分含硫精砂为原料制酸工艺所造成的砷污染远大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制酸工艺;污泥浸出液中,炉渣残渣粒径小于0.075 mm时砷含量最高可达36 mg/L;粒径在0.075~0.2 mm时砷含量最高达30 mg/L;粒径越小,砷浸出量相对越多.污泥浸出液中砷含量均远高于砷的浸出毒性限值浓度(5 mg/L)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砷的限值浓度(0.5 mg/L),表明厂家未能严格执行“第一类污染物必须车间处理达标后外排措施”的要求,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第一类污染物监控力度,切实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采用煅烧高岭土制备的纳米沸石分子筛吸附、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苯,试验中研究了纳米沸石分子筛的用量、原水浓度、反应时间、pH值、温度等条件对水中苯的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吸附平衡时间为80 min;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纳米沸石分子筛对苯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当温度为10℃,pH值为6时,吸附效果较好,其饱和吸附量为92.5 mg/g.  相似文献   

8.
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地热水中六价铬的含量,分析了显色剂、硫酸溶液的用量及放置时间对测六价铬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测试条件为:显色剂为2.0 mL,硫酸为2.5 mL、放置时间为10 min作为测试条件。在此条件下,测试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热水中六价铬平均含量为0.017 mg/L(低于国家标准0.05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平均回收率为99.1%。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含量有机法制备的V-P-O催化剂母体,及La,Fe助催化后的V-P-O催化剂母体中均含有VOHPO_4·1/2H_2O。随原料中及制备过程中水含量的减少,使用后的V-P-O催化剂中(VO)_2P_2O_7含量逐渐增多,提高了催化剂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活性。Fe的加入有助于正丁烷的转化,但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环己酮生产过程中苯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 L高压反应釜内,研究了环己烷无催化空气氧化生产环己酮过程中,不同浓度苯对氧化反应吸氧速度、产物组成和环己烷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对环己烷氧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本不影响氧化吸氧速率和转化率,但对环己烷氧化的选择性有一定影响.在165 ℃反应55 min时,苯含量每增加10%,选择性约下降1%,且随着环己烷中苯含量的增加,产物中过氧化物含量下降,酸略有下降而酯有所增加,环己酮和环己醇的含量则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928mg/L的铬黑T废水时,最佳pH值为1.8,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24.1%,BOD5去除率为21.8%,脱色率为70.0%.在最佳pH值为1.8,经过12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n后,COD去除率为33.6%,BOD5去除率为53.2%,脱色率为75.2%.结果表明,铬黑T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分解为羧酸和苯醌,并进一步分解为无机物,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利用二氧化氯直接氧化和催化氧化处理铬黑T模拟废水,单纯用二氧化氯化学氧化处理COD为2928mg/L的铬黑T废水时,最佳pH值为1.8,二氧化氯投加量为1200mg/L,反应60min,COD去除率为24.1%,BODs去除率为21.8%,脱色率为70.O%.在最佳pH值为1.8,经过1200mg/L二氧化氯和0.25g TiO2催化氧化60mir诟,COD去除率为33.6%,BOD5去除率为53.2%,脱色率为75.2%.结果表明,铬黑T经化学氧化和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分解为羧酸和苯醌,并进一步分解为无机物,为难降解废水的后续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二氧化锰催化二氧化氯氧化酸性铬蓝K模拟废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MnO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酸性铬蓝K模拟废水。对于COD为2418mg/L的原废水,在最佳pH值为1.2,经1200mg/L二氧化氯和4g活性炭-MnO2催化剂催化氧化50min后,COD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72.0%和87.8%。并且对水样COD去除率,催化氧化法比化学氧化法提高了42.6%,所制备的催化剂循环使用8次后,以COD去除率权衡催化剂的活性,催化剂活性仅降低10.5%。经红外光谱分析,催化剂有效成份二氧化锰与活性炭载体之间是以化学键相连,不是简单的机械混合。在线红外光谱机理分析表明酸性铬蓝K经化学氧化或催化氧化后,分子中苯环和萘环被氧化降解为醌和羧酸,并进一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14.
RP-HPLC法测定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测定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Thermo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0.2%(体积分数)三乙胺,85%(体积分数)磷酸,调节pH值为3.0)-乙腈(体积比为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样品在pH值为2.0条件下水解后,以水解产物苯甘氨酸为外标,计算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的含量。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质量浓度在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6%~98%。  相似文献   

