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厚度、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_2)、E_2/孕酮(P)、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240例早期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将80例正常早孕孕妇分为A组,80例宫内自然流产孕妇为B组,80例早期异位妊娠孕妇为C组,对所有孕妇进行相关生化指标分析,并电话随访早期妊娠结局。结果 C组子宫内膜厚度、β-hCG、E_2、P、CA125水平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β-hCG水平和倍增时间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宫内早孕流产62例,难免流产18例,A组无流产。结论早期异位妊娠与正常宫内早孕在子宫内膜厚度、β-hCG、E_2、E_2/P、CA125均存在明显差异,临床中可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是早期异位妊娠或正常宫内早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孕6周内伴阴道流血患者的血清学及超声变化特点,探讨生化妊娠的及时诊断特点减少将其误诊为异位妊娠或盲目保胎的过度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该院妇科及产前门诊就诊的,早孕6周内伴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未见宫内宫外孕囊的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水平和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根据孕≥7周妊娠结局分为:宫内早孕组42例、生化妊娠组38例、异位妊娠组23例。结果3组平均血清β-hC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2,P0.01),宫内早孕组大于异位妊娠组(q=591.65,P0.05),当血清β-hCG水平在1 000~2 400 IU/L时,生化妊娠组所占比率为65.79%,生化妊娠组高于异位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0,P0.01),生化妊娠组48 h血清β-hCG上升幅度小于异位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6,P0.01),下降比率高于异位妊娠组(χ~2=1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的平均血清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2,P0.01),生化妊娠组大于异位妊娠组(P0.01)。就诊当日及第7日3组间平均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P0.01;F=6.40,P0.05),且生化妊娠组较异位妊娠组平均厚度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血清β-hCG2400 IU/L,48 h血清β-hCG水平上升50%尤其呈下降趋势、P72.60 nmol/L及子宫内膜厚度10 mm联合检测作为早孕≤6周时的生化妊娠预测界限,可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在早期输卵管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0例分别为宫内早早孕及早期输卵管妊娠的病例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比较子宫内膜厚度及附件区包块声像图,对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血流参数(Vs、Vd、RI)进行测量分析。结果①早早孕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输卵管妊娠组,厚径约15mm以上。②早早孕组螺旋动脉血流频谱为高速低阻,RI<0.5;输卵管妊娠组螺旋动脉血流频谱为低速高阻,RI>0.5。③宫外孕组附件区见包块呈"输卵管环"特征性改变,可探及低阻的滋养层周围性血流频谱,RI<0.5。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早期输卵管妊娠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10月经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证实的宫外孕患者110例,选择同期正常宫内孕110例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血β-HCG检测资料,比较宫外孕患者和宫内孕的血β-HCG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阻力指数,比较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血β-HCG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β-HCG对宫外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宫外孕患者的血β-HCG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低于宫内孕,子宫内膜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宫内孕,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附件包块、包块内血流信号、盆腔积液、卵黄囊、胎芽胎心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血β-HCG对宫外孕的诊断准确性为95. 5%,显著高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血β-HCG的81.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β-HCG检测诊断早期宫外孕的准确性更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宫外孕情况,为临床快速正确地诊断宫外孕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人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子宫内膜厚度与不明位置妊娠(PUL)妇女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2013年7月~2014年8月就诊及收治的具有"停经、尿妊娠试验阳性"的98例PUL患者的就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宫内孕组(37例)、宫外孕组(26例)、自然流产组(35例),对3组患者的β- CG、子宫内膜厚度值及相关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检测PUL患者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外孕组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均显著低于宫内孕组、自然流产组(P<0.05);自然流产组的β-hCG、子宫内膜厚度、β-hCG比值、P值、E2值均显著低于宫内孕组(P<0.05)。结论:对于PUL妇女早期检查β-hCG、子宫内膜厚度对判定宫外孕及流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β-HCG值测定对预测异常妊娠早早孕阶段患者妊娠结局的意义。方法:选择异常妊娠早早孕阶段病例20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先兆流产组(125例)、稽留流产组(45例)和异位妊娠组(30例),各组均测定血清孕酮及β-HCG值。结果:先兆流产组的孕酮值高于异位妊娠组(P<0.05),β-HCG值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P<0.01);先兆流产组的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P<0.05),β-HCG值明显高于稽留流产组(P<0.01);异位妊娠组的孕酮值及β-HCG值与稽留流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测定血清孕酮及β-HCG值对异常妊娠早早孕阶段患者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青杨  郑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538-3539
