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MUF)及其应用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字耕  黄苹 《粘接》1991,12(4):23-25
本文叙述了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提高脲醛树脂耐水性的机理;刨花板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MUF)的合成工艺;影响MUF耐水性能的因素及对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MUF)制板工艺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粉体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改善了胶粘剂的耐沸水性,并有效地降低了游离甲醛含量。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粉体胶粘剂应用更广泛,性能更可靠。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耀  胡孝勇  张银钟 《粘接》2010,(12):77-79
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比脲醛树脂胶粘剂更好的耐水性、耐热性及稳定性,井能减少游离甲醛的含量,已成为木材加工业的重要用胶。本文主要从发展概况、合成机理、合成工艺和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有机改性低醛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聚氰胺对传统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路线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标准的低醛胶粘剂,研究了改性剂以及改进的新工艺对脲醛树脂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剂的添加对降低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醛含量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曹晓玲  李文安 《应用化工》2008,37(5):551-555
介绍了三聚氰胺,聚乙烯醇(PVA)在脲醛树脂胶粘剂(UF胶)合成过程中所起的改性作用,研究了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PVA和三聚氰胺用量以及加料顺序、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对脲醛树脂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4∶1,PVA和三聚氰胺的用量分别为尿素总量的1.5%和4%时,合成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综合性能良好,游离甲醛含量低,达到了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低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胶粘剂制备的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及防潮性能低,因此通过脲醛树脂的改性处理对提高纤维板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一次性加入的方式制备三聚氰胺改性低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探究了不同三聚氰胺用量对脲醛树脂及其制备的纤维板理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从0增加到25%,改性脲醛树脂的贮存稳定性较好,固化时间先延长后缩短,游离甲醛释放量先降低后增加但均处于E1级以下;三聚氰胺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脲醛树脂的胶接性能及耐水性能,三聚氰胺用量达到25%时,纤维板的吸水厚度膨胀率可以从12.73%降低至3.69%;三聚氰胺的加入封闭了亲水性基团,降低了脲醛树脂固化后的结晶度,提高了纤维板的力学性能和防潮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制备了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MUF),并分别用硅藻土和粉煤灰制备了不同比例的无机矿物粒子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然后利用改性脲醛树脂制备了纤维板。探究了两种无机矿物(硅藻土和粉煤灰)改性对脲醛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脲醛树脂中大量引入无机矿物,对其黏度影响较小,但会增加树脂的固体含量,并显著延长其固化时间;当w(硅藻土)=10%(相对于脲醛树脂质量而言),纤维板的静曲强度由36.7 MPa提高至46.3 MPa,弹性模量由3 358 MPa提高至3 789 MPa,内结合强度由0.83 MPa提高至0.93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可由12.6%降低至9.4%;无机矿物的引入,减少了纤维板制造对纤维、胶粘剂等物料的消耗,并且为高性能纤维板环保制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探索了不同三聚氰胺用量改性对低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压制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不同三聚氰胺用量改性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黏度、固含量、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高密度纤维板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研究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用量由1%增加到10%时,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由129 s延长至195 s,游离甲醛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当三聚氰胺用量在6%以内时,对高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板材的防水性能与三聚氰胺用量呈线性增强关系。本研究为防水、防潮等高性能高密度纤维板的制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开启余 《辽宁化工》2009,38(11):777-779
探讨了改性剂对降低游离甲醛含量、改善胶粘剂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了三聚氰胺、聚乙烯醇(PVA)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UF胶)的制备工艺和配方,实验得出:采用弱碱-弱酸-弱碱的工艺,添加适量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反应最高温度控制在90℃,反应时间2~3 h,n(尿素)∶n(甲醛)=1∶1.4,尿素按7.0∶2.0∶1.0的质量比分3次投料,可制得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胶粘剂的性能改性[如耐水性、稳定性、游离F(甲醛)含量、耐热性、胶接强度和耐潮性等]、影响因素[如M(三聚氰胺)含量、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缓冲剂和填料等]、化学结构及固化过程的表征方法。最后对MUF胶粘剂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竹碎料板用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脲醛树脂(UF)的制备过程中,采用三聚氰胺对UF进行改性,制得低毒UF。结果表明:该低毒UF的固含量为49.88%,游离甲醛释放量仅为0.2026%;采用这种低毒UF胶粘剂压制的竹碎料板,其静曲强度为22.6MPa,弹性模量为2056MPa,内结合强度为0.58MPa,2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2.57%;该低毒UF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木材用胶粘剂,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2.