15.
液—液萃取处理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药化工厂生产苯肼、苯唑醇、乙基氯化物过程排放的废水PH=0.93,CODcr=39406mg/L,BOD5/CODcr=0.02,Cl^-=56563mg/L,是高氯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三辛胺作萃取剂,用液-液取处理,三辛胺与水中Cl^-离子形成萃合物而使Cl^-转移到有机相,再经高效絮凝处理后,CDOcr去除率总计达89.8%,Cl^-去除率总计达83.2%,B/C比从0.02上升到0.34,可生化性大幅度提高。废水再经河水稀释进A/O池生化处理8d后,可达标排放。负载萃取液用5%NaOh水溶液反萃取。由于萃取剂回用降低了处理费用,液-液萃取在废水处理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对原水中摇蚊幼虫的去除效果,解决目前预氯化工艺不能有效控制摇蚊幼虫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孳生的难题.方法进行了二氧化氯和液氯灭活第1龄期摇蚊幼虫的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预氧化工艺下,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对第1龄期摇蚊幼虫的协同去除效果进行了考察,并对其水样的有机浓集物进行了Ames试验,比较了两种饮用水的致突变性.结果二氧化氯与液氯相比对摇蚊幼虫具有更好的灭活作用,投加量1.5 mg/L,接触30 min可以达到100%的灭活率;二氧化氯投加量0.51 mg/L,二氧化氯预氧化与水处理澄清过程的协同作用可以完全去除原水中的第1龄期摇蚊幼虫.Ames试验进一步表明,采用二氧化氯作为预氧化剂可明显降低饮用水的致突变性.结论二氧化氯预氧化工艺是去除饮用水中摇蚊幼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黄单胞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烷烃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受石油污染的海水筛选了一株能降解烃类的菌株黄单胞菌(Pseudomonas Xanthomonsa)。并实验研究了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菌株能降解庚烷和甲苯,在48h内对1.5%庚烷的利用率达到30.06%,且能在氯化钠浓度为10~90g/L的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从受石油污染的海水筛选了一株能降解烃类的菌株黄单胞菌(PseudomonasXanthomonas),并实验研究了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菌株能降解庚烷和甲苯,在48h内对1.5%庚烷的利用率达到30.06%,且能在氯化钠浓度为10~90g/L的培养基中生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氟515 mg/L,含磷958 mg/L的磷酸生产废水,采用“白泥浆中和-絮凝-改性粉煤灰吸附”的改进工艺进行处理,氟离子质量浓度降至1.64 mg/L,总磷质量浓度降至1.3 mg/L,符合国家《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2011)中总磷质量浓度≤10 mg/L、氟化物质量浓度≤15 mg/L的标准。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工具对实验工艺过程中废水进出水浓度、各个单元运行参数、去除率影响因素进行编程,开发出具有可视化界面的仿真计算软件,实现多元选项计算氟、磷去除率的目的。结果表明:软件计算结果与实验偏差低于0.8 mg/L;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便,界面元素设计丰富。  相似文献   

20.
在"反硝化条件下沉积层中苯降解"尚存在争议及"亚硝态氮对苯降解具有抑制作用"的背景下,文中考察了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降解的可能性,重点研究了亚硝态氮与硝态氮共存时,亚硝态氮对苯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虽有亚硝态氮出现,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仍可降解;亚硝态氮的存在不仅没有抑制苯降解,相反还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的发挥与亚硝态氮浓度有关.当总氮(亚硝态氮与硝态氮浓度之和)初始浓度约为250 mg/L,亚硝态氮、硝态氮浓度分别约为160 mg/L与60 mg/L时,亚硝态氮对苯降解的促进效果最优;当硝态氮初始浓度约为21 mg/L时,亚贿态氮约为106 mg/L时对苯降解的促进效果最优.实验条件下,亚硝态氮浓度的减少速率及反应速率常数都大于硝态氮的,表明亚硝态氮优先于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而被使用.因而,利用亚硝态氮,尤其是硝态氮低浓度条件下,强化反硝化条件下河流沉积层中苯降解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