目的探讨应用阴道彩超(TCVD)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及HCG测值诊断宫外早早孕的可行性。方法对268例处于早早孕阶段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RI值进行TVCD检测以及HCG测值,检测结果与最终妊娠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外早早孕57例,49例HCG值<2000u/L,子宫内膜厚度<1.5cm,RI>0.5。结论 HCG测值,TVCD检测RI值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并结合宫内或附件区的声像图特点,可为宫外早早孕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子宫血循环的特征性改变,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方法:应用阴道彩超检测56例未破型宫外孕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和滋养层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 I)值,并与60例宫内早孕作对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组子宫动脉平均R I值高于宫内早孕组(P<0.01)。异位妊娠组子宫螺旋动脉彩色多普勒的阳性率则明显低于宫内早孕组(P<0.01);异位妊娠组附件区滋养动脉检出率为95%,特异性100%。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资料可早期确诊异位妊娠或宫内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在孕3周内检测血清β-hCG隔日上升情况及血清孕酮(P)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受孕的不孕症患者监测排卵后14~21天或胚胎移植后14~18天内,相隔48h连续两次测定血清β-hCG和一次血清P,以孕12周为限,追踪妊娠结局。结果血β-hCG隔日翻倍上升组妊娠结局良好比例高于未翻倍上升组,而生化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和异位妊娠均低于未翻倍上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孕期血清P≥63.6nmol/L组妊娠结局良好比例高于47.7nmol/L≤P<63.6nmol/L、31.8nmol/L≤P<47.7nmol/L及P<31.8nmol/L组,而生化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和异位妊娠比例均低于上述3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β-hCG翻倍上升且P≥63.6nmol/L组妊娠结局良好比例高于β-hCG未翻倍上升且P≥63.6nmol/L、β-hCG翻倍上升且P<63.6nmol/L,以及β-hCG未翻倍上升且P<63.6nmol/L组,而生化妊娠、宫内妊娠结局不良和异位妊娠比例均低上述3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孕3周内联合检测隔日血β-hCG和血P对预测妊娠结局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值、孕酮值和子宫内膜厚度的监测,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停经35~49 d可疑妊娠患者2 235例,检测血清β-hCG值和孕酮值,并行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宫腔内是否有妊娠囊,选出最终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者34例作研究组;选出最终确诊为宫内妊娠者50例作对照组。结果两组相比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值、血清孕酮值,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孕期测量血清β-hCG值、孕酮值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达10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试管婴儿后14 d不同区间的血β-hCG值患者的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意见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4月行试管婴儿治疗(IVF-ET、ICSI-ET)移植卵裂期胚胎5 767个周期及移植囊胚765个周期中,将移植后14 d血β-hCG值阳性的3 011(移植卵裂期胚胎)及540(移植囊胚)例患者,按血值高低分为不同区间(移植卵裂期胚胎分5个区间,移植囊胚分为4个区间),比较移植卵裂期胚胎与囊胚结局的差异及各β-hCG值不同区间的患者最后治疗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移植囊胚组生化妊娠率较低、宫内临床妊娠率较高,与移植卵裂期胚胎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卵裂期胚胎14 d后血β-hCG值各区间比较,第5区间与其他区间比较各种妊娠结局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化妊娠、宫内妊娠组每个血值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囊胚14 d后血β-hCG值各区间比较,第4区间与其他区间比较各种妊娠结局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植囊胚能显著提高宫内临床妊娠率,降低生化妊娠率;移植卵裂期胚胎后14 d血值越高,生化妊娠占比越低,宫内妊娠占比越高;移植卵裂期胚胎14 d后测血β-hCG值≥200 mU/ml者及移植囊胚14 d后血β-hCG值≥500 mU/ml者妊娠结局更好;低于此值需向患者着重强调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处理方法应有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内早孕和宫外孕子宫内膜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观察78例尿或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或弱阳性的妇女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按其后证实为宫内孕和宫外孕分为2组进行比较。结果宫内早孕和宫外孕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子宫内膜厚度15mm为截断点,诊断宫外孕敏感度93.3%,特异度97.5%,准确度94.9%。结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改变有助于诊断宫内早孕和宫外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P)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EP)和稽留流产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确诊的宫内早孕、异位妊娠患者各40例及稽留流产患者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PAPP-A水平。结果:与宫内早孕组比较,异位妊娠和稽留流产组血清P和PAPP-A水平低于宫内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孕周时,正常宫内早孕者血清PAPP-A的含量高于EP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和稽留流产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阴道能量多普勒超声(TV-PDU)检测子宫内膜下血流对异位妊娠(E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应用TV-PDU对可疑EP患者(184例)子宫内膜下血流进行分型、分级,检测最高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EP组(62例)和宫内妊娠组(122例),比较两组子宫内膜下血流类型和超声参数。结果:EP组TV-PDU较难显示子宫内膜下血流信号,只有9例(14.5%)能检出内膜下动脉血流频谱,血流速度曲线为低速高阻型,13例为静脉血流频谱。而宫内妊娠者子宫内膜下可见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血流速度曲线为低阻型。两组病例动脉血流分级、RI、PS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P组子宫内膜为蜕膜样组织、蜕膜组织和A-S反应病理类型的比例较高。结论:内膜下低阻血流是诊断宫内妊娠的有力证据,能有效排除EP的可能。TV-PDU有助于准确地评价子宫内膜的血供情况,对早期可疑EP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与血清β-hCG比值相结合可早期诊断E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β-hCG比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预测早期不明位置妊娠(PUL)者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50例PUL者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血清β-hCG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结局,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异位妊娠的最佳指标和阈值,评价各指标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结果:350例PUL者最终确诊为自然流产180例(自然流产组),宫内妊娠120例(宫内妊娠组),异位妊娠50例(异位妊娠组)。