姜定  杨成志  秦军  田瑶珠 《中国塑料》2016,30(10):32-35
分别以脲醛树脂(UF)和纯丙乳液(PEA)树脂为基料,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O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为膨胀阻燃体系,制备了膨胀型阻燃涂料。通过热重分析仪对制备的MPOP热稳定性及阻燃机理进行了表征,利用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测试仪对涂料阻燃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PEA/MPOP相比,UF/MPOP对木材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抑烟性能,极限氧指数提高了9.4 %,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气释放速率降低,在木材表面形成的炭层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烯醇(PVA)和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制备出一种环保型UF(脲醛树脂)胶粘剂。探讨了三聚氰胺的添加方式(包括其添加量、初期和中期投入比例等)对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条件下,当w(总三聚氰胺)=6%(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w(前期三聚氰胺)=1%和w(中期三聚氰胺)=5%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0.27 mg/L)相对最低,胶接强度(0.71 MPa)达到II类板的标准要求;当w(前期三聚氰胺)=w(中期三聚氰胺)=3%时,胶合板的胶接强度(0.76 MPa)相对最高,但甲醛释放量(0.56 mg/L)只能达到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三聚氰胺添加方式对MU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聚氰胺作为脲醛树脂(UF)的共聚改性剂制备MUF(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粘剂。探讨了三聚氰胺的添加方式对MU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同时对其固化特性、分子结构和耐热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聚氰胺2次投料法可有效降低MUF胶粘剂的甲醛释放量,但其胶接强度也随之下降;同时,该MUF固化体系的外推固化温度、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均有所增加,耐热性降低;另外,2次投料体系使MUF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5.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低n(甲醛):n(尿素)比例的环保型脲醛树脂(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甲醛):n(尿素)=1.14:1、w(三聚氰胺)=19%、w(PVA)=1.7%(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88~90℃和反应时间为3 h左右时,制成的UF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由该胶粘剂生产的人造板,其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降低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加入改性剂、改进合成工艺等3种途径优化了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醛和尿素为单体,添加适量的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尿素分3次投料,调节pH值为5.5,反应温度控制在85~90℃左右,反应时间60 min,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液中的游离甲醛质量分数降至0.026%,固含量>55%,粘度为120~150 s,剪切强度可达2.02 MPa且耐沸水时间可达122 min。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action rate of different groups of urea-formaldehyde resins and isocyanate resins, this study designed two different urea-formaldehyde resins: a normal urea-formaldehyde resin (UF) and one with high mono-hydroxymethylurea content (UF*) to react with polymeric 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pMDI) resin. The difference in mono- and di-hydroxymethyl urea content between UF and UF* resins was analy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an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no-hydroxymethyl urea content of the UF* resi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UF resin.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 (FTIR)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UF* and UF resin showed that the UF* process did not change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conventional urea formaldehyde resin.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DS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uring temperature of the hybrid UF*-pMDI resin was reduced 27.3°C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UF-pMDI resin. When these hybrid resins were used to bond plywood respectivel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F*-pMDI resin improved the dry and wet bonding strength by 2.6% and 3.9%,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UF-pMDI resi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ot pressing time (3 min) and temperature (140°C),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of Chinese standard of GB/T 9846–2015 for Class III board.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ath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and design of hybrid resins based on isocyanate and urea-formaldehyde resin.  相似文献   

18.
脲醛树脂胶粘剂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脲醛树脂加工中,通过降低甲醛与尿素的物质的量比、改进合成工艺、添加改性粒子等几种方法,降低游离甲醛毒性,并对脲醛树脂加工改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