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北接“长三角”、南接“珠三角”,特殊的区位和竞合态势,是福建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新战略的重要背景。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福建主要优势有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福建未来发展,不仅要积极参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更要通过闽台合作,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自己。近中期内,福建应主要在开放型经济、港口经济、壮大中心城市、培育产业集群和建设生态省等5个方面努力奋斗,抢抓机遇,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建好海峡西岸经济区,为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建成“环海峡经济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福建周边临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十一五”发展动向的基础上,认为福建与周边临界地区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边界崛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必然,是突破省际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周边地区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的关键。提出福建要抓住国家“东中西互动”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有利时机,凸显东出西进战略,打通中部,带动边界地区崛起,整体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经济区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以海峡西岸和东岸将成为统一的经济区为重要前提。海峡经济区构建的可能,使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成为中国独特的经济区的价值;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则是构建海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海峡经济区形成的重要阶段。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要着眼于祖国和平统一大局,以空间拓展实现时间的超越,以时间累积促进空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阐述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性,指出了福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差距,剖析了福建城乡发展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山海协作"到"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的重大转变.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是福建未来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实施"山海协作"是一条重要途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则从更广阔的空间考虑生产力布局问题,成为福建区域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的状况是判断一个社会、一个地区是否和谐的标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环境,塑造人文精神,实现人文精神的升华是必然要求。本文拟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当前的现实状况出发,来阐述人文精神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其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谐建设中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7.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海峡两岸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把握惠民政策契机以及传承闽台文化的重大时代背景。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的福建省特有的战略定位。为此,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位的福建各级政府必须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民参与制度、道德驱动转制以及创新服务供给与运行机制等实质性对策思路指导中着力解决海峡西岸经济区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不断探索自身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具有重大意义,也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现实条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明确要求,科学布局。同时,还必须重点把握4个问题,即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区建设的全过程,加快区内经济一体化进程,着力构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9.
围绕“新”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进行对比,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新战略,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具有的新内涵,最后阐述了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的竞争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核心。对致力于自主创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对福建知识产权的现状分析、对策探讨及对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必要的研究,都有助于增强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经济区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海峡东岸经济区的连接(主要是福建与台湾的连接),构成海峡经济区的核心区。海峡东岸经济区需要向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空间,海峡西岸经济区具备与海峡东岸经济区连接的充分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构建海峡经济区中应先行一步。  相似文献   

12.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重阐述了如何加快福建林业的发展,并从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手段等方面谋划了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和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休闲经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经济是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经济,对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休闲经济在世界经济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休闲经济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文末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休闲经济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海西的战略功能定位及其特色战略规划,意味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得到了中央的政策支持。重视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进行指导和统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可以促进海西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为建立海峡两岸全面合作奠定基础,进而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极、两岸三地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国内外各种资源要素的重要聚集地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5.
高校软科学研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高校软科学研究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福建高校软科学研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基础上,着重从营造氛围、主动服务,融入全局、把握方向,搭建平台、培育品牌,创新机制、促进转化,对台合作、推进先行先试等方面提出推进地方高校软科学研究更紧密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与时俱进的现实选择。本文从推动产业集聚,提高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城市,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基础设施体系,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内的经贸、金融合作等方面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特色,代表着活力和竞争力。特色理论为区域发展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新的智慧、理论基础与方法。以特色的视阈探寻区域发展之道,尝试建构区域特色发展理论,深化认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特色,探寻有效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福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国家战略意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福建省的三大优势,即对台优势、港口优势和生态优势,着眼于福建未来发展,提出了福建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战略重点:(1)进一步推动闽台经贸合作,促进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2)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建设海峡西岸港口群;(3)壮大中心城市,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4)培育产业集群,建设海峡西岸产业群;(5)发挥生态环境较好的优势,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福建生态省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福建农业科技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福建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入手,提出农业科技发展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六方面工作着力点: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基础性研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为提高农产品综合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研究开发,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开展闽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和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必须体现超前意识与现实取向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重点建设与全面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