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比值(48h/0h)低于宫内妊娠组和自然流产组(P0.01,P0.05);子宫内膜厚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截断点(cut-off)分别为1.6和7.9mm;血清β-hCG比值、子宫内膜厚度及两者联合预测异位妊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53、0.89;β-hCG比值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94%;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54%;两者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6%。结论:血清β-hCG比值对于早期PUL者预测异位妊娠具有较好临床价值,联合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提高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CA125联合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检查的11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宫内妊娠者40例为宫内正常妊娠组,宫内妊娠流产者20例为宫内妊娠流产组,异位妊娠者50例为异位妊娠组,均检测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孕酮、CA125水平,采用阴道彩超检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诊断。结果宫内正常妊娠组患者的血清β-h CG值、孕酮水平、CA125、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异位妊娠者、宫内妊娠流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患者的血清β-h CG值、孕酮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与宫内妊娠流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 CG、孕酮、CA125、阴道彩超联合检测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单纯血清β-h CG的44.00%(22/50)、孕酮的56.00%(28/50)、阴道彩超的66.00%(33/50)、CA125的48.00%(24/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 CG、孕酮、CA125联合阴道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结合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残角子宫妊娠孕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经超声或手术病理诊断的10例残角子宫妊娠患者纳入残角子宫妊娠组,选取同期孕检正常的35名宫内妊娠者纳入正常子宫妊娠组,对两组分别采用血清β-hCG检测、三维超声检查和两者联合检测的3种方法进行残角子宫妊娠检测,比较两组血清β-hCG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和3种方法检测残角子宫妊娠的准确率。结果:残角子宫妊娠组血清β-hCG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72,P<0.05);残角子宫妊娠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子宫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55,P<0.05);联合检测残角子宫妊娠的准确率高于血清β-hCG检测和三维超声单独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61,x2=10.956;P<0.05)。结论:三维超声检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与血清β-hCG联合检查,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可预防子宫破裂、不必要的引产及后期胎儿死亡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终止未明确宫内外妊娠的方法。方法:选择停经40天以内、血β-HCG值<1 000mIU/ml、B超示宫内未见妊娠囊、附件区无包块或包块直径<3 cm、盆腔无明显积液、无或有轻微腹痛、无或少量阴道流血、要求终止妊娠的200例妇女,随机分为A组(中西药组)和B组(期待组)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变化,并每隔两日复查β-HCG及B超。结果:A组用药3日后阴道流血增多,1周后血β-HCG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P<0.05;B超示盆腔包块无明显增大,盆腔无积液,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周后,A组血β-HCG恢复正常者占92%,与B组经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终止未明确宫内外妊娠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及终止早早孕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淼 《中国妇幼保健》2018,(19):4479-4482
目的分析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在预测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秦皇岛市军工医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早期妊娠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早期妊娠患者45例为正常妊娠组、异位妊娠患者30例为异位妊娠组、稽留流产患者41例为稽留流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分析其水平检测在预测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异位妊娠组与稽留流产组患者孕8~10周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组患者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稽留流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孕周增加,异位妊娠组与稽留流产组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逐渐增加。PAPP-A与β-hCG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妇女血清PAPP-A和游离β-hCG水平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血流对高原地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评估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在高原地区行IVF-ET治疗134个周期患者在hCG日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及子宫内膜血流,根据结局分为两组:A组为妊娠组,B组为未妊娠组。对两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数及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彩色能量多普勒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当子宫动脉RI高于0.85时,妊娠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彩色能量多普勒子宫内膜血流分型能有价值的预测IVF-ET结局,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直接评估指标;当hCG日子宫动脉RI高于0.85时临床妊娠率下降,可以作为高原地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间接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